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绘本阅读游戏化可以更好地将幼儿吸引到绘本中,从而全神贯注阅读。例如《小金鱼逃走了》中可以通过小金鱼与小朋友“捉迷藏”的游戏方式,引导幼儿寻找画面中的小金鱼,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专注力。绘本阅读游戏化可将游戏与阅读相结合,避免单一枯燥地看画面,让孩子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爱上绘本阅读……珍惜“游戏”对幼儿的独特价值,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让幼儿在游戏化的绘本阅读中快乐成长。
【关键词】绘本阅读 游戏化 实践
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可见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重要性。而将绘本阅读游戏化可以让绘本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让绘本阅读更有效、有意义地伴随孩子的成长。
一、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预期目标
1.在健康领域:通过游戏化的绘本阅读,潜移默化地让幼儿了解健康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阅读《小熊不刷牙》、《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等绘本,让幼儿明白刷牙的重要性,还可与幼儿一起做“坚持刷牙打卡”游戏,比比谁最能每天坚持,从而养成幼儿勤刷牙、讲卫生的好习惯。如幼儿不喜欢运动时,可与孩子一起阅读《河马爱跑马拉松》,设计比赛,让幼儿体会故事中的爱运动的河马的心情,爱上运动。
2. 在语言方面:以往的绘本阅读常以语言活动为主,而绘本阅读游戏化通过多种多样游戏的方式,轻松有趣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你问我答”小游戏,让幼儿提出疑问、解决疑问;通过“猜一猜”,让幼儿完整表述自己的猜想;通过“小小辩论赛”,对有不同意见的故事内容进行辩论……在表达、交流过程中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倾听习惯等。
3.在社会方面:孩子们在优秀的绘本故事中感受美的同时,也能通过表演游戏更直观地感受绘本中主人公的经历从而积累社会经验,思考与人交往的奥秘。游戏是轻松自主的,在绘本阅读游戏中,幼儿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更乐意与同伴交往。
4.在科学方面: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在他们的脑海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问。科探类的绘本,可引发幼儿兴趣,激发幼儿思考,教师可运用绘本将活动设计成“寻宝”、“我是小侦探”等活动,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寻找答案,幼儿会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亲身体验、寻找答案、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从而得到自己的答案。逐渐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5. 在艺术方面:绘本由丰富的画面和简短的文字组成,各种色彩描绘的画面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与启发,对于此类绘本,教师可以设计成美术游戏,通过绘本阅读引发幼儿联想,用自己的绘画拓展绘本故事,提高幼儿的审美感与艺术表现能力。在有诸多情绪的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可设计成表演游戏,幼儿用不同情绪的语言去表现悲伤、快乐、焦急、难过等,背景音乐与故事情节的适配还能提高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研究内容
我园以“绘本阅读游戏化,让幼儿在游戏中爱上阅读,感受真·善·美”为研究方向,全园教师分年段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
二、研究的操作措施及方法
1.以“幼儿园绘本阅读游戏化的实践研究”为目标,全园性分年段、分阶段组织各种游戏活动,运用实际操作法、观察法、记录法,从活动中来观察、记录、分析、提高幼儿各领域的能力。
2.组织全园教师学习有关“幼儿园绘本阅读游戏化的实践研究”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3.各年段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商讨、选择适合该年龄段孩子适宜的绘本,并在全年段班级中开展。
4.积极向家长普及“绘本阅读游戏化”,给家长提供科学的亲子阅读指导,让家长朋友们也积极地参与到这个课题中来。
5.运用实践操作法,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收集、整理、分析幼儿的活动现象,立足实际进行研究,观察、记录相关个案,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调查,在反思中总结实践经验,积累幼儿发展的经验。
三、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1.准备与资料的收集阶段
本阶段是正式行动研究的基础,研究者拟定好研究主题,开始收集与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整理资料,与成员一同收集各年龄阶段适宜的绘本,绘本的适用年龄、适用时期、适用情境等。讨论研究主题,探讨民间游戏在我国绘本阅读游戏化的特殊价值与地位,并论述绘本阅读游戏化对儿童的教育价值,为绘本阅读游戏化纳入幼儿园教育活动做铺垫,并为下一步的实践探讨提供理论参考。与此同时寻找研究班级与合作者。征求合作者的同意,进入教室观察,与幼儿及合作者建立信任感。
2.制定研究计划阶段
阅读文献资料,参考各方面相关教育活动设计的资料,选定绘本素材,与合作者讨论单元主题,进而设计适合受试者之活动方案,拟定教学活动方案,并设计本研究所需要访谈题目。
3.实施行动研究阶段
本阶段是实施行动研究的重要阶段,提出的螺旋循环模式,以描述行动研究持续进行的历程。行动研究是由研究一行动,迂回所形成的,每一个过程包括计划、观察、行动、反思几个步骤。行动后研究——形成新方案——行动,形成螺旋关系,表示教育行动不断深入问题与情境核心,并且不断采取各种最佳教育行动策略的过程。而连续不断的过程,将有助于行动方的引导和整个计划的修正,并获得最大的效能。本研究采取研究一行动,连续不断的循环步骤,共分为四个步骤。
(1)拟定活动方案。
根据收集到绘本素材与研究对象的特性设计符合其需要的活动方案。
(2)实施教学活动。
将拟定的活动方案实施运用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对于效果不理想的活动,通过课题成员的观摩、反思重新设计活动方案进行教育活动。
(3)观察与资料收集。
在活动过程中,多方利用观察、录音、拍照、录像等方式收集资料,并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与分析,作为研究者与合作者共同讨论教育活动之参考依据。
4.省思与总结阶段。
(1)成员共同收集理论、培训、学期目标、个案、活动反思、经验总结、幼儿作品装订成集。组长负责汇报材料。
(2)围绕幼儿园绘本阅读游戏化的实践研究展开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立足幼儿实际情况进行研究,观察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对阅读活动的兴趣、深刻反思,不断积累经验。
(3)将每个年段的绘本阅读游戏化活动优秀案例进行分享,教师在反思中研究相关指导策略。
(4)最终研究成果
a.研究报告、个案、阶段性小结。
b.教师绘本阅读游戏化活动方案集。
c.教学活动展示、反思和经验交流。
d.形成经验报告。
四、研究过程中,健全四项制度。
(1)学习研讨制度。要组织课题组成员阅读相关理论书籍,收集并挑选优秀绘本,围绕承担的课题做好学习笔记,定期召开学习研讨会、研究会并做好记录,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工作。
(2)例会制度。要及时填写“绘本阅读游戏化活动记录”,及时掌握、分析、研究实践活动的情况。课题组成员要定期召开交流会汇报每个阶段课题研究情况。
(3)相互协作制度。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要大力倡导协作的风气,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形成科研合力,达到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4)条件保障制度。教师是教育思想的传播者和实践者,是教育改革的主力军,因此,我们要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着力培训教师队伍,通过课题研究的实践来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素养。此外还有后勤服务和资金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幼儿园工作规程》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4.《图画书应该这样读》彭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