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区域体育活动是在依照本园的具体环境下,发挥不同区域的作用,创设出不同的活动区域,让幼儿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的选择并进行体育活动。从实施情况来看,区域体育活动推动了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发展和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但在具体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大问题。本文将从积极创建多样化区域体育活动环境、体育活动器材的合理配置、遵循原则发展区域体育活动三个方面来论述幼儿区域性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区域性体育活动;幼儿;解决策略;合理配置
引言
体育活动一直是国家重视项目,幼儿园进行一定的区域性体育活动,打破班级限制,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的对运动区域进行选择,在参与中体会体育活动的乐趣,在身体发展方面提供了让幼儿自主提高的平台,更是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1]。最重要的是,在良好的区域体育活动的氛围中,能更好的激发幼儿的运动精神,为幼儿适应未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但对于身体、性格、能力、自主性都不成熟的幼儿,区域性体育活动就存在不可避免的问题。
一、积极创建多样化区域体育活动环境
在对于区域体育活动环境上,很多幼儿园并没有从自身出发,积极创建属于自己的多样化体育活动环境,只是一味的去模仿。还有一些幼儿园在区域活动的具体实施上并没有考虑到季节更替,例如,到了夏季对于戏水池、沙地这些适合夏季体育运动的区域反倒进行了搁置,却还在应用跳跃区,奔跑区。若要创设好区域体育环境,必须充分利用好园内的各种场所,让园内的每一个场所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多样化的的体育环境活动出一份力。
例如,可根据当地气候和本园地形,在靠河边的地方可建造一块有山洞、长城、木桩、植物走廊的区域,给幼儿们提供一个进行游戏,观察和照顾植物的优良场所。在地形宽阔的地方可建造篮球场、足球场、跑道供给幼儿进行运动,或是可以建造成草地,草地上放置一些小木屋,钻筒和彩色的蜂窝状钻爬器械,让幼儿可在草地上休息、探险、投掷、钻爬。也可依据基本的动作去进行划分,又或是根据场地或器材来设置,如玩球区、戏水区、玩沙区、滑梯区等。在创设中还要从幼儿自身出发考虑,在区域设置上要充分适应幼儿的发展和活动需求,设置区域要多方面适合幼儿,既要适合幼儿的身体发展,也要适合幼儿的心理发展,也要保证区域设置的安全性可操作性等。
二、体育活动器材的合理配置
在很多幼儿园的区域体育活动中,存在器材种类太少、缺失、甚至器材老化等现象,这就很大的影响到幼儿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的积极性。所以在对每一个区域进行器材的配置时就要保证器材数量充足、种类多样,并且能够针对该区域投放适合的活动器材,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器材进行活动。
比如,在跳跃区合理投放不同大小的布袋、跳绳,以便幼儿可根据自身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器材。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能力和兴趣上是不同,要想让每一个幼儿都得到发展就必须针对各类幼儿去设置不同难度的设施。对于能力较高的幼儿可以为其设置难度高一点的梅花桩,对于能力中等的一些幼儿可以为其设置一些平衡木,而对于能力较低的幼儿可以为其设置一些简单的单双脚跳跃纸板,并搭配主、副器材进行使用,梅花桩、平衡木这些为主要器材,再为其搭配小水桶,小伞这些辅助器材,让幼儿在自主运动中有更多的组合和选择,自己搭配出更多更有趣的玩法,从而增强幼儿对区域体育活动的兴趣,也为幼儿自我选择和搭配能力方面打下基础。
三、遵循原则发展区域体育活动
(一)趣味性
兴趣通常是最好的老师,一些趣味十足的游戏有助于激发幼儿去掌握各种基本动作,同时,在幼儿园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扩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在选择幼儿区域性体育活动时就要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基础去创设。
[2]
例如,足球区域只是设置直线运球,越过障碍物和射门这三个活动的话,并不能激发幼儿的玩耍兴趣,应加入一些游戏场景和趣味活动来吸引幼儿注意。一是可把运球和射门这两个动作结合在一起,并设有记分牌来记录两队幼儿的进球次数,为幼儿创设了比赛的情景,孩子对运球和射门的兴趣也就变大了。二是可以把足球装在网袋里,用绳子相连,幼儿手牵绳脚踢球,或者让幼儿们围成几个圈,互相踢球,这样因为省去捡球的麻烦,幼儿的兴趣也就大大提高了,也通过这些锻炼了孩子们的个性品质。
