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机场集团宁夏机场有限公司 宁夏回族自治区 750000
摘要:近年来,中国民航局号召全国机场推进建设“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大力推进民航强国发展战略,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依据民航局关于“平安、绿色、智慧、人文”机场建设要求,通过深入研究,认为平安机场是全行业发展的核心,绿色机场、人文机场是民航发展的双翼,智慧机场是实现平安机场、绿色机场、人文机场建设的技术手段。“四型机场”建设必须以智慧机场为载体,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物联网智能技术大框架下整体规划,才能对“四型机场”建设起到全局带动及支撑作用,实现民用运输机场管理和运行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关键词:智慧机场;建设;探讨
1智慧机场的发展建设现状分析
1.1智慧机场发展的基本理念与大环境
智慧机场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信息化技术革新发展大背景下的一场关键革命。在政策方面,它贯彻了《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希望在国内助力发展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在内的三大世界级机场群。而在我国“加快推进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会议”的内容中则正式引入了“智慧机场”这一未来发展概念,它希望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是当前机场发展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首先在产业层面上追求智慧城市发展建设大背景下智慧机场的协同建设,即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之上构建“智慧、敏捷机场”,为所有客户提供基于物理设施基础之上的智慧移动终端,争取从安全、生产、服务、运营等等角度全方位推动智慧机场的向前发展。目前在国内,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在内的多个超一线城市已经开始陆续建设智慧机场,扩大国际客运、物流中转中心发展规模,并发布了“2016~2025”十年规划,希望打造年客流量超过5000万以上的大型枢纽机场,不断提升旅客服务保障与服务品质。但从整体起来看,目前国内城市的智慧机场服务项目多被应用于飞行区域和航站楼,例如“自助值机+行李自助托运”、“自助登机门”、“停车楼”、“无感自助支付”等等,这些智慧化服务项目在间接层面上为乘客提供服务保障,而在针对机场场区层面的服务内容则相对偏少。这就说明国内的智慧机场发展建设还依然未能完全成型,协同应用内容不多,在未来还有待进一步克服发展现状瓶颈问题,争取做到技术革新升级[1]。
1.2智慧机场发展所面临的现状瓶颈问题
一般来说,传统机场辖区管理范围大(多超过30平方公里以上),其辖区范围内包括了道路保洁、公共绿化、市政道路以及发展预留用地等等数十余个专业项目。这些项目在场区日常运行管理中要求具有较大广度、深度与幅度,所以说智慧机场发展建设是面临着巨大困难与复杂性问题的。在本文看来,目前国内智慧机场发展建设所面临的现状瓶颈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上:1.管理广度问题如上文所述,传统机场管辖区域范围本身就很大,管理项目分布点多面广,所以在整体管理广度方面相当之大。在管好机场场区的基础之上还要结合其它重点区域、偏远区域进行综合管控,达到首尾全面兼顾,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2.管理深度问题相比于管理广度,机场场区所辖的专业项目五花八门,其中就包括了电力、水务、保洁、绿化、物业、食堂餐饮等等数十个行业类目。它的管理深度表现在3个方面:首先是项目中涵盖多个专业类目,像排水泵站、电气化设施等等专业类目领域;其次是部分项目分属于不同阶段独立建设,其中同一专业的设施设备建设进程中存在不同工艺类别;再次是部分项目之间是具有较强的关联性的。例如防汛体系中就涉及一级排水雨污水泵站、雨污水管道、市政道路一级二级排水、出海泵闸等等项目。复杂的管理项目增加了管理难度与深度,需要做到统筹兼顾、触类旁通的管理能力才会达到一定的管理深度。但明显在这方面国内机场有所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智慧机场的发展建设计划。另外管理幅度这一点也不得不提,机场场区范围大,突发状况多,容易出现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些问题就是当前机场场区管理建设、构建智慧机场的重大瓶颈问题。
