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08期   作者:林渐城
[导读] 在当前小学高年级教育环境下,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是指导教学开展的主线。
        摘要:在当前小学高年级教育环境下,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是指导教学开展的主线。在数学领域而言,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应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特点,并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进行科学有序的培养与发展。我们基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育背景,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主线,进行了有效地教学创新与教学优化,从而促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的过程,具备了能够促进自身长远发展的数学能力。希望籍以此文,能够进一步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随着小学高年级教育功能的延伸与推广,核心素养正在日益发挥更加主体的作用。具体在高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有效引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而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基于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获得在今后学习、发展过程中必备的数学能力。我们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开展过程中,基于核心素养主干有效开展教学,使学生获得了更为真实可用的数学知识与能力。以下结合具体教学情况,分别进行介绍。
        一、基于数学概念教学发展学生直观想象与数学抽象素养
        数学抽象素养要求学生将具体的事物去掉物理性质,利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进行衡量;而直观想象素养要求学生基于几何直观与空间想象,认识数学事物并且提出问题。我们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基于基础的概念教学,有效发现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与直观想象素养,促使学生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收益。
        例如我们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利用圆规在黑板上为学生们作出一个正圆,之后点出圆心0,并做出一条圆的半径。接下来我们引导学生对圆进行观察,认识到圆心、半径、圆弧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利用直观想象的方式,联想到生活中存在的圆。在此之后,我们利用数学抽象的过程,帮助学生再认识同心圆、全等圆的基础上,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同一圆中所有半径都相等的特点。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先要求学生练习用圆规作圆的能力,接下来引导学生通过测量自身作出的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为学生引入“π”的概念,并利用数学抽象的方式,引申出圆周长计算公式:C=2πr,以及圆面积计算公式:S=πr2。在课程的结尾,我为学生绘制了一个在正方形内接的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他们面积的比例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得出正方形与内接圆的面积比为:d:π,从而有效发展了学生的直观想象与数学抽象素养。
        二、利用数学解题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推理与数学运算素养
        逻辑推理素养要求学生利用现有数学知识,通过归纳、类比、演绎等方式推理出新的数学知识;数学运算是学生利用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得出答案,以此提升运算能力的重要素养。而解题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核心,在整个小学学习阶段占据着主体地位。在具体的解题教学过程中,我们为学生设置了相应的校本题目,促使学生能够利用现有数学知识,通过解题的过程获得更加全面的锻炼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数学解题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为学生出示如下例题:“一班学生人数是二班学生人数的80%,二班的女生人数为25人,占二班总人数的50%。求一班学生总人数。

”在这道百分数应用题的解答中,我们首先引导学生利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将二班的女生人数除以50%,得出二班总人数;之后根据二班总人数再乘以80%得出一班总人数,并为学生列出算式:“25÷50%×80%”引导学生利用百分数运算原理,计算出“25÷50%×80%=50×80%=40(人)”的结果,从而有效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推理与数学运算素养。
        三、通过教学游戏提升学生数学建模素养与数据分析素养
        数学建模素养要求学生在数学抽象的基础上构建数学模型,并通过数学语言进行有效表达;数据分析素养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抽象的数据,从而得出具体结论。数学建模与数据分析素养是两种可以相互转换的对应数学核心素养,我们通过教学游戏的过程,有效引导学生协同发展数学建模与数据分析素养。
        例如我们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据的表示和分析”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以5人一组的方式分为若干小组,并为每个小组提供两枚骰子,引导小组学生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每人同时透出两枚骰子,并记录下具体点数之和。在学生的游戏开展过程中,我为学生们预估他们小组每人投掷出的点数平均数约为7,并且范围越大越接近7。在学生们完成投掷之后,我引导学生们将记录下来的数据制作成为条形统计图,并引导各小组学生利用数学建模的手段,计算每人投掷的平均数。之后引导学生们在计算出组内平均点数之后,开展组间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展各组间的个人投掷平均数更加接近7。学生们通过这一有趣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我之后为学生们拓展解读在“古典概型”实验中平均数预估的方法,促使学生有效发展了对于数据分析的理解。
        总而言之,高年级数学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阶段,我们立足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情,通过有效的核心素养发展过程,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有助于数学能力提升的教学指导,使学生们能够获得在终身发展过程中所必备的品格与能力。利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还使得学生养成了数学思维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思维习惯,促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生活、发展过程中,能够养成实用性更强的数学能力,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星云.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基于PISA2012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6,5:72-78.
        [2]叶鸿琳.在“真实”的课堂中经历“有效”的数学学习——例谈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施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7,1:82-83.
        [3]陈六一、陈刚.核心素养,诗意的奠基——兼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实现[J].《教育科学论坛》,2016,20:45-48.
        [4]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吴正宪老师“小数除法”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教育》,2016,11:3-5.
        [5]刘晓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表达——严冰老师《平面图形的密铺》教学赏析[J].《教育科学论坛》,2017,4: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