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初中英语课堂就教学模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作业布置与评讲”,而是将教育视线逐渐聚焦于利用类型多样的教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因此,本文便提出了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提升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教学策略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当仅仅将教育视野和目光放在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英语成绩的提升上,更应当将教育实现聚焦在学生利用英语知识进行表达和创作等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提问和有效互动的方式,不仅那能够促使学生将注意力和思维集中于课堂活动之中,还能够将重难点内容融入其中,使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基础知识的巩固、深化对英语语言应用方式的理解,并帮助其树立起利用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因此,在未来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对课堂提问的重视和提问策略的研究,在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总结实践教学经验的同时完善自身提问技巧,最终营造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强化学生分析和解决英语教学问题的能力。
一、面向全体学生,调控题目难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班级内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均可成为教师进行提问的重要依据。教师应当明确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所进行的一系列设问均应当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应当仅仅针对学生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或学习层次尚且有待提高的学生。这便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抛出的所有问题应当具有意义和一定启发性,应当做到内容饱满,且能够引发学生的深入探究和思考,而不仅仅是对于答案的信手拈来。其次,教师应当尊重全部学生的学习水平,调控好题目难度,使得全班学生均可以问题为导向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
例如,在学习介词及介词短语时,教师首先应当依据日常的阶段测验和数据分析和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观察,掌握学生英语学习的基本情况和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并基于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符合其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的教学问题。其次,由于单元的重点知识为on,in,under,behind,next?to,between等方位介词的用法,因此,教师可在课堂上为学生抛出问题:“请你根据本单元学习的介词短语,对班级的布局和物品的设置进行描述”。学生们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均可有话可说,学习层次较低的学生可对班级内课桌上的物品方位进行简单描述;语用能力较好的学生可对班级内的整体布局详细阐述。由此可见,这一题目难度适中,适合学生的口语表达与发展。
二、预设学生回答,把握课堂节奏
为了使教师对课堂进程和节奏得以有效掌控,那么,教师在备课时间所应当完成的工作便不仅仅局限于精心挑选或编写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教学问题,还应当对学生可能会做出的反应和学生可能的回答进行预设,即事先考虑学生可能会给出怎样的确切答案、学生给出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之间的距离、学生在思考和回答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知识性障碍、学生给出的答案可能具有的错误和漏洞等。事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预设,有助于教师更好的掌控课堂进程是,进行完善的教学准备,并能及时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向,使课堂提问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
例如,在学习一般过去式的用法时,教师可利用备课时间设置考察学生对一般过去时及动词过去时态掌握程度的问题,如“Please name one of the most impressive things that happened last year and describe it?”在设问后,教师可对学生可能给出的答案进行预设,即学生可能会选择描述一件在学校中与同伴进行交往时发生的事件,学生在思考和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和在阐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疏漏都集中于动词形态的转变。学生在最初的语言描述中可能会注重时态对句型、词汇运用的影响,但是在深入阐述的过程中很可能回忽略时间因素,转而运用较为习惯的一般现在时。因此,教师的在聆听学生回答的过程中便应当及时指出学生语言中时态和词汇运用方面的错误,帮助学生及时弥补疏漏,熟悉语态。
三、活化提问方式,深化能力培养
教师的课堂提问不应拘泥于直接为学生给出一个问题,要求其在有限时间内进行作答,并在学生回答完毕之后依照参考答案对其表述进行纠正和评价这一种固定的方式,为了更为有效地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师应当努力开拓出多种提问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深化学生语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教师可以直接就阅读文本中的事实、细节进行提问,锻炼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查找信息的能力;还可以提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已掌握的知识、经验作答,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锻炼英语口语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永.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89-90.
[2]徐世月.初探课堂提问技巧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与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