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式教学在农村体育课堂中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20期   作者:陈庆伟
[导读] 在农村新时代体育教学该如何开展?如何紧扣体育的本质
        摘要:在农村新时代体育教学该如何开展?如何紧扣体育的本质、彰显体育的价值?如何找到符合农村学校教学特色且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享受到校园体育活动的快乐?这是值得每一位体育教师深思的问题。情景式教学法的运用,活跃了传统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乏味,调动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关键词:情景式  体育  教学
1.前言
        体育教育在学校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小学阶段的体育是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思想、培养体育兴趣和发展个性特长的启蒙阶段。是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体育观念和终身锻炼的起始。所以,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应当知晓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农村新时代体育教学该如何开展?如何紧扣体育的本质、彰显体育的价值?如何找到符合农村学校教学特色且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享受到校园体育活动的快乐?这是值得每一位体育教师深思的问题。情景式教学法的运用,活跃了传统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乏味,调动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2.1创新教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奇的教学内容能够引起学生好奇心,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产生兴趣。教学内容和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有着紧密的关联,想要快速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就应该选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具有游戏性和竞赛性的教材;反之,单调乏味并且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材则会大大的降低学生的积极性。
        在惠安县“青蓝工程“青方师傅展示课《抛与投》的教学设计中,紧紧抓住了学生好奇心,突出一个“新”字,体现一个“改”字,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导向。以“抛与投”为主要学习内容,抛与投是水平一的投掷教材,投掷内容在田径教材中占有较大比重,也是小学生非常喜爱并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项体育活动。在以往的投掷教学中,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动作程序化,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本课将“抛”与“投”结合起来练习,通过学习区分抛与投的动作,丰富了投掷内容,提高了难度,让学生在练习中 发现和运用不同的投掷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他们的团体意识逐渐加深,对团体竞争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乐于通过语言或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比较喜欢游戏竞赛类的体育实践课。因此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灵活的安排多样的投法练习,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气氛,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空间,让学生自由学习,在观察思考中得到启示,得到锻炼。多表扬,少批评和指责。同时让学生自由组合,有效的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益于各层次学生得到提高。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成就感,获得成功带来的喜悦。
        采用情境导入的教学方法,开始热身部分教师利用音乐和语言带领学生进行超人训练营热身跑活动和获取情报小游戏,给学生营造出训练备战的氛围,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很快的集中。在学习提高部分,指导学生利用获得的情报——报纸依次进行游戏“抓卧底”、“炮弹上膛”、“攻占敌方阵地”,在精彩的音乐中将报纸玩出各种花样,并且通过游戏掌握课的学习内容,非常好的实现了在玩中学,学中玩。每次的游戏都会产生积分,各小组长将积分登记在精美的手绘“积分卡”上。最后放松结束,引导学生将废报纸投入可回收垃圾桶内,以此提升学生的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
2.2以学生为主体,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教育在最终目的,马克思恩格斯也提出“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的观点,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跑者,然而学生自己才是向前奔跑的那个人,是成长的主体。因此,在体育运动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独立参与,让他们通过实践体验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此时,再加上及时又适当的讲解和示范,这样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掌握自我锻炼的本领。
        在泉州市体育学科教科研成果推广暨小学体育名师送教送研下乡活动执教《障碍跑》这节课中,教学对象为四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速度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好模仿、易兴奋、乐于展示自我,但自控能力欠缺是这一年龄段的显著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情景教学与递进学习和游戏的方法进行练习,通过让学生自由创设障碍物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多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作质量。本堂课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发展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教学设计上紧紧围绕障碍跑中如何快速突破障碍物,通过多种练习方法和策略达成目标,在教学方式上通过组合练习和游戏来提高学生练习的热情,让学生在练习和游戏中真正体会如何快速通过障碍物到达终点。同时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使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更适合学生的实际,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让学生体验自身价值的时候,感受相互帮助的重要,知晓集体力量的重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乐趣及兴趣。
        本课同样采用情境教学法,用“召唤灯神”为情景导入课题,将带领学生进行一次收集神灯碎片,最终召唤灯神,成功许愿。学生很快就被教学情境吸引,纷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课的一开始就以一首动感的音乐带领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学生的积极性都非常高。接着带学生开始收集神灯碎片之路。先讲解并示范通过障碍物的方法,在由学生进行尝试练习,随后开展游戏“寻找神灯”,学生在游戏中既掌握了通过障碍物的方式方法,又能获得精美的手绘神灯碎片,学生玩的不亦乐乎情绪高涨,将本课的氛围推向高潮。在随后的体适能游戏中,学生不仅进一步巩固了教学内容,还增加了体能练习,一举多得。放松过后,到了学生一直期待的许愿环节,在学生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本节课。
2.3多学科融合,带来不一样的情境教学。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体育、音乐、美术多个学科的内容及特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往往能使课堂学习气氛更浓厚,形式更生动,趣味性更强,在两节课中积极地将体音美融合。在课堂中大胆运用音乐素材,根据不同的情境给不同的环节配上符合心境的音乐。让原本就热闹的体育课增加了良好的氛围,学生都非常喜欢,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具在制作中,利用美术手绘制作精美的教学用具,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道具的制作,此举也得到学生们的认可,为学生所喜爱。体音美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审美能力、欣赏能力、专注力、创造力、想象力。
3.结论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养成了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那开展体育锻炼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即使身体素质再好,也很难做到精通各种体育项目,但是学生是有所差异的,学生的兴趣也是各不相同的,一个班级有四十个学生就可能有四十种不同的运动兴趣。这就要求体育老师要具备全面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不能只是精通自己的专长,应当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教学过程才能得心应手,赢得学生的认可和信任。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在体育活动中真正得到发展。小学体育教学要充分根据学生心理和学生年龄段的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培养良好的体育态度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吕忠红
2.?情景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那日树
3.?小学体育课堂情景教学有效性探究?[J],?李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