【摘要】什么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Mind Map)是由托尼?巴赞(Tony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在《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一书中对思维导图是这样定义的:“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用钥匙。”思维导图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常常应用于学习,思考,记忆中,有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运用
一、为什么在教学中选择思维导图
本期一开学,我便接到教研室一个任务:上一堂全市的五年级英语公开课。接到这个任务后,我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能有这样一个学习展示的机会,担忧的是怕上不好课,辜负了领导和老师们的期望。在校长的鼓励下,我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上好这节课。接下来便是钻研课标,钻研教材,一次又一次地请教。虽然过程很辛苦,但这无疑是一次最好的学习。在备课学习中,我想到了思维导图的应用。前年去成都圣菲小学听课学习时,他们学校在学习绘本教学时,把思维导图用得恰到好处,给与会的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惜回来后,我又逐渐淡化了思维导图的应用。我将我的想法和教研员以及英语组老师沟通后,大家一致觉得如果本课运用了思维导图,效果会更好。因此,我开始从各个渠道查阅思维导图。
二、思维导图的优势分析
1.我发现,在课堂上,思维导图能够突出重点,有效助记,提高学习效率。思维导图是让孩子通过画画的方式,只需要记下老师讲解的重点,在不同重点之间添加上相互产生关系的线条。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也专门请教了博睿特外国语小学英语教研组的组长范老师,在他们的课堂上,思维导图应用比较普遍,他们也觉得对课堂很有帮助。
2.思维导图可以改善学生的信息加工方式,让学生把以前学过的知识和现在的知识联系起来,在头脑里进行新旧知识的整合,提升思维能力。其实,在我们现在“以人为本”的课堂上,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相当重要的。老师不能把什么知识都一股脑儿地灌给学生,而应让他们主动探索。通过思维导图,给他们一个线索,让他们自己整合新旧知识,这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3.思维导图给老师和学生提供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的支架。在课堂上,我们可以为孩子创设学习情境,实现协作学习。
思维导图围绕中心主题展开分支,呈现关键知识点,用图和字的形式创设出英语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使学生不仅有话可说且知道从何说起。因为思维导图不仅有单词还有图片,因此它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些运用
1.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课例:外研社五年级下册《My father goes to work at eight o’clock every morning》
2.在进行语篇教学时,如果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复杂的内容变得清晰明了,就像抓住了主线,让学生记忆得更快,在脑袋里有整体的印象,而不是零碎的片段。尤其对于复述课文,有很大的帮助。
课例:外研版三起五年级下册《She had eggs and sausages》.
3.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对于小学生来说,英文写作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大多数小学生面对英文写作没有思路,甚至完全不知道如何下笔,但是如果有了思维导图,在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语言规律,学生相当于看见了支架,按照思维导图的提示,说起来容易,写起来也不会太难。
4.鼓励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要点,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制作出思维导图。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相当于又复习了语篇内容,印象会更加深刻。而且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出的思维导图,学生的兴趣会更浓。
四、结束语
思维导图是将大量的信息分解成易于理解和记忆的“组块”,帮助学习者系统地,有条理地思考学习材料。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记忆,从而使课堂更加高效,更加吸引学生。
参考文献:
【1】潘云.浅析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好家长,2018(12).
【2】李丽霞.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文本解读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00(006):6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