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田径短跑技术教学的新思考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08期   作者:陈欣
[导读] 田径短跑是需要爆发力的时间性运动,通过田径短跑教学,学生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身体平衡力。
          摘要:田径短跑是需要爆发力的时间性运动,通过田径短跑教学,学生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身体平衡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对体育教育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体育教学应当与时俱进,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田径短跑教学的技术内容,创新教学方案,以多种方式展开创新型的田径短跑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身体素质,推进停进短跑运动稳步发展。因此本文围绕着当前田径短跑技术教学的新思考展开论述,希望能为田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田径短跑;技术教学;思考
引文:田径教学视体育教育的关键环节,可以帮助学生缓解课业压力,提高身体素质。因此,田径教学为当前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有助于贯彻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全部发展。但是现在田径短跑教学还存在着一些改进空间,我们应当在教学过程当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调整教学方法,以期提高田径短跑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当前田径短跑技术教学的现状
          当前我国田径短跑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不重视田径短跑教学,将体育教学当做是放松身心的娱乐项目,并没有将其当做课程来认真对待。因此,在学习态度上存在着不端正和自由散漫的状况,有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学习成绩,甚至会用其他的课程占用体育课的时间。这种情况严重危害了田径短跑教学的教学时间和空间,长此以往也会使学生出现严重的偏科现象,身体素质长期得不到锻炼,产生恶性循环。更有甚者,很多体育教师在应试教育的思想下对自己所教授的科目也没有采取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在其中投入的精力较少,导致田径短跑教学效率比较低。在外部条件上,很多学校的体育场没有专门的田径短跑教学跑道,也没有为田径短跑教学采购专用的教学设备,仅仅是将田径短跑当做选修课和加分项目来进行[1]。这种在意识上的不重视导致长田径短跑教学无法得到进步和提高。另外一方面,田径短跑教学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自身发展的因素,在教学当中,很多教师没有创新教学方式,采取陈旧的教学方法进行田径教学。在以往的教学模式当中,学生能够得到身体素质和短跑技能的锻炼,但是在教学当中却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适合田径短跑运动。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观学习需求,导致教学内容较为单调,资源匮乏。长期采用同一模式,教导田径短跑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除此之外,田径短跑教学领域师资队伍较为匮乏,并没有专门的田径短跑专业教师加入其中,往往是用体育课代替田径短跑教学,教师并非专业出身,因此对田径短跑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不到位,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提高,再加上大部分学校对体育课程的考察方式较为单一,使田径短跑教学无法发挥自身的价值。
二、田径短跑技术教学策略建议
(一)加强思想重视
          首先,加强田径短跑教学应当从思想上加深重视。通过田径短跑教学,学校应当明确自身体与教育目标,使学生缓解课业压力,锻炼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在掌握体育运动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热爱体育的精神,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社会适应力培养心理素质,实现体育教育的长远目标[2]。除此之外,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当进行改革,将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中加入田径短跑的专门课程,向学生普及田径短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开展田径短跑训练,在班级中或院校当中组织短跑竞赛训练学生的短跑能力,在体育运动会时加入田径短跑项目,将田径短跑渗透到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短跑本身[3]。

在意识上的重视,还包括应当增加体育课的课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占用体育课的教学时间,结合当代学生的认真能力,考虑到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形成多元化、丰富化的教学资源储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田径短跑教学当中,增设田径短跑短期训练项目,要求学生报名参加为田径短跑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也可以利用学生的晨跑时间在其中加入100米和200米冲刺训练,在期末体育考核当中加入专项田径短跑考察部分,使学生在思想上对田径短跑教学加以重视。
(二)改进教学方式
          当前田径短跑教学主要采用成就的教学方式,但是随着社会对体育教育的要求提高,传统教学方式已经逐渐被社会所淘汰。采用填鸭式教学的模式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教学内容枯燥无味,陈旧单一,因此教师应当结合田径短跑的教学特点,创新教学理念,为学生打造适合现代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的田径短跑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应当坚持因材施教的理念对学生展开个性化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转换教学思想,体现课程改革的要求,突出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种分层个性化教学的方式与个性化提育的教育观念是一致的,通过田径短跑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短跑的技能掌握,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短跑能力[4]。如果在教学当中发现在田径短跑领域较有天赋的学生,也可以对其重点培养,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当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学生给予理论和实践上的技术指导,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也可以及时向教师反馈或者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短跑训练方式。例如,如果发现本班学生普遍具有短跑基础,身体素质也较好,则可以在课堂中开展频率较快的跑、蹬练习,提高学生的短跑实践经验。教师可以采用自身师范的方式,使学生了解短跑的常规性技巧以及短跑的比赛规则,锻炼学生的手臂脚臂的灵活力。还要引导学生在短跑当中调整呼吸节奏,保持最大的的体力。在短跑之外的日常体育训练当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打好短跑基础做好常规性的锻炼活动,例如摆臂、压腿等日常训练,使学生点滴积累,在日常生活当中,提高身体素质,为短跑训练打下基础。如果发现学生有不爱参与运动的习惯,则应当纠正学生的思想认识,树立运动自信心。在教学当中,也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等教学方式,以游戏的形式寓教于乐,例如短跑、接力赛等。这一类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以在游戏的设计当中渗透短跑教学的比赛规则和正确步骤。总之,创新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短跑技能的快速提高。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加强短跑设施建设
           当前我国的田径短跑教学还应当加强短跑设施的建设,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上文已经提到田径短跑教学很多时候缺乏专门的田径跑道和教学设施,也缺乏田径短跑专业的教师资队伍,因此政府等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对田径短跑教学的重视,扩大投资支出,鼓励学生参与到田径短跑学习当中。从学校方面应当增添田径短跑教学设备,广泛招贤纳士,吸纳田径短跑专业优秀的教学人才,提高短跑的教学质量。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教学已经成为新兴的教学方式之一,因此田径短跑教学还应当优化考核标准,建立动态的考察原则,重点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创新意识运动积极程度等多方面的指标,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建设网上沟通平台,方便学生进行田径短跑的选课,如果对田径短跑有特别爱好的学生,教师应当重点培养。
结语:综上所述,当前田径短跑技术教学应当采取多种方式,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使田径短跑教学发挥出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吕伊雯. 动作组合练习法对小学生途中跑技术及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8.
[2]万光华. 湖南省优秀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状况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3]陈利和. “个案”教学法在田径运动不同技术难度项目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
[4]艾军. 青少年运动员进行短跑、跨栏、跳远兼项训练的现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