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设备中的运用 高景然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高景然
[导读] 摘要: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工程方面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了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身份证号码:23022519920925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工程方面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了该行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对机电一体化的应用,不仅能够优化机械各方面的性能,还能提升工程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在未来可以促进机电一体化与新兴技术的结合,促进技术性能的进一步优化,为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具体应用
        1机电一体化的含义及其发展现状
        机电一体化是大家通俗的说法,其理论基础为机械电子学,这是一个技术性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在专业生产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机电一体化具体是指在工作的过程中将应用到的各种机械电子技术进行灵活搭配,通过不同的组合所能发挥的不同作用将其应用到具体的生产施工环节中,并利用其先进的性能创造经济价值的一个整体过程。[1]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完善发展以及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机电一体化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较为常见的技术门类,在被广泛应用的过程中也慢慢地被大众所了解和接受。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中的渗透运用,机电一体化也受到了影响,并从中得到了更多的活力和支撑,经过了不懈的发展完善现代机电一体化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单一技术种类,而是融合了机械和微电子技术后的一种更加先进、更加自动化的技术形式。
        2机电一体化技术特点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大力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优势也越来越显著,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安全性更高。现代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本身装有检测系统,确保可以全程追踪设备的工作状态,遇到故障便会启动机器设备保护机制,因此现代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可靠性。解放劳动力的同时,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2)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工作中,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处理,极大提高了生产效能,节约人力成本,实现产品量化生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数字化显示的应用,降低了操作的难度,避免了工作人员的重复性操作,节约了人力成本,使得工作更加精准定位。(3)环保和节约能源。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做出大量的贡献,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现象,提高产量的同时也最大化实现了能源环保。
        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
        3.1在工程机械监控方面
        在工程机械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了解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工作状态,才能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机械监控功能。随着机电一体化在该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利用故障诊断、电子监控以及自动报警功能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到机械设备的运转情况,确保相关设备的正常工作。通过将相关技术的有效结合,可以对机械工程的传动系统和液压系统进行管理,并实时返回系统的运行状态,一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就会发挥报警,同时机电一体化还具备故障定位功能,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准确的了解到出现故障的部位,从而提高故障维修的效率,尽可能的减少故障问题对系统运行的影响[2]。传统的工程机械不具备故障定位功能,因此机械人员需要进行全面排查才能确定故障的所在位置,给施工效率的提升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可以促进机械设备及系统的正常运转,促进施工效率的有效提升。
        3.2在施工精度控制方面
        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于工程机械中精度的控制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电子控制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需要保证测量工作的精确化,传统的工程机械在测量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人工测量的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且存在测量误差,对工程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通过自动化系统进行自动化测量,能够有效降低误差对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除此之外,对于产品加工来说,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有效提升产品的精确度,提升产品的质量,为合格率的提升提供了有效前提。


        3.3在降低工作强度方面
        在传统的工程机械施工过程中,需要应用大量的机械设备,部分设备的体积较大,人工操作难度较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施工的难度,从而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随着机电一体化在该领域的应用,实现了较多设备的半自动化或自动化操作,相关技术人员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控制就能够完成相关操作,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当今的机械工程操作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员工的机械操作,传统的操作方式很容易导致工作人员的疲乏,造成操作失误的情况出现,而机电一体化能进一步减少人工操作的步骤,降低操作失误的概率,为工作准确度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4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设备运用中出现的新趋势
        4.1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在当今社会,智能化这一概念屡被提起,人们对这一概念的了解也逐渐深入,已经逐渐被大众所接受、认可甚至是追捧,智能化现象也很好理解,但是这一现象的实现却是非常复杂的,需要涉及到庞杂的理论基础及众多的学科技术,这许多的技术共同发生作用,可以使机械设备具有一定的模拟人类智能的能力,可以更好地控制生产及施工过程。机电一体化的智能化虽然不能与人工智能相提并论,但是通过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其拥有部分或者低级智能却是可以实现的。
        4.2微型化的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发展的微型化趋势可以从2个方面来看,一是所用机器设备体积的逐渐小巧化,一是在微观领域的应用。国外将这种微型化的技术称之为微电子机械系统,一个“微”字已经充分说明了其发展特性,也就是说其体积已经达到了极其微小的程度。微机电一体化产品因为非常小巧,所以其能耗也就相应地减少,活动空间更大,使其在生物医疗等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3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方面表现出的强大能力以及便捷性,其应用愈加广泛,影响和渗透的行业也愈加全面化,人类社会已经逐渐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网络技术对于传统技术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许多的传统行业、传统技术都在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升级改造,完成其现代化的转变。机电一体化也不例外,将网络技术引入到这一领域中,不仅促进了这一技术在多方面的改造与创新,因为网络的存在,还可以将更多的新产品迅速向世界各地进行营销推广。
        4.4绿色化
        节能环保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因此机电一体化还需要朝着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在对该技术开发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满足工程的相关标准,还需要结合低碳经济的理念,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不仅能够有效维持生态平衡,还能够加强废弃物的利用,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机电一体化技术逐渐成熟,其性能也会不断优化,将该技术与资源节约有效结合,能够减少成本的投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于各行各业至关重要,而且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具体应用中也越来越成熟。但是机电一体化技术要达到至善至美,在机械工程领域发挥出最大的益处,不仅需要往微型化方面发展,还需要往系统化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更好的与工程机械进行有机的结合,最重要的是需要在智能化方面苦下功夫,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推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银林.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21):138.
        [2]张占福,于建立.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11):38-39.
        [3]余伟霞,王荷芹.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6(13):158-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