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书法从古至今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们必须要继承和沿用的物质文化。语文课堂中巧妙的渗透书法教育不仅能够为学生夯实写字方面的基础,还能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大课堂教学中书法教育的渗透力度,指导学生充分掌握写字规律,培养其审美能力与写字能力。
[关键词]书法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 巧妙渗透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从古至今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们必须要继承和沿用的物质文化。因而,语文教师在小学阶段将书法艺术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渗透,就可以有效地营造文化气息的氛围,提升学生的写字水平,使学生享受于语言文字的美境之中……同时也增强了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效果。
一、书法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规定:“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由此可见国家教育部对小学生的写字高度重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是语文教学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学校对语文课堂中进行书法教学的研究较少,虽然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已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书法教育工作;但是,在实际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能保证书法教育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所以尽管有的语文教师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指导学生写字,但由于方法不当,效果微乎。
首先是学生的书写姿势不正确。在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不是坐姿不正确就是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过近,形成了不良习惯。
其次是写字不规范。部分小学生的写字不规范,书写笔顺不符合要求,字迹不端正,虽然字体结构正确,但是很难对其辨认,不能形成规范的字体。
第三是书写习惯较差。很多小学生在书法写作的过程中,未能形成正确的书写习惯。一些学生的书写速度很慢,加快速度之后又出现字迹潦草的现象,难以适应当前的学习。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忽视了书法教育工作,不能为学生树立正确观念,过于重视小学生听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没能形成良好的书法教学工作机制。同时,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自身也未能掌握书法技巧,无法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不能指导学生充分意识到写字的重要性。
二、书法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巧妙渗透
书法不仅是一门美的艺术,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书法教学,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熏陶,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书法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更好的应用。
(一)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书法综合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书法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语文教学中除了学生之外,最重要的主体就是教师,因此语文教师对于书法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自己的魅力修养,让一手好字随时可以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就会更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同感,使得学生对于书写产生一定的兴趣,喜欢上书法;另一方面,语文教师也要加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提升自己在书法上的个人修养,使学生产生一种崇拜感。
课堂中教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指导学生书写的过程中按照“一笔一画”的方式书写。但是因为小学生刚刚接触书法,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通常会模仿教师写作。因此教师需提升自身的书法技巧,具备一定的书法素质,掌握相关技巧,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首先,教师应树立正确观念,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不再只关注小学生写作能力与听说能力的培养,要对学生书写能力加以重视。其次,教师要阶段性学习书法教学知识,掌握相关技巧。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领悟其中的知识,提升自身的书法技巧。促使他们在语文课堂上去努力学习,并在课后进行书法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二)创新小学语文教师书法教学技巧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相关教学工作的目标要求,培养学生掌握书法学习技巧,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与指导。首先,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写字教学。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往往能够体现这个人的其他方面,对于书法教学来说,写字的练习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写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才有可能在书法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对于小学的语文教学来说,写字是其中最基本的教育,先识字,后控笔,从铅笔到钢笔再到毛笔,利用他们使得自己的字体端正、整洁、规范。
其次,要为学生夯实相关写字基础,使其能够养成良好习惯。因此需制订完善的计划方案,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在使用分层次教学方式的情况下,提升学生写字技巧与能力。在分层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汉字理解能力与掌握.能力,掌握汉字的构造,更好地认识相关部首偏旁。再次,小学语文教师需纠正学生的坐姿,端正自身的写字态度,能够在提升学生书法写作水平的情况下,增强教学工作效果。同时,教师需营造良好的环境,为学生提供坐姿训练机会,保证学生胸口距离桌子一个拳头的距离,在腰部挺直的情况下,对学生眼睛与纸张之间的距离进行控制。最后,小学语文教师需结合书法教育内涵,要求学生对字体进行全面的模仿与练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学生写作技能的掌握效果。
(三) 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教师需重点关注学生的兴趣。首先,在创新教学形式的过程中,需展现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在给予学生展现机会的情况下,提升其自信心,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老师将自己认为写得较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相互评价,在提升学生自信心的基础上,增强教学效果。其次,教师要注意典型的树立,在发挥榜样作用的过程中,组织小学生进行书法写字比赛,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能够意识到书法写字的重要性与价值,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重视对小学生的精神气质的培养。
汉字是一种非常美的字体,汉字的每一个笔画都像是一幅图画,这些美往往是吸引学生学习书法的重要因素。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技术上的书法指导,更需要重视学生的内在气质的一些培养,教学的过程中,注意一些书法名家的作品分析,可以有效促使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从中感悟到不同的艺术风格,在以后的书法练习中,能够将自己的气质和性情融入到书法的练习中,形成一定的书写风格。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重视渗透书法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树立正确观念,增强学生写字技能的掌握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小学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实施的现状研究》
[3]《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