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陈晓珊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08期   作者:陈晓珊
[导读] 美术是生活的另一种展现方式,饱含时代和艺术的气息,成为新时期下教师探究的新内容,旨在丰富学生的情感并做到全方位的成长。
        摘要:美术是生活的另一种展现方式,饱含时代和艺术的气息,成为新时期下教师探究的新内容,旨在丰富学生的情感并做到全方位的成长。初中美术课堂里,教师改进以往的讲述方式,将情感教育融入其中,丰富授课内容让学生感受美术的内涵,通过绘画、制作等手段释放出潜能,朝着个性化的方向成长。教师以学生的需求为主线,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渗透情感教育,使之在艺术气息中形成正确的观念,规范自身行为去探究更多内容,正视社会现象,发现周身的美,朝着健康的方向成长。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情感教育;渗透策略;探究
        初中美术教学有着较强的灵活性,但教师陈旧讲述方式已略显落后,不能满足学生真实的需求,逐渐脱离社会进步轨道,需要及时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教师审视以往的讲述方式并找到其中不足,认识到情感教育蕴含着强大助推力,使学生以艺术的眼光去看待纷杂的社会现象,形成正确的理念而摒弃有偏失思想,饱含阳光向上的热情参与课堂活动,综合能力得到锻炼。新时期下,教师将情感教育渗透到课堂中,让学生放松紧绷地大脑,打开思维空间去探究美术的真谛,无形里使之内心情感得到丰富,正视自身的优缺点,有方向地去改进,逐渐成长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一、构建多样情境,凸显情感灵性
        初中生的心智不够成熟,但却有着独立的思想,教师要对其表示尊重,恰当地找到情感与美术内容结合的切入点,让其远离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形成审美意识。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样的情境凸显出美术内容的深意,使之看到较为真实的场景,重燃热情参与进来,听透所学知识并体会到艺术气息。与此同时,教师融入情感元素,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去探究美术内容,运用所学技巧绘制出饱含情感的作品,提升授课效率。例如,在讲述世界遗产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设备展现出我国众多古迹,让学生宛如游走在时间长河去感受历史进程里艺术所留下的文化,形成保护这些遗产的欲望,而愿意去了解相关的知识。教师及时融入情感元素,鼓励学生去描述我国遗产所包含的美感及其特征,提升欣赏的能力,懂得从多角度去看待和尊重艺术。情境中,学生了解到多国文化的不同一形态,在情感内容的渗透下释放出学生的设计潜能,通过点、线等来完成自身的作品,综合能力得到锻炼。
        二、丰富讲述素材,升华情感教育
        信息时代下,教师看到以往讲述内容的不足,利用网络来收集各种形式的美术素材,给渗透情感元素创造更好时机。初中生正经历着情感最为波动的时期,面临着成长中的一些困扰,教师要放低姿态通过美术与情感的结合,使之正视自身的优缺点,顺利而又愉快地度过这段艰难的时期。教师在课前收集学生真实的喜好,找到与书本内容有关联的情感素材,改变讲述方式将美术知识无差别的传递至学生脑中,让其思绪浸在艺术气息里,运用所学技巧表达出心中所想,使作品饱含情感内容。例如,讲述与身边的美有关的课程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现多种艺术形式,鼓励其找到当中异同,萌生创新意识,通过美术技巧设计出实用的作品,综合能力得到锻炼。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出城市的环境、建筑物的形态等,让学生讨论美术在社会中的功能,发现身边真实存在艺术感,迸发出创新的观念,通过新旧知识的结合将心中所想表达出来。

学生在视觉刺激下融入周身的美,使情感教育得到不同程度的升华,运用所学技巧去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为社会环境的改进做出努力。
        三、延伸教学范围,震撼心灵
        初中美术课堂里,教师应将书本内容以真实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做到情感渗透。教师及时转变理念,采用多样化的讲述方式延伸课堂的范围,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自身的见识,跟上时代进步潮流。美术是需要学生根据其中线条、色彩和整体的构图思路等去感受艺术的特点,在直观地对比中吃透所学知识,更好地渗透情感内容。教师打破以往思维的禁锢,凸显出美术的实践性,让学生随时能看透表面的现象而感受到其中内涵,在情感的融入下丰富自身的经历。例如,教师讲述与现代艺术和科技融合这一方面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科技馆等,使之在新鲜感中敏锐地感受到不同材料和形态下创作的美,心灵为之震撼。教师将课堂范围延伸到生活、社会中,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内容,通过多媒体了解建筑、装修、科技等,扩充知识层面的同时渗透情感内容,去体会我国古代灯具和现代艺术的演变,释放自身潜能做出创新作品,为科技的进步注入青春的活力。教师渗透情感内容,让学生在欣赏与比对中进行更深入的鉴赏,利用新材料和技术表现出自身的想法,为科技提供强大助推力,形成责任感去努力回报社会。
        四、提升教师素质,强化情感教育
        为了能更好地渗透情感的内容,学校对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以跟上时代潮流。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对诗词、历史、科技等诸多知识进行相应的积累,寻找到彼此间相通之处,融入情感内容,让学生在全新的环境下探究到美术的深意,形成正确的观念,朝着健康的方向成长。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寻找优秀的讲述案例,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用饱含正能量的艺术形式,让其情感受到熏陶,紧跟授课节奏在脑中形成生动的画面,而不再是对其提出过多要求,逐步强化了情感教育。
        结束语:
        新时期下,美术教师及时转变理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多样化的讲述方式,将情感渗透其中,通过心灵交流使之释放出潜能,丰富其作品的内涵,提升授课质量。信息技术进步的前提下,教师通过网络资源或博览书籍等提升自身知识层面,更好地将情感内容融入讲述过程,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里体会美术的实用性,与生活结合去探究其中多种美的表现方式,以绘画等手法凸显出个性特点,提升授课效率。教师看清未来发展趋势,以学生成长的规律为方向融入情感内容,延伸课堂范围使之形成正确观念和人格品质,能够独立地辨识良莠,做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浅谈[J].许丽慧.中学课程资源.2019(03)
        [2]情感教育的内涵及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吴宏.甘肃教育.2019(05)
        [3]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探析[J].李芸芸.美与时代(中).2019(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