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刘海分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08期   作者:刘海分
[导读] 初中阶段是初中生第一次接触物理的学习阶段。
        摘 要:初中阶段是初中生第一次接触物理的学习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物理的学习当中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初中生在接触物理这门新课程的时候,教师要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学生如果能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那么在上物理课程时的积极性也会十分的高昂,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都会有不小的提升。其次,教师要使用创新的方式激励和影响学生,让学生能够在物理的学习中不断去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能力,探究意识
初中物理的学习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因为物理本来就是一个比较偏向于理论和操作相结合的课程,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死板的学习是很难将物理的知识充分吸收的,所以要培养学生对于物理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让学生能够对物理学习进行一个发散式的学习。这样在学习物理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更高,并且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时有很强烈的成就感,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在学习时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于物理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一)深化学生认知
初中物理学科包括的知识点较多,知识体系相对庞杂,学生在理解抽象知识时难免遇到问题,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需要深化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科学阐释物理规律。初中学生处在成长期,其抽象认知能力偏弱,对物理知识并不感兴趣。如何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开展创新能力培养,能够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训练,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机结合。创新能力培养推动了思维加工进程,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建构知识图谱
初中物理教学知识点具有零散性,教师需要让学生整合知识点,建构具有个人意义的知识体系。很多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遇到阻碍,对物理课程失去兴趣,反映了教学方法的滞后性和教学理念的片面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丰富物理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好奇心的促使下,部分学生还会专门查询物理资料,扩充自己的知识框架。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学生将建构完整的知识图谱,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促进健康成长
我国开展教学体制改革,初中学生需要创新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如何渗透核心素养,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创新能力是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能力培养直接关系着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创新思维训练,能够贯彻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助力学生发展。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措施
(一)激发学生的提问积极性
因为物理是学生刚刚接触的一门学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因为部分学生性格较为内向,即使不了解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他们也不会及时提出,这对于今后的学习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作为教师需要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学习状况,通过考试、课堂小测、课堂提问等方式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上引导同学们对教材中的内容提出问题,创设课堂提问的情境可以较为容易的实现这一目的,在授课前教师需要对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选择一些较为简单的内容开展课堂活动;在复习课上,教师可以将基础的知识内容适当做出改变,观察同学们的反应,对于那些勇于质疑、勇于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表扬[2]。备课时,教师也可以选择应用性较强的知识,将该要点内容联系到具体的生活当中,在课上由生活情境激发同学们对新知识的兴趣,进而愿意主动提出问题。
(二)营造科学、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在同学们刚刚接触物理时,会对该学科产生较强的兴趣,教师则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营造和谐友善的课堂氛围,让同学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因为物理知识抽象概念较多,很容易让同学们失去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在讲课前可以动手演示一些物理实验,让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由实验引出本堂课所要讲述的知识,这样他们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也会思考该实验与本堂课之间的关系,进而教师可以利用下课前的一段时间,让同学们结合本堂课所学的内容思考生活中是否存在相关的现象,或者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证明教材中的理论概念;其次教师可以将物理学史融入到课堂中,通过讲述物理学史上的趣闻趣事,让他们知道物理学家得出的结论是在一次次的实验过程中发现的,这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进而引发同学们的思考。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任何学科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十分必要的。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主要表现在对于知识的理解主要依靠死记硬背,导致学生虽然能够背下知识点,但不懂得如何应用;同时,还存在教师对知识应用和能力培养重视不足,只关心考试成绩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将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的应用和理解上;并且要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创新、积极思考和探索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此外,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多给与学生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需要实验教学,实验是进行科学实践的前提。物理实验可以将物理现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物理实验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探索知识的动力,增加學生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将传统的演示实验变成动手实验,通过实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让学生利用所学解决遇到问题,将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变为主动探索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扩展的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建轻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加强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不断激发学生的对初中物理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蒋道林. ?课程教育研究. 2018(50)
[2]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 季培华. ?名师在线. 201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