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金泰德胜电机有限公司 528308
摘要:电梯为广大城镇居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同样因电梯机械故障而导致的安全问题也对人们的生活秩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探究了加强电梯维修保养的重要意义,电梯机械故障诊断分析以及优化设计。
关键词:电梯;机械;故障诊断;优化设计
引言: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电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已屡见不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会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为此,应积极开展电梯机械故障诊断工作,以求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与处理,以此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加强电梯维修保养的重要意义
电梯本身是一种特殊运输设备,特征是机电一体化。从电梯整体系统的构成来看,电梯并不是通过整机形式进行安装的,而是将相应的组建运行到使用现场,在现场进行组装、调试,经过合格检验之后,再用整机进行综合调试,最终正式投入使用。由此可见,电梯的整体机构,构成并不十分复杂,但是相关的技术却十分多样化。电梯涉及到机械和电气控制两个专业方向,其机电一体化程度比较高,进而“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机械故障,进而影响到对应的电气控制,都会导致电梯无法正常运行,进而对电梯使用者的生活或日常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电梯维修人员一定要对电梯的各种机械故障了如指掌,从而提高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完善电梯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事故发生率。
二、电梯机械故障诊断分析
1、润滑问题导致的故障
电梯由于机械润滑问题所导致的安全隐患是很容易能够被察觉和发现的。电梯是一种大型的运输机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承载过多的人,或者过重的物品,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使用频率过大,承载物体过重都会影响电梯的润滑效果。润滑效果对整个电梯的运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润滑系统出现了问题,就会使得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磨损,形成进一步的损伤。
2、制动器抱闸导致的故障
电梯制动器是靠电磁推力,通过联动传力使刹车机构与电机旋转部分脱离和接触的方式工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梯抱闸。电梯启动时电梯抱闸打开,电动机带动轿厢运行;电梯停止时电梯动机先停止运行,电梯抱闸抱紧制动轮是电梯停止,防止电梯溜车。由于是机械部件传动,电梯制动器在工作过程中会出现铁芯卡阻,抱闸臂活动轴锈蚀无法活动等情况,这样情况下电梯系统给出电梯抱闸指令运行时,抱闸并没有可靠的抱紧制动轮,从而引起溜车、蹲底、冲顶等严重事故。
3、称重装置导致的故障
电梯称重装置将测量到的电梯载荷数据传输给电梯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对电梯的实际运行进行控制,当电梯轿厢载重超过额定载重时,声光报警动作并,电梯不关门或者返到基站开门,若称重装置调整不准确,或在运行过程中压力传感位置有所变动,都会影响电梯对轿厢载荷的准确测量,可能导致电梯已经严重超载而称量装置检测数值还在正常范围内,这就有可能导致剪切和蹲底事故。
4、自然磨损导致的故障
电梯中的零部件都在长久运转,因此被磨损的现象是非常自然的,一旦没有提前发现其运转部件的磨损情况或者是没有及时调整这一现象,就会导致电梯内部的机械构件造成磨损。随着时间的发展,其磨损的程度也会越来越严重,若抱闸内刹车接触面的闸皮磨损后,就会导致电梯刹车不可靠,甚至有些闸皮在运行中会出现报废的现象,最终导致电梯出现故障。
三、电梯机械故障的优化设计
1、正确选择电梯型号并调配
不同型号的电梯,其自身性能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必须充分考虑使用场所的差异,确保型号选择与配置的科学合理。通过运用这种方式的,能够实现后期维护和保养效果的全面提升。这种情况下,电梯使用单位应在对电梯设备选择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并熟悉其性能与结构特征等多方面内容。随后,按照实际需求完成筛选工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过程中同样应接受厂家专业技术工作人员的正确指导。而在完成电梯设备安装与调试后,使用单位必须要始终按照电梯调配和管理等机制,对电梯展开定期保养和维护。这样电梯运行的稳定性会明显提高,且实际使用寿命也会随之延长。
2、电梯安全远程监控
用电梯安全性远程监控技术对电梯故障进行诊断时,通常会使用2种方式进行诊断,一种是采用嵌入式控制器所具备的运算和逻辑功能,以循环扫描的方式对采集整理得到的被控过程的全部状态和系统所具备的正常状态展开相应的比较,最终得出二者之间的差异,如果差异远远超过了允许的范围值,就需要根据之前设定好的方式对此种差异展开译码。当完成译码后,可以用非常简单但是非常完善的方式将报警信号和故障信号显示出来,通常此种诊断都是经过EMS所执行的,其会按照中心系统所传输的索取数据指令来将报警数据上传。此外,还有一种诊断方式是对运行状态信号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症状分析和信号处理进行智能化的诊断,诊断所依靠的电梯监控系统主要是由楼层管理中心负责的,诊断过程都是以智能化方式进行的。
3、安装电梯超保护装置
当前,为了优化电梯运行体系,应以安全管理为前提,对现有的电梯系统进行完善与创新,及时安装相应的超保护装置。
(1)活动性轿厢。在轿厢架底盘、轿厢底盘间会设置橡胶垫,将这些橡胶垫作为活动性轿厢重要的称重元件,若轿厢出现超载的情况,压力会致使底盘逐渐向下,最终会使橡胶垫变形,此时会触动微动开关,切断了电梯所具备的控制性能。运用活动性轿厢的方式,尽管更换起来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操作流程繁琐,但是其可节省不少的成本,还可保证电梯机械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2)重量调节。为了稳定重物运动延展及节能效应,涉及联动装置下的钢丝以及导向论的搭接工作必须做出细致规划,确保电梯运作过程中对轿厢的负载平衡调试功能。电梯架构的实际重量与系统机理之间要做出有机平衡处理,最终达到最佳工作状态。一般电梯提升高度超出30米界定范围或高速电梯及大载重货梯在提升高度小于30米时,钢丝绳自身产生的差重效用会制约整体机理的平衡状态。所以,技术人员完全有必要结合实际状况进行补偿装置增设。
(3)机房称量。此类装置是将超载的装置设计到机房系统中,此时在轿顶位置、轿底位置不能科学安装,应采取2:1的绕法,和轿顶称量的方式与运行原理雷同,将超载的装置安装到绳头板的位置,称量装置部分的杠杆会被绳头组合所带动,随着载荷量的变化而发生上下方向的摆动,一旦发生电梯超载的情况,摇摆的杠杆会触碰到微动开关,最终将电梯的控制功能及时切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梯在我们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大,其出现故障的频率也会越来越高。只有能够更好地保障电梯的正常运行,才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的、舒适的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因此,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要加强电梯机械维护和管理,不断对电梯的零部件进行优化设计,努力从多个方面尽可能的避免电梯出现故障,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田平.在用电梯检验过程中的危险源与安全控制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8(9):97.
[2]杨清明.浅谈电梯检验过程中的安全与防护措施[J].装备制造技术,2018(2):161-163.
[3]杨晓哲.电梯检验检测质量对照性评估方法研究[J].科技资讯,2019(15):66.
[4]徐功俊.电梯起重机械故障的排除及优化设计[J].消费导刊,20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