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大多数人认为只是语文学科的问题,与其他学科关系不大,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阅读能力是学好每一科课程的基础。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而言,如果学生无法理解题目或者对题目理解出现了错误,那么就根本无法使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进行解答,这样一来数学的教学进度也就受到了极大的阻碍。所以说培养好小学生对于数学题目的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说的具体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于各类数学题目中给出的信息进行理解分析,对此,笔者就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 阅读能力 策略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策略新课程标准强调: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学生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的阅读训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就会更好地、更主动地去阅读、理解。同时,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克服学习中的依赖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
一、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很多小学生眼中。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许多学生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他们将更多的数学学习与考试成绩结合在一起…。对学科兴趣的培养应建立在对学科的了解之上,培养数学阅读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课本内容及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让学生发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数学之“有趣”“有用”,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有助于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数学语言具有严谨、科学、抽象、简洁等特点,因此对于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着力点在于提高学生有效、严谨解读数学语言的能力。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语言。充分理解每一个数学概念,而这种有效的解读本身是一个逻辑性极强的思维过程。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对数学语言产生更为严谨、科学的认识。同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习惯。
二、在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创设问题情景,将数学知识点于耳熟能详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向学生提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味的和具体探索思想价值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走进数学阅读的殿堂。数学课本中没有生动美丽的图画,只
有简洁精练的文字,抽象概括的法则,学生对阅读数学课本的兴趣不浓。因此,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境,运用各种手段,如用Word软件中SartArt图形工具制作精美的PPT,让简洁精练的文字,抽象概括的法则动起来,调动学生的阅读需要,增强学生的阅读动机,激发学生的阅读。如在教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利用制作精美的PPT展示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海上日出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然后提问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你能动手画出来吗?有哪些线段的数量关系决定着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于是学生主动地去画图探究。
(二)阅读材料勾画,关键信息抽取
无论多么复杂的数学阅读材料,都拥有其关键信息。而这些关键信息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一些特定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决定了学生能否正确理解题目设置目的,也是学生能否解答出问题的关键。同时有些关键词之间相差是十分小的,如果学生稍不注意,问题的解答方向很可能就会出现偏差。比如人教版数学教科书中,就会经常这样的语句,将一样东西减少多少和将一样东西减少到多少,仅仅一字之差,解答的方向却完全不同。所以培养学生勾画数学材料中的关键词是十分重要的,它避免了学生阅读粗心所产生的错误,也能帮助学生具体理解材料中句子的具体含义。
(三)多种阅读技巧,提升阅读能力
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些有趣的预习卡片,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鼓励学生从数学课本中找到答案,从而能够熟练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学生在预习之后,能对教材内容有整体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甚至会在课堂上跟教师有所互动,听讲的效率也会大大增加。课中总结归纳知识网络,将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利用思维导图做出规划,让学生明白需要掌握的知识。还可以设置情境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强调自主学习、探索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去观察研究,亲自去体验,这也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重要途径。数学阅读能力不仅关系着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还与他语文学习有着不小的联系,提升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帮助作用。数学阅读作为连接文科和理科的纽带,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小学,还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很大助力。教师和学生家长应当秉持着为学生未来负责的态度,以科学的方法,以他们感兴趣的形式激发其阅读兴趣,提升数学阅读能力。
(四)推荐课后阅读,提升综合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积累知识的重要时期,而课内外书籍是学生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为学生推荐优秀且适用的课外阅读资料,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并吸收有效的知识内容。《趣味数学》《小学生数学报》《故事中的数学》《数学乐园》等较适合小学生阅读,它们本身内容并不十分深奥,又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这类书籍和读物较易被小学生接受,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数学阅读中感受数学魅力,帮助学生开拓视野。经常性的课外阅读也能深化小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最终提升数学阅读能力和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的数学素养;能够使学生掌握数学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数学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因此,教师应充分提供一切可能的机会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数学阅读,这样就能听到学生的思维之花静静绽放的声音!
参考文献
[1]张霞.让阅读之花绽放在小学数学课堂——浅谈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J].数学教学通讯,2015(19):43-44.
[2]杨光杰.浅谈初中小学阶段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山东教育:中学刊,2017:39.
[3]张双勇,石慧,白海燕.让阅读之花绽放在小学数学课堂——浅谈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J].教育,2016(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