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培育和塑造的关键期。为了确保不同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实现由口语表达向书面反馈的灵活过渡,教师应该以写话教学为载体,结合低段和中段学生语言特点,深度探析实现中低段写话教学衔接的有效措施,让学生在科学指导,高效实践中形成基本语言素养,更好掌控写话规律,全面优化写话内涵,让学生的写话能力由低段向中段自如过渡,高效推进。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低段;中段;过渡;衔接
现阶段,小学低段学生的语文学习主要集中在识字、认字、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层面,加之教材内容上也没有涉及与“写话”有关的指导和要求,致使师生对写话能力的关注度都不是很高。但是,当学生进入中段学段(即三年级)后,教材编排构架涉及到的“写作训练”则直接分布至不同单元,而且在侧重点、具体要求上都以主题为基本要素。教材编排的变化,使得很多进入中段的学生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转变显得无所适从。对此,教师应该在寻求口语交际和写话训练迁移路径上下功夫,结合实际、加强研究、寻找对策,以确保中段学生在科学写话指导策略的作用下,实现写话技能的全面增强,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切实消除心理困惑,在不断适应、逐步塑造中提升其写话能力。
一、夯实语言基础,在认知迁移中指导学生写话能力由低段向中段自如过渡
写话能力是小学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之一,其对于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语言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有着更高要求。对于小学初级阶段学生而言,由于其在由低段向中段的写话过渡中依然存在诸多不适用,导致其写话能力的提升成为困扰教师教学活动开展的瓶颈。对此,教师应该以夯实语言基础为主要抓手,多给予学生实践、体验、积累、应用、尝试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身心各方面潜能,结合不同学生特点,精准施策、高效落实,让学生再慢慢适应、逐步接受中掌握基本写话技能,为实现认知蜕变而奠基铺路。
1.结合低段学生特点,加强对句子掌控能力的指导
对于低段学生,教师应该从写句入手,开展科学指导,尽量避免长篇大论式写话对其语言应用能力培育产生不利影响。在要求上,教师应该尽量降低标准,多在用语习惯培养上下功夫。尤其是一年级小学生,只要其能够写出比较完整的语句即可,避免提出比较过分、严苛的要求。同时,对于那些表达比较流畅,语句比较连贯的学生多肯定、多表扬;对于那些写话能力比较欠缺的学生,耐心指导,避免过多指责,让其树立可以写好语句的自信。在内容上,多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以确保学生有话可写,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必要时,可以将辅助性写话道具渗透至写话指导中,让学生结合教师所展示的教学实物尝试写句子、模仿写句子。在思想上,应该以童心、童趣的表达和反馈为主,以确保每一个孩子所写的句子都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例如,在用“苹果”为实物,进行写句指导时,面对大多数学生所写的“我有一个苹果”这句话,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指导。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将“苹果”的特点、故事等应用至句子中,使学生所写的句子更加形象、生动、鲜活。在针对性指导下,学生所写的句子将会更加丰富而充满内涵。诸如“我有一个香甜可口的苹果,它是奶奶送给我的”,“我的这只苹果可好吃了,它是我周末在果园里摘来的”,“为了能够迟到这颗好吃的苹果,我和弟弟还打了一架呢”等文句便跃然纸上,学生用词、字成句的能力也渐渐得到了增强。
2.针对中段低段学生实际,加强对句子组合能力的培育
在低段长期训练坚持中,学生的写句能力便会切实增强。待到孩子们进入中段后,教师可以顺势采用将句子拓展至文段写作训练之中进行科学指导。引导中段学生结合自身语言实际,将对应的句子有机衔接、组合在一起,组句成段、成篇,促使学生的写话能力逐步提升、不断完备。随着学生语段写作能力的逐步增强,在中段写话教学后期,教师可以继续提高标准,让学生有语段写作转入语篇写作,给予学生某个写作主题,让学生将不同语段组合在一起,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想象,独立写出更具思想性、规范性的作品。
二、激活写话兴趣,在精准表达中实现学生写话能力由低段向中段科学迁移
语言是孩子们最基本的表达工具,不同的用语习惯、意识,对写话效率往往有着重大影响。在低段写话指导中,教师应该将习惯、意识、兴趣培养作为重点。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的写话积极性、表达自觉性。一方面,对于一些不规范的用语习惯,尤其是口语、俗语等使用方面的问题,教师要确立标准、提出要求,倡导孩子们规范用语、文明交流,切忌由于用于习惯对于写话意识培养产生制约。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语言比较匮乏的学生,教师要多调动、多关爱,鼓励其积极参与交流,主动表达夙愿、思想。在中段写话指导中,多创设有利性写话情境,切实激活学生的写话兴趣,让学生在良好用语习惯的辅助下,用丰富的语言、灵活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所见所闻。
三、开掘写话潜能,在高效训练中确保学生写话夙愿在低段和中段有机衔接
二年级,是实现低段和中段写话能力衔接的关键阶段。对此,教师应该切实加强对二年级学生的写话指导。将写话教学指导和语言能力训练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的写话潜能得到更好激活。一方面,指导学生加强积累和巩固,不断丰富自己的用语构架,在平时交往、互动中多使用经典用语、经典诗句等进行沟通,为写话能力增强架桥铺路。另一方面,构建更加和谐、生动的用语生态,多组织开展对应的写话活动,组织学生进入大自然用文字语言“写生”,开展具有激趣性、竞争性的写话比赛活动,倡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用语意识和技能。在更加丰富的积累中,更加和谐的生态中,低段向中段的过度将会更加自然、衔接将会更加紧密,教学实效也会持久增强。
四、结论
总之,中低段写话教学衔接和过渡问题,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观众和重视的主要问题之一。对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特点、教学实际、发展需要就写话指导策略在不同学段、不同年级恰当渗透、具体指导,以确保学生能能够切实消除心理芥蒂,克服畏难情绪,实现写话能力的全面提升和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柳.基于生活化的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9(10):76-77.
[2]宋红伟.以画促写,提升低年级小学生的写话能力[J].学周刊,2019(15):120.
[3]陈燕剧.小学低段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策略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19(03):43-44.
[4]罗琴.探究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