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音乐教学艺术 打造时代音乐教学特色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20期   作者:龚兰媛
[导读] 现代化初中音乐课堂知识是多元化和多样性的,
        摘要:现代化初中音乐课堂知识是多元化和多样性的,不仅能将传统教育的优点融入其中,还能够更加高效地使用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音乐教学的魅力,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不断进行特色音乐课堂的研究,让初中音乐教学的艺术与特点都能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艺术教学;特色教学
        初中音乐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知识、技能的训练、掌握过程,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除了相对单纯的知识性和技能性之外,更多地体现的是对艺术的美的意识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的教育贯穿着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对增强音乐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运用语言艺术,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语言,是生活经常用到的一种与人交流和沟通的工具。生动的教学语言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很和谐的感觉。如果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或者是运用诸多有趣的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于初中音乐的热情肯定会大大的提升。在对初中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这些行为能够安抚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这样一个他们充满好奇的世界中静静用心聆听,教师也可以让他们静静品味和想象。
        音乐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之上,正因为有想象的存在,音乐才可以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姿态。例如,在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自身的语言魅力,以“草原”为主题,通过演唱、欣赏草原上的歌曲,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大自然的美景,感受不同地域民歌的风格特点,以此来了解地域文化、人民生活与民歌的联系。这节课分为两课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同教学内容的搭配和衔接。再通过相关语言的描述,学生就能很容易地想象到这首歌所蕴含的一些景象,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相关音乐的理解。
        二、和谐师生关系,搞活课堂氛围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跟唱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教学方式。加上相关的理性分析和一些枯燥的乐理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们创造的天性。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拓展学生在课堂中自由活动的空间,将多种艺术化的教学方式运用到学生身上,这样学生不仅身体还有心灵都会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这就让学生有很多对于音乐创造的灵感了。
        教师是连接学生与音乐作品本身的纽带。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一个平等互动的关系。教师要能够真正地把学生当成课堂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自顾自地进行授课。

对于学生,教师也要能够关照到每一个学生,给学生热情的关怀和积极的鼓励,特别是对那些理解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更要不断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初中音乐的教学活动中来。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都能让学生有所触动,尤其是在低年级学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注重自身的魅力,打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
        三、灵活运用方法,增强课堂趣味性
        在对初中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学生所想要的就是放松,将游戏融入到音乐课中则是一个很有效的教学手段。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放松心情,宣泄在日常生活中繁重的学习任务带来的压力,这对于提高音乐课和其他科目的一些教学质量都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能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或者是运用诸多有趣的动作吸引学生,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于相关音乐的理解,创造性地画出表达音乐情感的线条、图像或是色块,这样学生的审美就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了提高。当然,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审美进行教育,不仅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有兴趣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也可以激发学生对于音乐本身的热爱,让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够充满欢欣。
        四、运用信息化教学,增强音乐知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技术也得到了进步,传统单一化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学生的发展需求,信息化教学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为音乐课堂教学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信息化教学技术以计算机为依托,将音乐课堂教学转变为一种视听的盛宴,学生的音乐学习不再枯燥乏味。以上述中的《青藏高原》为例,教师可先利用媒體课件边播放《青藏高原》的歌曲,展示从网络中搜集到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在节奏欣赏的过程中增加对歌曲内涵的了解,给学生的音乐学习带来感知上的冲击,同时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祖国河山的伟大,少数民族的热情。此外,教师可利用媒体设备播放不同歌手在不同时期所演唱的《青藏高原》歌曲,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更喜欢哪个歌手的演唱风格,为什么喜欢他?”,以此引导学生分析歌曲风格与演唱中的歌唱技巧,将歌曲与时代背景联系起来,总结不同歌手的演唱技巧并加以融合,形成属于自身的演唱风格。
        五、结语
        总之,让我们的学生在新奇多样、充满艺术魅力的课堂中,找到无限的乐趣,真心喜欢上音乐课。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们神往的乐园,也让我们的音乐教育进入一个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涂海花.基于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分析[J].现代交际,2017(17):150-151.
[2]吕莹.初中音乐教材中当代流行歌曲教学研究[D].渤海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