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霍俊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霍俊
[导读] 摘要:预制装配式住宅是指利用装配置混凝土施工技术建造的住宅建筑,运输到施工现场完成吊装浇筑与组合连接,最终成为连续整体,达到建筑应用的结构强度。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预制装配式住宅是指利用装配置混凝土施工技术建造的住宅建筑,运输到施工现场完成吊装浇筑与组合连接,最终成为连续整体,达到建筑应用的结构强度。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技术运用工厂化生产方式提高建造效率,提高了施工质量与综合性能,但在吊装、装运等方面的风险隐患不能忽视,还需加强支撑体系构建管理与构件防渗技术管理等措施落实,确保工程效益与建筑效率。基于此,对新型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研究的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装配式住宅建筑;技术研究
        引言
        在装配式结构的项目中,各种主要的构件需预先在工厂加工制作,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梁柱部分的构件、楼梯和阳台等相关构件。为了确保住宅项目的品质,要重视现场的吊装和安装技术及外墙接缝的处理技术。
        1.预制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
        1.1构件性能要求
        构件应当处于正常弹性的工作状态,尤其是在地震或恶劣气候条件下,连接部位应当保持抗渗能力且不能出现较大裂缝。不能出现严重坍塌,横向与竖向构件都应当能够保证承载。更不能在遭受灾害时发生连续破坏,应当有抗连续破坏性能。
        1.2外墙施工技术
        PC板是外墙施工的关键材料,借助于PC板的优质性能,可以保障外墙的支撑力度,提升装配式结构的可靠性。外墙施工的标准和工序都有明确的规定,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确保外墙结构的安全稳定。固定PE板时,一定要严格参照设计的标高线,然后再将PC板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同时要做好PC板的测量工作,当水平线符合设计标准时才能开始PC板的安装。另外,在外墙安装结束后,要调节好板材的角度,确保无误后再拆除吊钩设施。
        1.3构件装配施工
        涉及以下几方面:①吊装预制构件,根据施工要求与构件类型等,合理选择吊装系统。首先是湿式系统,吊装工序包括放样;吊装预制柱、预制大梁、预制小梁、楼板、外墙、阳台板、楼梯;现浇结构工程及机电配管与楼板灌浆。墙板系统安装需要根据滑动型力学模式进行,在墙板上预留锚筋,现浇层内插入锚筋,墙板上部与结构一起浇筑,下部用铁件连接并保证滑动空间。其次是干式系统,吊装工序同湿式系统,只不过是在楼板灌浆完成结构体后吊装外墙。②连接构件,连接方法包括通过连续套筒器灌浆式连接的机械式连接、较窄部分浇筑混凝土的现浇式连接、对承载力与耐久等要求低部位采用砂浆连接、用于连接钢筋构件的焊接式连接。
        2.安全风险的类型
        2.1建筑行业并不是一个安全系数很高的行业
        建筑工程的规模一般比较大,涉及的部门、人员比较多,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这些安全风险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在建造预制装配式住宅时,通常需要使用一些大型机械设备,也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风险。1.1运输、装载货物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预制装配式住宅的建造需要借助大型起重机来运送预制构件。起重机装载、运输货物时,需要足够的运行空间,否则很容易碰到施工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在用起重机向上输送预制构件时,如果工作人员没有把构件固定好,导致构件在输送过程中左右摇摆,很容易发生滑落,导致人员伤亡。
        2.2施工用电环节
        施工环境条件恶劣,易出现电线老化或磨损等情况,继而引发短路问题。在施工现场放置多种电箱电线,确保钢筋焊接等环节用电需要;对此,施工作业的触电风险较大。
        2.3吊装拼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在吊装的过程中,也存在多种安全风险。1)在拼接预制构件时,要注重每一个细节,连接部位要合理。在实际运用时,常常会因为混凝土不牢固或者钢筋的长度没有达到要求,而使钢筋掉出来;不仅对工作人员造成威胁,也会对已经完成的建筑物造成破坏。

2)预制构件很多,基本上都需要使用吊塔,如果工作人员在操作时精力不集中,就容易出现操作错误,造成安全事故。
        2.4预制构件装运风险
        在预制装配式住宅的现场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风险之一是预制构件装运风险。预制构件是根据构建需求情况特制的构建,是预制装配式住宅施工的主要构件,其多为由工厂经过机械化、标准化生产的混凝土预制构件。预制构件具有一定的重量与形状,其对于装运有一定能够的要求,同时需要培养专业的施工团队进行安装,在装运过程需要的用到起重机设备吊装。预制构件装运过程中对施工环境有要求,起重机需要空间回转,也需要变幅距离,对现场施工人员的行走、作业操作等带来风险,因此预制构件在装运过程中存着风险。
        3.加强现场施工的安全风险识别
        3.1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具体实施必须切实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率,尽可能地节省建筑材料的使用量。例如采购用于施工的主材、辅材应完全符合设计对使用绿色材料的要求,材料的各项指标应达到现行国家绿色建材标准要求,对符合使用要求的废料进行二次利用等。
        3.2人员因素管理
        加大管理人员安全知识技能培训考核力度,尤其是指挥员与技术员等一线管理人员,应当明确掌握施工安全知识技能。通过周例会等途径广泛收集员工意见,为现场安全施工献计献策,及时发现与规避潜在的安全风险问题。要求所有员工必须在考核合格后进场。
        3.3加强预制构件安全管理
        预制构件是预制装配式住宅现场施工的主要材料,也是现场施工安全风险影响的主要要素,因此在现场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中需要加强预制构件的管理。预制构件体积庞大、质量较重,装运、拼接中均容易影响的构件质量,进而影响到的建筑质量。在预制装配式住宅现场施工中可加强构件管理,根据构件的体积、种类形状等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及运输工具,并做好防护工作,减少装运过程的风险。同时安全现场施工进度安排对于预制构件进行管理,将施工即将用的构建与后用的构建进行划分,而后对其进行遮风雨、干燥处理,降低因构建损害带来的安全风险。
        3.4对于节能方面
        为了降低能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建筑企业应该积极采取科学可行的、经济合理的节能措施。例如建立项目能源消耗台帐,制定专门有效的节能措施,采用有质量保证的且高效节能的设备和产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设置专门的监督职能管理小组,小组人员皆为经过专业培训的有一定知识储备的人才,并专人负责监督检查节能措施的具体实施,杜绝无谓的浪费等。
        3.5货物运输、装载安全措施
        预制装配式住宅建造过程中,要保证起重设备的空间充足,提醒安全范围,设置醒目标语或设置警戒线,避免造成人身伤害。装载过程,要将构建放置到位,避免运输过程滑落造成安全问题,同时要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工业与信息技术的进步,建筑结构形式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装配式结构是当前最为高效的结构形式,为了配合新型结构形式的应用,需要更新工艺技术。如防水技术、外墙施工技术及现场吊装技术。这些技术的更新完善将推动装配式结构的大规模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新圆.预制装配式住宅现场施工技术与安全风险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07):22-23.
        [2]刘贤伟.预制装配式住宅现场施工技术与安全风险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53.
        [3]李国臣.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22):39-40.
        [4]张丽平.装配式住宅工程现场施工监理的质量控制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8(48):188.
        [5]黄维.研究新型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8):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