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建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510030
摘要:为了充分利用我国建筑空间,实现当前建筑工程的多元化设计,一定要通过有效的错层结构设计来规范当前的建筑结构,提高建筑的质量与设计感。本文首先对错层建筑的定义与特点进行分析,并对错层住宅的利弊进行探讨,最后通过五个结构设计与构造的措施,增强建筑工程的有效性,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错层结构设计;抗震
引言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升,很多建筑形式逐渐更新,现阶段有很多建成的错层建筑应结构因设计不合理而导致建筑出现问题,影响着正常的居住。为了更好的符合建筑的舒适度和空间需求,一定要应用错层结构设计增加建筑的有效性,但是在错层结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问题,影响着建筑的质量。与高层结构相比错层建筑的抗震能力较差,受力情况也比较复杂,这些需要结构设计者通过增加设计有效性才能进一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提升。
1错层结构的定义与特点
1.1错层结构的定义
错层结构一般是为了满足建筑的功能需要,在楼层结构之间保持不同高度,在楼上楼下的高度差也通过梁截面的高度结构形式表现出来。在现实情况应用过程中,错层结构比较复杂,类型较多,很多小的结构严格意义上不属于错层结构。对于错层结构应用过程中需要按照标高差以及普通框架两面的高度进行分析,同时也要大于该层面积的1/3平面规则的剪力墙结构,如果出现不规则的情况则要对附近的抗侧力结构进行把控,通过形成较多的应力集中部位来进行力的分散。
1.2错层结构的特点
错层结构自身的特点比较明显,在应用过程中也会引发较多的设计问题,给设计者带来较大的困扰。一般来说,错层结构的结构不规则,水平的剪力差不均衡,同时很多错层楼板处会导致楼板不连续,使得楼板的作用力不平衡,容易受力不均匀而产生危险。此外,错层结构的应力集中部位较多,由于结构不规则会产生力的薄弱点。如果力度较大会导致集中部位较多,在当前阶段,计算机软件摆脱在设计过程中的多种限制,通过更加精确地计算能够加强错层结构设计,使其成为很强的推动力。同时,错层结构的抗震能力不强、受力结构不均匀,使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与正常的体系不平衡,容易出现错层后形成错动和重叠,洞口出现不规则的情况,这些问题都能消弱其抗震能力也使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影响。
2错层式住宅的利弊
2.1在使用方面上错层式住宅的优势
错层式住宅虽然住宅内的楼层相同,但是在不同使用功能和其他其区域的空间不处于同一平面,像卧室、厨房、卫生间等都在不同的平面高度进行建设,使得其空间处于不同层次上。这种设计能够让室内的空间利用率增加,也能让建筑的功能更加多元化,通过与建筑的美学和力学有效地结合,舒适感和美感能够极大地增加。很多年轻人都会优先选择错层住宅,但是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这种错落的建筑空间也会在生活中带来极大的不方便。此外,错层式建筑适合较大面积的户型,如果面积较小,采取这种结构会使空间复杂也会增加成本。
2.2在结构设计方面错层式住宅存在的问题
错层结构在应用过程中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结构设计方面也存在了多种问题,很多内部的结构会因受力分布不均、受力情况难以控制等给建筑设计过程带来很大的问题。建筑的抗震能力是提升建筑安全性的重要因素,而在结构设计方面错层间的抗震力不强也会导致整个结构不够完善,很多设计过程中对于荷载能力、温度差异、墙体、强度等都会引发错层建筑的安全隐患,同时错层结构中对不同空间和不同平面的设计难以做到规范,很多建筑的门窗不够稳定也会遭遇闭合困难的问题。楼梯间和外冲墙等地方设计不科学会极大地引发不稳定,所以为了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一定要遵循有效的对称规则,将更加有规律性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才能提高其抗震性和规范性。
同时错层结构的不规则性也会导致楼板的不连续性,出现地震时出现弯曲力会导致结构不稳,影响整个结构的质量,此外,环境温度与设计过程中应该密切相连,如果温度影响较大,就会导致错层建筑的安全性降低。
3结构设计与构造措施
3.1结构布置与建筑设计圈梁的设置
在对结构进行设计和布置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圈梁的设置,把楼梯间闭合的梁圈位置和楼盘保持水平高度。让楼梯间的入口处于较低的面,这样梁圈的位置就能有一个错层的高度,应用过程中也会更加的安全稳定,只要在楼梯间一侧内设置一道梁圈,就能有效地满足量梁圈对于位置的要求,也能够促进我国错层结构的布置合理性和安全性。
3.2提高顶层错层部位墙体的伸缩能力
随着环境的变化,我国建筑内外的温差也在不断的增大,要想提高整个顶层错层部位的伸缩能力,就要在温差作用下对不同的位置进行掌握。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地震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楼盘顶层发生弯曲变形,所以在设置混凝土结构时要通过有效的造柱措施加以抵抗。对于一般的标准楼层而言,要适当的缩小其间距,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墙体的伸缩能力增强,同时温差作用也会影响墙体的稳定性,如果昼夜温差大的地区一定要时刻的观察和控制,避免出现温度而带来的风险。
3.3错层墙体,提高抗震能力
如果建筑的强度保持不变,在对错层墙体进行设计时一定要重视其抗震能力的提升。很多错层的墙体因为其强度承受能力不强,出现地震可能会发生弯曲,针对这样的情况,在错层墙体上一定要有效地利用混凝土方式来提高强的对应力,加强其抵抗能力,保持其间距的控制能力,让房屋上各部分都采用有效的模式来保证错层墙体的稳定。抗震能力控制在一定范围之间,在房屋上层也要采用较大的间距,在底层采用较小的间距,只有通过这种有效的错层方式才能够让错层建筑的稳定性增强。
3.4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结构设计的可靠性
一些错层建筑底层断裂会导致其墙体的高度发生偏差,如果对这些房屋墙体的计算高度进行研究,材料强度相同可能是断层的可靠性较低,所以为了进一步的保证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一定要加强技术创新应用。通过新的错层设计理念和技术对这些墙体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对墙体的周围进行加厚等方式能够使结构的可靠性增强,也能够保证结构的安全性提高,错层建筑在应用时的适用性更强。
3.5改变楼板受力方向
墙体结构住宅一般都是通过横墙来承担重量,如果避免错层现象出现在同一道墙上,应该对楼板的受力方向进行改变,提高安全性,让墙体两侧的楼板与纵墙的承载重量相同。另一侧要不断的通过横墙来进行承重,使承载能力增加,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对于不同的墙体之间让楼板出现在自然层中才能提高其高度,不同的做法分散在不同的墙体间,也能让水平作用和承载能力提高,危险性降低。
结语
虽然错层建筑很受年轻人的欢迎,但是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影响着人们的正常居住。为了不断地提高错层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定要通过有效的规范措施加强错层结构的稳定能力,加强建筑结构的质量分析,增强涉及的全面性。实践应用中,对结构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够使建筑物更加安全合理,也对建筑物的专业性和规范性进行保证。
参考文献
[1]秦海锋.建筑工程错层结构设计若干问题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9):64+66.
[2]邢万宝.建筑工程错层结构设计分析[J].门窗,2019(15):123+126.
[3]毛赛兰.建筑工程错层结构设计若干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50):91-92.
[4]蒋忠.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5(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