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纬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高层建筑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土地利用紧张的问题,使得我国建筑行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社会发展进程在不断加快,国民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建筑行业也随之得到极大的发展。就高层混凝土建筑来说,其不仅要保证施工的实际质量,同时注重对建筑结构进行抗震设计,促使建筑抗震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进行抗震设计时,注意将其与建筑实际状况和当地地质环境相结合,进而寻求合理有效的结构设计改进措施,保证人们的居住安全。
关键词: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
引言
我国地理环境非常复杂,南北地质差异巨大,是我国基本国情。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中,对于现代高层混凝土建筑而言,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是保证建筑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的前提条件。因此,现代高层混凝土建筑普遍重视抗震结构的设计和应用,并希望通过大量使用抗震结构来提高建筑物的综合抗震性能。
1抗震结构设计理念概述
所谓抗震结构设计理念,是指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融入抗震设计,由此使建筑工程具备良好的抗震能力。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超高层建筑成为新时期工程建设的主流趋势,因此其抗震性能需求也随着提高。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融入抗震理念,能够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在发生地质灾害时为建筑居民提供有效的安全防护。与此同时,良好的抗震结构设计还能够提高建筑结构的强度和延伸性,在发生较大强度的地震后建筑结构仍保持理想的结构稳定性,能够满足用户的居住使用需求。由此可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强化建筑结构抗震能力,并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价值。
2对高层混凝土建筑开展抗震结构设计的必要性
1.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要求,对于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抗震结构设计来说,主要的目标是最大程度的实现对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强化,促使其可以在遭遇轻微地震之时稳定建筑结构不出现动摇。在遇到较强地震之时,保证在检修与维护之后可以继续使用。在进行抗震结构设计之时,一定要注意综合的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依照抗震结构设计的设计规范,开展具体的规划实施,促使建筑的实际受力情况处于合理的范畴之内。2.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特点需求,高层混凝土建筑建造成本较高,建筑的规模也较大,因此一定要将其质量管控方面的工作重视起来。重视施工材料的选择与施工技术的精准度掌握,对于施工周期的长短等制定一定的要求,这同样也会对高层建筑的结构产生重要影响。不仅如此,建筑结构的轴向力以及高层建筑的高度两者存在着线性的关系,水平荷载会促使高层建筑结构形成一定的弯矩。
3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有效对策
3.1高层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高层建筑的抗侧力结构适于采用简单规则的平面布置方式,高层建筑平面的规则性可以保证建筑本身的承载力与刚度分布较为均匀。高层建筑平面适宜于采用矩形以及方形等平面形式,由于这类建筑平面形状较为规整,所以在地震发生时可以保持高层建筑整体协调一致,使得结构的抗震处理相对安全简单。建筑平面布置不规则时,例如,出现L形或者是部分凸出凹进等形状时会造成结构质刚不同心,出现较大的扭转震动,使得结构转角应力过于集中,其中结构内部刚度较小的构件会因此承担更多的水平地震力,容易造成构件破坏,最终造成整体结构因一侧失效从而产生倒塌现象。此外为了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以及承载力发生突变,应该将抗侧力构件的材料强度以及截面尺寸从下到上逐渐减小,对于竖向不规则结构,在结构模型计算时应将其薄弱层的地震剪力增大1.15倍,同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弹塑性变形分析。
3.2科学设计建筑结构布局
建筑结构布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建筑工程抗震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中建筑结构布局平面、竖直面规则性与刚度是决定抗震能力的基础和前提。为实现理想的抗震效果,建筑结构布局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建筑结构布局中各构件要尽量保持规则、对称的排列方式,特别是建筑中心与刚度中心要保持重合。其二,建筑结构布局在竖直面方向要降低重心,由此避免出现错落问题。其三,注重建筑结构中墙体、支撑柱等结构或层面的强度和刚度,确保其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
3.3材料的选择
从某种角度来看,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材料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抗震等级和综合质量。在选择材料时,需要确保其质量达到设计标准,并在这一基础上再进一步追求材料选择的经济性。由于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具有复杂化的特点,故抗震结构设计需要兼顾建筑物自身的抗震要求、建筑类型、施工条件和材料因素等。需要注意的是,质量与价格之间永远是一种相对的关系,二者之间如何取舍、如何衡量均是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在确定了建筑结构、建筑形式的基础上,才可以进一步对施工流程作出选择和判断,不同的施工流程会影响到高层混凝土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设计人员需要在设计图纸当中明确标注各个施工环节的具体施工流程,确保施工方可以规范施工。
3.4对防震结构数据进行科学计算
在开展高层建筑防震数据分析之时,对复杂结构数据形式进行计算之时普遍使用的都是计算机软件,在地震突发时,它可以快速而科学的分析建筑物所承受的地震内力作用以及变形数据,使用两个及以上的力学模型来分析对比数据结果。充分发挥计算机软件的作用,同时将其与结构简化计算法充分结合起来,能够有效的帮助防震设计的相关人员建立建筑防震结构的计算模型,从整体的角度合理控制高层建筑防震结构设计,同时注意对于全施工过程中的防震结构数据的相关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将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保证发挥抗震设计的作用。
3.5建筑力学模型技术运用
现阶段,建筑力学模型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工作中,如BIM技术依据建筑结构相关数据进行建模,并对其在地震环境中进行模拟,由此得出相关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或不足。通过建筑力学模型技术的运用,极大的提高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为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3.6结构参数的设置
在建筑结构体系不同的基础上,建筑物的建筑效果及经济效益也会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在开展抗震结构设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格外注重抗震结构体系的构建,严格按照抗震规范开展设计工作,并明确计算抗震传递途径,构建多元化的传递方案。抗震结构设计框架初步制定之后,需要充分体现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设计理念以及专业的设计技能,尤其是关键的结构部位,更需要进行详细准确的说明,确保施工方能够准确了解设计方的初衷和设计目的。同时,设计过程中可以借助地震模拟的方式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模拟在不同地震等级的情况下,建筑各个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如柱梁变形、墙体承载能力等内容。而在建筑结构的规划环节当中,需要明确规划工作的重点难点,对设计框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促使设计效果不断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之时,一定要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选择最为合理的优化设计方案,同时制定科学有效的抗震设计相关措施,促使我国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李晓社.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3):78-79.
[2]贾宏宇.抗震结构设计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9):130-131.
[3]谈技威.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有效对策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5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