2智慧机场建设的一般路径
智慧机场建设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循序渐进因需建设,二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目前国内机场已普遍完成通用性弱电系统建设,如离港、航显、广播、安检、内通、安防门禁、时钟、货运、800M、视频监控等系统。也大多在机场运营中应用生产管理系统、安检信息系统等信息系统辅助生产管理。“智慧机场”是在服务、运营和管理上具备主动感知、分析判断、快速反应能力的机场。智慧机场总体架构包括了智慧服务、智慧运营及智慧管理三个维度。
各种应用场景资金投入不同,技术难度不同,智慧机场建设应按照由易到难,有序推进。
2.1智慧服务
智慧服务模块是众多机场智慧建设初期的发展方向,相比而言智慧服务技术应用比较成熟,与旅客切身体验关系密切,容易呈现出阶段性建设成果。智慧服务项目以自助服务、智能安检、互联网+机场服务、互联网+机场商业等方面作为主要建设内容,以旅客从出发到到达的全流程作为服务主线,以提高旅客乘机体验为服务基础,通过智慧化手段全方位提升旅客出行满意度。
2.1.1自助服务
面向出发旅客的自助服务包括:旅客通过机场微信平台、航空公司APP或者第三方平台购买机票,借助机场设备或者移动终端办理自助值机,接着通过机场配备的一站式自助行李交运设备办理行李托运,最后抵达自助登机门,刷脸登机。整个出发过程,旅客可自助完成所有登机手续,实现方便快捷地通关。
2.1.2智能安检
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人证合一”,提高旅客过安检的效率。旅客还可通过微信平台或者移动端APP办理电子登机牌,经过安检之后自动加盖安检验讫章,实现无纸化通关。
2.1.3互联网+机场服务
互联网+机场服务是以机场免费WiFi为媒介,以机场微信平台、移动APP、官方网站为平台,为旅客提供航班信息推送、机场引导、查询及评价等服务。
2.1.4互联网+商业服务
以旅客为中心,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旅客精准营销,满足旅客一站式消费需求,将餐饮、零售、贵宾、交通、酒店、旅游等传统线下服务资源与互联网整合,推动机场新型商业模式发展,构建O2O电子商务平台。主要内容包括了在线商城、服务预约、移动支付等。
2.2智慧运营
智慧运营是智慧机场建设的核心,可有效提升机场运营效率,节省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益。智慧运营也是智慧机场建设的难点所在。可放在智慧机场的第二阶段,总体规划,逐步推进,持续提升。目前各大机场均在推进协同决策系统(A-CDM)建设。为了支撑CDM机场的建设,必须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以整合机场、空管、保障企业、航空公司、联检单位等信息资源,打通信息孤岛,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及充分利用。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技术,开发新应用项目,实现智能决策、设备监控、安防预警等新功能,以提升运营效率。
2.3智慧管理
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人工成本为目标,集成内部各业务系统,建设机场管理云平台。管理云平台借助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在公司管理层面,提供企业风险预警、领导决策支持,提供固定资产智能监控、机场经营分析等新功能;在员工层面,实现个人信息查询、绩效考核功能;在办公流程上,提供网上报账、维修报障、业务审批、物资申购等流程,实现无纸化办公、移动办公。
3结语
总体而言,智慧机场建设是未来机场的发展方向,智慧机场的核心价值在于智慧运营,提高运营效率必然会提升机场效益。5G通信技术是智慧机场建设的核心技术之一,5G网络的高速率、低时延、大带宽特性,将引发机场各类应用的深刻变革。随着各类新技术应用的持续深入,机场的智慧程度会不断迭代升级。
参考文献:
[1]高俊.关于我国智慧机场建设的几个问题[N].中国民航报,2018-10-17(001).
[2]范怀炜.关于智慧机场建设需求的探讨[J].空运商务,2018(09):12-16.
[3]胡鹰翔.智慧机场建设探讨[J].民航管理,2018(09):40-41.
[4]李明华.探索智慧机场建设之路[N].中国民航报,2018-08-0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