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建设乐享游戏化童年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8期   作者:朱海燕
[导读] 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活动,全面实施课程游戏化建设,旨在引导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发展观,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摘要: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活动,全面实施课程游戏化建设,旨在引导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发展观,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户外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是提升幼儿综合能力的重要活动形式,是充分体现自由,愉悦游戏精神的有效途径。幼儿园游戏化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对户外环境,材料等进行改造调整,与园本特色课程结合,推动园内课程游戏化发展,让幼儿乐享游戏化童年。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教学模式;策略
1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的问题
1.1教师与幼儿之间缺少有效交流
        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化课程是一门比较困难的课程,学生需要做大量的思考,还需要接受一些公式,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比较困难的。加上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很强,很多时候需要大人进行引导,此时幼儿教师就应该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但是,很多教师在实施课程游戏化教学方式的时候却忽略了幼儿最为基本的诉求,导致幼儿出现抵触心理,让课程创新功亏一篑。
1.2教学内容深度不够
        虽然教学方式的变化能够为课程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学生能够在创新型教育中激发更多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教学内容没有办法匹配上教学方式的变化,就无法让课程游戏化教学方式获得预期目标。教学方式只能帮助学生构造一个房子好看的外观,想要学生能够安心的在房子里住下去,还需要足够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但是很多教师过于重视教学方式的革新,重视游戏教学方式的选择,而不是将重点放在教学内容上,教学内容依旧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即使教学方式变化再大也是换汤不换药。所以,教学内容深度不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对于课程游戏化的掌握还不够充分,疲于应对内容的变化。
1.3教学目标设置不够准确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课程开展的前提,如何没有正确的教学目标,或者是没有沿着正确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最终会导致教学无法获得预期的目标。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依旧延续,虽然无法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基本上不会出现特别突出的教学目标偏差。但是,在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的过程中,难免因为不够熟悉或者是追求过度,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出现偏差。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很难掌握好游戏教学的程度,很多时候将课堂演变成游戏活动室。所以,教学目标设置不够准确的问题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
2课程游戏化建设有效策略研究
2.1为幼儿创设自由的游戏环境
        对于幼儿来说,在一个自由的氛围里,更容易开展学习活动。因为幼儿的天性,促使喜欢一切有趣的事物,但是幼儿本身年纪过小,有的幼儿胆子不大,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在开展游戏教学活动时,可以创设一个自由的环境,让幼儿积极地参与进来,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例如幼儿教师可以不给幼儿固定开展游戏的形式,而是让幼儿自己开展活动,幼儿教师只用给幼儿一个大致的活动主题。比如,教师可以让幼儿们进行分组,进行游戏扮演的活动,幼儿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想要开展的活动形式。这时,幼儿就会积极地参与进来,一个说是要玩在商店里面购买东西,一个说要扮演妈妈和宝宝,这些都是幼儿可以进行扮演的角色。

通过这一过程,让幼儿说出自己的心中想法,鼓励幼儿开展自己的思考,也有利于幼儿提高文字组织能力、创新能力。
2.2让幼儿成为活动主导者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应该让幼儿掌握更多的个人活动时间,自主安排个人的日常活动,尊重幼儿的个人思考。不要将老师的想法强行加与幼儿身上,让幼儿能够真正掌握自己的游戏时间。在游戏过程中不要随意的去评判幼儿的对错,客观且全面的分析事件的发生。建立富有弹性的日程表,不要将日常活动局限于条条框框内,规矩是要有的,但规矩过于繁杂就成了教条。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尽量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但不是主导者,教师在主导游戏的过程中,整个游戏进程就随着教师的意向在发展,幼儿更像是配合教师的演员。当幼儿能够真正主导这些游戏的时候,更能从游戏的过程中吸取经验,获得知识,这才真正发挥了课程游戏化的实质。
2.3增强场地的开放性
        当前幼儿教育让幼儿过早的接触不符合年龄阶段的知识,导致幼教小学化,失去了启蒙教育的意义。幼儿园应加强对户外游戏活动的重视,科学合理设计户外游戏活动,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错误。提升幼儿教育质量。户外区域设置中首先要增强场地的开放性,为加强幼儿教育户外活动质量,教师在布置户外活动区域时应注意场地的规模,注意户外活动区域的广阔性,避免狭小的空间造成幼儿的拥挤引发安全事故。布置幼儿户外区域时应精心设计,考虑户外活动的动静结合,如在幼儿园园林中,可以在植树节时带领幼儿种植树苗,将户外活动区域布置成优雅的自然环境。可以布置一些玩沙的区域,吊床休闲区域等。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发挥自然环境对幼儿成长的积极影响。如设置原始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4更新教学理念,敢于创新教学方式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学方式更新已然成为教学的必经之路。作为幼儿教育教师,应该学会接受这种新型的教学观念,并且作为幼儿教师,应该要更加具备创新意识,帮助学生从幼儿阶段开始培养创新理念。所以,作为幼儿教师要充分掌握游戏化课程教学方式的特点和操作方法,针对幼儿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创新教学。比如,结合学生的年龄、学习特点,创新游戏化教学方法。通过小游戏让学生学会认识图形,可以通过学生身边的东西进行教学,如文具盒的形状、尺子的形状、自行车的形状等,通过学生身边常见的东西创造一些小游戏,让学生能够快速地融入游戏中。
3结束语
        幼儿园作为幼儿接受教育的场所,对于幼儿来说是人生的第一站。传统的幼儿园教育,会让幼儿接受到很多不属于这个年纪的知识,比如幼升小的内容,为对于幼儿来说,难以接受,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学习。对于幼儿来说,身心的愉悦要放在第一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保证幼儿的课堂所得。
参考文献:
[1]金妹娟.浅析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中对多种资源利用的尝试[J].才智,2019(24).
[2]潘婷.浅谈幼儿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活动的有效结合[J].新智慧,2018(32):37-37.
[3]吴烨.教育课程游戏化过程中幼儿主体性的发挥解析[J].好家长,2018(8).
[4]李萍.智慧游戏快乐成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构建与实施[J].好家长,201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