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借形想象”的“形”,鼓励大胆想,添画出形态各异的作品。促使幼儿以绘画为基础表达思想和情感,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增进自信心。本文笔者以“借形想象”为基本形式,浅谈日常预设的美术活动和幼儿自发的生成的美术活动。
关键词:幼儿美术借形想象创造力生成活动
一、线形组合的的借形想象
画出舞动的线条,线条与线条交错在一起形成一些抽象的图形,幼儿在抽象的图形上添画,让抽象的画面具体化。线性组合的借形想象可由幼儿自己完成或集体完成。材料的多样性,如:粉笔、记号笔、水粉笔、棉签画、油画棒等等。场地的选择:室内或户外。线形组合的的借形想象与音乐相结合,在一次大班美术活动中,当幼儿听到莫扎特的《圆舞曲》时,亮亮说,我听到音乐里有时快,有时慢。淇淇说:好像是在转圈圈。欣赏一遍音乐后,引导幼儿用画笔在长卷纸上随着音乐开始舞动起来。音乐快的时候,我们可以怎么画?音乐慢的时候线条变得怎样?音乐慢的时候,幼儿画大波浪。音乐快的时候,幼儿画小波浪。线与线交错在一起,变成一幅有动感的线条画。笔者引导幼儿观察长卷画上的图形像什么。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猜想,得到了很多答案。瞳瞳说,我的画里藏了一辆赛车。等会儿我给它添上轮子、车灯、赛车手,让赛车跑得更快。静静说:我看到这个形状像一只含羞的小猫,它只露出半个脑袋,小声地叫喵喵喵。在该线形组合的的借形想象活动中,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从多个角度观察。小班幼儿的线形组合的借形想象可以玩一些适合小班幼儿能力特点的。如:《托盘里滚彩珠》、《彩色棉线转圈圈》、《玩具车轮混混》等等,都会在纸上留下粗细不一样的线条,让幼儿自由探索。
二、几何形组合的借形想象
笔者提供一些大小、颜色多样的几何图形色纸,让幼儿自由拼贴。引导幼儿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进行添画。在一次几何形组合的借形想象活动中,幼儿把不同的图形组合粘贴在一起,默默说,我的画里有“机器人战队”,这是机器狗,这是机器人队长,他们保护者整个地球。
三、色彩、色块借形想象
色彩、色块借形想象适合幼儿园各年龄段的幼儿,小班幼儿多以拓印画为主。鼓励幼儿将画纸印满。中大班幼儿可以尝试更多形式的色块画,如:拓印、渲染、撕纸等等。只要沾上颜料能印出色块的物品都可以尝试。比如:生活用品、自然物、报纸团等等。提供添画的材料:活动眼睛、黏土、小树枝、扭扭棒等等,让幼儿有更多一些选择满足的添画需求。中大班幼儿的色块借形想象增加些难度,如:利用玩具、蔬菜瓜果,拓印得到的色块更加形态各异。鼓励幼儿将色块和色块碰在一起,为后面的添画铺垫。除了拓印色块还可以玩水彩宣纸渲染画,得到有趣的色块。
四、纸片借形想象
利用撕纸、剪纸等方式,借助纸的抽象外形进行想象。用画笔或补助材料进行添画。在创作前,笔者给幼儿提供一张单色的衬底,让幼儿的作品更加漂亮。小班的撕纸活动中,幼儿会撕一些稚拙的小形状。只要幼儿动手撕纸,笔者多鼓励幼儿。一次撕纸活动中,他们会说,这是小白兔,我要给它准备好吃的胡萝卜。这时候,笔者鼓励幼儿大胆撕不一样的萝卜,让画面更丰富。中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能剪出一些相对比较复杂的图形,自编的故事越来越完整。中大班设一个故事分享区,幼儿可以在区域活动过程中分享自己的绘本故事。增进幼儿的自信心。
五、立体材料借形想象
立体材料借形想象是指利用一些立体的物品进行拼接,得到一个新的造型。立体材料如:树根、积木、废旧玩具、生活用品等等。补助材料如:贝壳、树皮、麻绳、纸筒、刨花碎、衣服、草绳、果壳、小棍子、石头、旧拼图、树叶、纽扣等等各种各样的生态材料和废旧材料。
上学期体育器材室整理玩具时淘汰出很多坏的体育玩具,如:羊角球、自行车、溜溜车、三轮车等等。笔者和幼儿将坏了的体育玩具清洗干净。引导孩子们把收集到的立体材料进行观察、涂鸦、装饰,将生活中的废旧物变成一件件艺术品。如:羊角球变成了长头发的小精灵,自行车上沾满了旧拼图、纽扣、扭扭棒,用松果做车灯。幼儿称它为“神奇的变形车”
六、借景想象
