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图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08期   作者:陈少如
[导读]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小学数学为了能够实现教学的有效性,突破了传统的单一化教学策略。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小学数学为了能够实现教学的有效性,突破了传统的单一化教学策略。并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所熟知的事物中,通过主题图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题图的出现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图片的有效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内容,并且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将课堂变得更活跃,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获得更好的提升和发展。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主题图的教学作用。本次笔者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灵活运用主题图的相关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题图;灵活运用
        小学的数学课本当中,有许多非常丰富多样的主题图,让整个课程呈现出更多亮点。通过主题图可以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并且主题图还能让课堂教学资源更加丰富。
        一、精选主题图,灵活运用于课堂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数学教师在使用主题图的时候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教师仅仅把主题图等同于情境图。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没有做到灵活地把主题图运用在数学课堂当中,主题图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由于主题图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产物,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究研究时代发展,对于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在运用主题图的时候要体现出主题图的特点。在结合三维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主题图进行精心的选择。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重点有选择地把主题图应用到数学课堂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主题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这一部分教学的时候,数学教材当中就呈现了四种不同的场景,每一个主题图当中都包含着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主题图,发现主题图当中的数学问题,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他们的探究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在使用主题图的时候不能仅仅只是把主题图应用到课堂环节当中,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虽然主题图是一幅幅静态的画,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动画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主题图以及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为学生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感受主题图背后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把主题图灵活的运用到课堂当中,充分的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合理设置和编排主题图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部分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教师需要合理的设置主题图的内容。丰富有趣的主题图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同时通过有效的情境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教师如何设置主题图的内容及流程,如何进行合理的编排,如何把主题图的作用与价值最大化的发挥出来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导入主题图的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导入能够有效地带领学生走进主题图所呈现的情境当中。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让学生能够逐渐的走进主题图的情境当中。

通过有趣的问题就能够让学生进行认真的思考,畅所欲言。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走入到主题图的情境当中。其次,教师需要有技巧的引导学生去观察主题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发挥好教学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感性认识和观察能力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因此,必要的观察引导是非常有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一定的目的和方向去观察主题图在观察的过程中要能够抓住重点,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增加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感悟。让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图片内容与数学的关系,从而进行认真的思考。事实上,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主题图是数学知识呈现与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引导媒介。通过发挥主题出的作用,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展开深度的思考。例如,教师在学生观察完主题图之后再次询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观察到的数学问题是非常正确的。但是老师想知道你们是怎样想到这一点的?” 通过这种问题就能够引导学生不仅学会计算和数数,还学会思考并总结出数学学习的规律。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三、主题图与小学数学问题紧密结合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材当中本身就包含着很多的主题图,这些主题图和数学知识密切相关。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尽可能地利用好主题图来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从而有效地把主题图与小学数学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使用主题图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还需要有意识的带着学生去分析主题图当中能够看出什么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通过这种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进行主动的探究。对主题图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挖掘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学生进行深入学习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例如,在学习“观察和测量”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好主题图通过图片的展示引导和讲解,让学生能够理解图片当中不同的图形。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不加以引导,让学生随意地观察和想象那么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偏离主线,无法有效地把主题图的内容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因此在进行主题图观察之前,教师就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与告诉学生观察的重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合理的思考,主题图当中所包含的数学问题才能够得到凸显。在认识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教室中的实物,让学生感受数学当中的旋转和角度等问题。通过这些引导,学生在观察主题图的时候才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偏差,从而有效地提高观察和分析的效率。
        结语:总之,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合理运用主题图,就能够创设出更加科学的教学情境。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能得到启发,学科素养也能得到有效提高,以此实现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秦丽娜. 灵活运用教材插图,放大数学教学效应——刍议主题图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9):185.
        [2]吴晓波. 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巧妙运用[J]. 新课程(下), 2013(8):177-177.
        [3]邓娇. 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科学咨询, 2017(42):84-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