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更有效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提升课堂效率。而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点结构较为复杂,知识点繁多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保证提问的有效性是教学有效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要通过问题,引人入胜,把问题层层抛开,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挖掘知识点,加深对于化学知识点的印象。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教学研究
提问是初中化学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能够借助问题为载体引领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展开有效的学习,从而获取化学知识,构建自我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想要在化学课堂中进行有效提问,需要教师深度挖掘教学内容。根据有效问题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现状,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化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本文通过研究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提问方式,提出可行性课堂提问改革意见,力求提高初中化學课堂提问有效性。
一、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特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提出有效的问题,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化学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通过设置合理的学习情境,有层次有目标系统性地对学生提出问题是学生能够在问题的驱动下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跟着教师一步一步学习。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针对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失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性质,无法充分刺激学生的思维。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应当从问题的开放性,启发性,层次性,预设性,生成性等几方面对化学问题进行设计。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开放性问题,并不是只有唯一的答案,学生可以通过自我思考,发散性思维,将更多的化学体系知识融入到思考中去,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已学知识的联想。同时教师的提问还应当根据化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形成学习思维。也要对有效提问进行预设,生成特性点。预设就是指教师能够在提问前,做好学生回答预案,从而能够通过学生的回答与下一部分教学产生联系,更好的进行下一步教学。
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1.根据重难点,设计针对性的问题
直截了当的提问,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重难点的突破,也有助于学生通过对针对性的问题思考、探究,自主构建课堂知识,针对性的问题设计,是有效问题的前提。教师应善于抓住课堂的重点、难点,围绕要点设计针对性的问题,实现提问的有效性。
如“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的教学,教学的重点包括空气的组成,明白什么是纯净物和混合物,并能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等。难点是探究空气的成分,学会“捕捉”空气以及探究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与形成。主要知识和技能包括空气的成分和体积、学会简单的操作以及了解氮气、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和用途,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大气污染等。教师在全面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就可以针对这些知识点巧妙设计问题,直接把学生带进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活动中。
如在导入环节,教师的“你对空气了解多少?你能证明空气的存在吗?你能捕捉到空气吗?”等问题的提出,开门见山地把学生带进空气成分的组成这个教学重点的学习中,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对于空气成分的探究的内容的教学时,教材是通过实验而实现的,为此,突破这个重点和难点也是通过不断设疑而实现的,如燃烧红磷的实验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红磷为什么没有完全燃烧?为什么水只能上升到集气瓶的五分之一处?红磷为什么要过量?如果红磷量不足,会有什么结果产生?……这些问题,直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断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问题具有指向性。具有探究性、针对性的问题,能让问题更有效,课堂教学也更有效。
2.摒弃传统提问的严肃性,增强提问的趣味性
要想让学生长久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某种事物,就必须在初次接触该事物时,培养其对该事物的兴趣,一旦,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花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使学生长久的学习下去。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应注意所提问题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让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延伸至课堂之外,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例如,众所周知,碳元素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分布非常广泛,我们所使用的木质铅笔芯含碳元素,用于制作钻戒的金刚石中也含有碳元素,那么,二者中均含碳元素,为何其性质差异如此巨大?一个坚硬,一个脆软。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设备将这两种常见物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原因。这一问题所涉及的物品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而且问题的答案还是这部分的重点内容。学生迫切想知道问题的答案,这样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当最终答案公布时,势必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提问不仅增强了课堂氛围,还培养其对该学科的兴趣。
3.掌握课堂实际情况,抓住时机进行提问
教师应意识到提问时机的重要性,提问的时机如战场形势,及时把握能够产生巨大的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课堂进度、课堂氛围、课堂学生的状态及时把握,抓住最佳时机抛出问题,在学生最佳状态进行提问,势必会有效发挥提问应有的作用,达到最优的效果[2]。例如,
以氢气为例,讲解关于该气体的相关性质,该气体是最轻的一种气体,具备可燃性等。此外,讲解该气体的实际应用情况,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氢气球,航天的燃料中也使用。将这部分知识讲解完后,学生已经对该气体有了十分浓烈的兴趣,此时,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机,提出问题。比如,氢气应用如此广泛,那大气中该气体十分稀少,况且收集该气体的技术成本极高,那么,该如何制取该气体呢?以此提问引出接下来的氢气制取相关知识,由于前面问题的设置,给学生留下悬念,其势必心中充满疑问,在后面的氢气制取学习时必将十分认真,当然就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问题教学是新课改下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引思、启智、优化课堂的不可或缺的策略。有效问题的设计,需要教师精心研究教材和学生,将每一个问题都问到“点”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提高课堂教学。只要教师不断摸索、不断实践,精心设计问题,并有效引导,定会催生出高效、精彩的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邱辉常.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8):228,230.
[2]杨正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问题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