借景想象是指在原有的风景图片上进行想象添画。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自然现象:天晴下雨、太阳、星空、蓝天、白云变化多端,更适合具有不确定性的、充满学习渴望的幼儿。笔者和幼儿在校园中散步时,幼儿对散落的、未经深度加工的树枝、石头、种子、树叶、树桩更感兴趣。幼儿会自发生成一些课程。一次带着孩子们在校园中散步时,笔者引导幼儿观察天上云的形态。幼儿抬头看天空的云朵,有的说:云朵像小马。有的说:云朵像狮子。有的说:云朵像绵羊……接着笔者和幼儿一起收集资源,用照相机把自己看到的云朵拍下来,然后打印成图片。最后就有了《云朵变变变》的生成活动,幼儿在白云的图片上把云朵外形勾出来,点出眼睛,并想象出是什么动物进行添画。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幼儿对太阳照射自己的身体后在地上形成的影子特别感兴趣。接着就有生成活动《我和我的影子》。甜甜把自己画的手影上添画,变成了一只小恐龙,还添画了小恐龙来到哪里,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幼儿不单对自己的影子感兴趣,对各种各样的影子都非常感兴趣。如:大树的影子、玩具的影子、建筑物的影子……总之,在日常美术活动中教师多提供不同的“借形想象”的“形”。引导幼儿借形想象,注重多角度发展幼儿想象力,挖掘幼儿创造潜能,提高幼儿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幼儿想象更加丰富,更加自信!
美术教育对幼儿来说,主要是强调感受美和审美情绪的体验。无论教幼儿绘画还是教幼儿手工,都离不开激发幼儿审美的情绪需要和愉快的情绪体验。因此,正确地实施幼儿美术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有益于他们接受良好的情感教育,有益于改善他们整个学习的性质,使其积累到一些愉快学习的体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形成,良好的美术教育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个性特征。通过美术活动可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使之富于同情心,善于和勇于帮助同伴解决困难,摆脱困境,并为同伴的进步和成就而感到愉快。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取决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丰富的想象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顽强的毅力等多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同时获得良好发展的结果。美术教育活动恰恰能够为幼儿提供在愉快的情绪中发现和创造的最好机会,提供培养毅力等有利条件。幼儿美术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幼儿创造性的美术活动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脑生理功能来讲,左右脑之间功能差异较大,这表现在二者神经活动的不同方式上。大脑左半球是记忆、语言、计算、书写、逻辑推理和求同思维等智力活动的控制中枢;而大脑右半球则是视觉、知觉、空间关系、音乐、舞蹈、身体协调、直觉和求异思维等神经心理功能的控制中枢。那种只让幼儿注重语言、计算、背诵些外语单词的学习和训练,都是围绕着发挥大脑左半球的功能而进行的。如果同时注意幼儿画画、唱歌、舞蹈来加强动作、空间知觉的训练,那么,将有助于大脑右半球功能的发展。这样对两半球给予同样磨练,便会有助于儿童大脑的发育。
幼儿美术教育和幼儿园其他学科教育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彼此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例如,常识、语言等教学为美术提供了认识、理解事物的基础,而美术活动所反映出的内容反过来又对其他学科起着重复、巩固和提高的作用。这样就强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
总之,从小培养幼儿对画画的兴趣,让他们掌握简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对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李芳妃著.和孩子一起玩艺术:激发孩子潜能的创造美术游戏,—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4
[2]王建华著,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借形想象的有效指导,素质教育,2018.2总第2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