(二)合作性
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提出过“一个人要想把事情做好,仅仅依靠学识和能力是不够的,要想成功,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有限的,他必须有团结精神,学会与人合作。”由此可见让幼儿们学会相互合作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幼儿本身都是独立的个体,通过给其分配不同的角色,相同的任务,将他们用同一个目的连接起来,让幼儿从被动的配合到主动寻求伙伴来实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合作意识就能得到很好的激发。
例如,通过让两个人相互扶持过平衡木、玩抛球游戏、两人三足等游戏让幼儿学会合作。或者是让幼儿从置物架上取下小木块,然后经过小斜坡、平衡木一些设施,到达场地后用搬运过来的小木块进行建构,堆出可以供钻、跳的多功能玩法,而在过程中要设置一些障碍,单凭一个幼儿的能力是不足以完成的任务,必须通过幼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由两个甚至多个幼儿一起才能完成搬运,而在搭建过程中需要对木块进行组合和搭建,活动结束后还要把器材还原,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依靠多个幼儿沟通合作才可以完成。这就达到了培养幼儿合作沟通的能力,教师在也可在游戏过程中对幼儿加以启发,知道幼儿进行合作,让幼儿在玩耍中提高合作能力。
(三)安全性
安全始终是贯穿区域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幼儿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幼儿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一直以来,幼儿园都时有安全意外事故发生,而且在事故原因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幼儿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造成的[3]。因此,保证幼儿活动的安全性就应该从幼儿的安全意识入手,让幼儿能够在区域体育活动中安全、愉快的游戏。
例如,首先可以使用明显的标志来提示幼儿运动的方向,在奔跑区可以用油漆在地面标识奔跑的方向,避免发生幼儿相撞之后而产生的踩踏事件;在攀爬区可以用彩旗穿成彩带来规范幼儿的攀爬路线及规范其攀爬行为,避免出现路线不对或是打闹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其次可以控制进入该区域的幼儿人数,在靠近水边的区域可以通过在地上画出脚印的方式来控制人数,避免因为拥挤而出现落水事故,在攀爬区和滑梯的地方可以通过领取手环或者橡皮筋的方式来控制游玩人数,以达到一个安全游玩的目的;然后是活动区域教师的安排,可以在每个区域安排对应的教师进行监督,特别是滑梯,斜坡等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方要特别安排人员重点监督,保证幼儿活动的安全,也能为幼儿的体育活动进行一些指导,还要安排两名医务人员在全区域的中心地方等候,在巡视幼儿活动的同时也确保在幼儿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救援或是教师能及时带着幼儿迅速准确的找到医护人员并进行处理;最后还可以在每次活动开始前教师对活动进行讲解或是结束后对这一次活动进行总结、评价,通过不断的反复强调来在幼儿心里树立起安全的意识,还可以针对活动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地方提出问题,让幼儿们自己讨论,得出结果,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四、结束语
在幼儿区域性体育活动的探索中,幼儿园必须结合自身条件、根据自身特点创设出属于自己的区域性体育活动,让幼儿在过程中慢慢变成体育的主人,去自愿、自由、自主的选择活动区域,体验与同伴活动的欢乐,在这期间慢慢构建起自己对运动的态度、情感、知识、技能等,从而奠定起他们未来终生健身运动的基础,让全民运动不再只是一个空谈,这也正是开展区域性体育活动真正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牛锦华.幼儿园小班户外体育中幼儿与材料的互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11):233-234.
[2]张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园教材建设方面的指导意义[J].课程教育研究,2018(27):34-35.
[3]廖丽娴.户外体育区域混龄活动中幼儿安全意识和行为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