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南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在最近几年中,装配式建筑兴起,装配式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这是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标志。与传统的生活方法进行比较,装配式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施工速度,还可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性,降低工程的风险。本文对于装配式建筑铝模一体化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讨。
关键词:装配式施工技术;一体化建筑;施工技术
当前,将预制装配技术以及铝模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已经成为未来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重点,可以极大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本文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讨。
1、装配式建筑的时代发展背景
在17世纪,开始尝试使用仿照工艺品的方式对建筑构件进行生产,然而当时因为技术的条件限制,当时的装配式建筑仅仅只能使用于规模较小的建筑。在20世纪以后,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对于施工材料以及技术进行了革新,西方一些国家逐渐的尝试在厂房之内进行建筑构件的预制以及拼装工作,通过合理的运输方式,将预制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施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减少施工成本。除此之外,因为装配式建筑大多使用单元化设计,所以,可以进行相对独立的施工运行,同时对原有的系统进行拼装,在工厂之内有吊车完成运输,属于相对现代化建筑施工模式。在2015年以后,我国相继出台了装配式建筑发展计划,并且提出了需要在全国内推广这种模式,在2020年提高了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建筑市场的生产占比。除此之外,伴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用建筑项目快速增加,如果使用传统的建筑模式,不仅成本高,并且工期往往比较长,而使用预制装配式模式速度非常快,减少成本增加,这是未来建筑市场的发展主流。
2、PC+铝模技术推行的重大意义以及具体的施工要点
当前,PC+铝模技术仍然处于前期的阶段,因为在图纸设计中预制板往往会在实际的安装以及产生过程中出现一些偏差,所以,就会导致铝模板产生一些误差,并且由于这种技术的施工要点非常的繁杂,在具体的施工中经常出现爆模的问题,在施工之后也需要严格的遵循外墙免除抹灰、内墙薄抹灰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PC+铝模技术,实现这种技术的推广应用。
2.1施工工艺中关于斜撑的问题
在当前阶段,在进行铝模板施工的过程当中,因为预制板和铝模在实际的施工中都采用双排斜撑的方式。因此预制墙板的斜撑和铝模板的斜撑两者为互补的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往往就会导致施工中预制墙板的斜撑幅度过大,侵占了铝模板的实际的空间,从而会导致铝模板斜撑的空间变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际的操作空间,此时就会导致出现爆模或者预制墙板产生碰撞的状况。因此,在实际的拼装过程当中,预制板的预留螺孔和铝模板的设计标准往往不同,不能使用统一的标准。此时,如果想要继续进行施工,只能进行再次开口。因为铝模板的尺寸在实际的施工中往往会存在一些误差,从而在进行实际的开孔过程中,需要再次进行实际测量,否则将会直接影响施工的效果,降低施工的效率。除此之外,由于工厂加工预制构件的问题,在工厂内没有将螺栓孔的杂质清除干净,并且也存在一定的孔洞尺寸误差,从而导致无法将螺栓进行安装,在这种条件之下,也极大地提高。施工中的难度。
2.2预制构件以及铝膜的处理精度较高
因为铝模板和预制构件的处理对于工厂的加工准确度往往比较高,在进行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实际拼装中,预制构件的生产以及拼装必须要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企业以及操作工进行实际生产以及实际施工操作。总而言之,在进行预制构件的接缝处理时,往往会出现以下的问题:其一,预制构件和铝模板往往会出现尺寸误差,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导致出现裂缝,尤其是预制板和预制墙接缝处,在实际的拼装中所出现的偏差往往比较大。
其二,在预制墙板的接缝处还需要预留一定的空间,从而便于施工,然而,在当前阶段,大部分预制装配式工厂中的实际的施工人员往往会因为技术错误,导致预制墙板根部发生烂根的情况。此外,如果在混凝土浇筑时螺钉不牢固,也会导致预制装配式建筑不符合施工标准,在浇筑完成之后,也会出现一些漏浆的情况。其三,预制楼板出现下垂的问题,在预制板墙内的下端往往会出现一些爆模的情况,并且在墙角的阴角处只靠横向支撑,在这种情况下,也往往会造成接缝不牢固。除此之外,为了实现免抹灰的技术要求,在当前阶段,我们国家预制构件市场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并且生产速度已经落后于市场的需求。此外,有一部分预制构件厂没有相应的人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自身的技术水平较低,从而就会致使预制构件的质量标准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之下也加大了现场施工的难度。
3、施工难点的解决措施
3.1将图纸设计进行完善以及优化
在当前阶段,如果想要进一步解决预制装配式工程的施工难点,为此,就需要在设计和施工这两个方面作为出发点进行有效的改善。在设计方面来说,需要与当前的工厂技术人员配备情况以及生产设备的准确度结合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研究分析,再次对于原有的图纸进行审核,在预置构件的尺寸,设计时也需要依据存在的偏差进行适当调整。同时,还需要考虑图纸的二次深化,此外,还可以使用虚拟建造技术进行检验,防止预制构件在实际的拼装施工中发生碰撞。除此之外,还需要尽可能的减少斜撑的压力以及幅度,因此,在进行定型之前,需要进行反复的计算,保证留有充足的斜撑幅度。此外,还需要在预制墙的阴角模板上加装支撑板,从而可以形成合理的支撑角度,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设计纰漏,所以在设计的前期阶段需要考虑完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设计错误再次扩大。
3.2不断的提高施工标准
在当前阶段,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实际的施工时,需要将原有的方案进行再次优化,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预制墙板上的预制构件进行有效的加固,同时也可以使用双面胶来有效地减少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漏浆问题。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如果想要提高施工的精度,还可以对于铝模板进行预制构件压扣。最后,需要进一步加强预制构件模板的质量检验,此外,需要在施工中推行责任制度,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于预制板和铝模板进行施工材料的检查,如果质量达不到相关的标准,可以进行现场的维修或者返厂。此外,还需要对于钢筋以及施工的位置进行核对,避免因为工序问题影响施工的整体进度。拆除模板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施工,并且也需要按照原有的施工方案对于预制墙体楼板等等进行有效的拆除,模板移除以后,需要及时的清理施工现场,同时对于已经拆卸的模板还需要进行分类整理,不能使用混搭的方式进行模板的堆放。在施工完成以后还需要对于结果进行有效的总结,从而可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质量。
4、结语
在当前阶段,因为装配式建筑自身在成本上和周期上具有非常的优势,因此,我国政府也高度关注此类项目。目前,伴随着装配一体化铝膜技术的应用与政府的号召以及企业的成本控制的要求符合,也就推动了工业一体化建设的速度。在当前阶段,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当中,铝模技术是企业必须掌控的技术。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由于工业施工难度往往比较大,如果在实际的预制构件加工中出现误差,就会导致许多的问题。通过这篇文章,希望能够引起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对于施工的进度以及精度进行控制,从而可以减少质量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马跃强,石震东等.装配式建筑+铝模一体化施工技术[J].科建筑施工,2017,39(6):825-827.
[2]夏江波,郑圣国,庞儿波.铝合金模板在装配式框架结构施工中的研究与应用[J].山西建筑 ,2017,43(27):121-122.
[3]邱迪等.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建造技术浅析[J].绿色建筑.2016,23(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