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艺术潜能和品质情操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在新课标背景下,更加强调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然和愉悦的教学氛围,结合时代经典与流行歌曲,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中感悟音乐、体验情感,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通过音乐实践,丰富学生的音乐与文化生活,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其中,欣赏音乐,表现音乐,从而有效促进中职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音乐教学;中职学校;主动性;培养策略
1 引言
音乐的教学是一门课程,更是一门艺术,音乐可以为人带来更多的美感,更多的灵感,我们可以从音乐中体会到词曲作者的心情,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共鸣,从而达到一种美妙的境界,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灵魂世界中,这便是音乐的魅力。因此,作为中职音乐的教师要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完善音乐教学的每一个流程,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感受,从而增强学生的音乐灵感。
2 营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营造轻松、自然的教学氛围是刺激学生主动学习的先决条件。音乐本身就能给人一种放松、愉悦的感觉。因此,在中职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幽默的语言、轻松的交谈等方式,有意识地营造一种让人身心舒适的教学环境,刺激学生的音乐学习主动性。例如在教学《力度、速度》这节乐理知识课时,相比于音乐鉴赏课,乐理知识的教学会显得更加的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非常被动的状态。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在课堂教学中结合音乐作品鉴赏,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在愉悦欣赏乐曲的过程中辨别“力度”和“速度”。在课堂导入环节,我向学生提出了两个物理概念“力”和“速度”,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接着请学生示范用号吹一下冲锋号曲、用竖笛吹摇篮曲,让学生通过细心的聆听,感受两首乐曲中力度的“强”与“弱”,进而引出“力度”的概念,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归纳总结,力度表现了音乐作品中情感的强与弱。之后,我用电子琴分别为学生演奏了乐曲“葫芦”和一首内蒙古民歌“牧歌”,让学生通过对比感受乐曲中速度的“快”与“慢”,进而引出“速度”的概念。通过这种乐曲对比的方式,能让学生感觉到无比的轻松与愉悦,在不带任何目的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到了力度与速度的不同。此时,再给学生一段歌词,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力度与速度配置一段旋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然就会变得更加强烈。
3 游戏化的音乐课堂,巩固学生对乐理的理解
游戏化的音乐课堂形式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学习的方式一般都比较单一,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教学,尤其是对于音乐这样具有艺术性的学科,学生们会产生审美疲劳,因此,为了调节课堂的氛围,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课堂小游戏的形式来增添趣味。游戏化的音乐教学模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高效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轻松愉悦当代氛围中可以更好地掌握歌曲的旋律与韵律,学生在游戏中的更自由,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教师要真正将游戏设计成具有学科意义的音乐游戏,让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获取更多音乐灵感,比如,击鼓传花、丢手绢等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被选到的同学可以是唱一小段自己的喜欢的歌,可以是表演一个小节目,也可以是讲解一个音乐的小知识。总之就是利用多样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音乐课程不断进步,层层优化。
例如,在讲解《什么是音的强弱》这一课的时候,笔者就设计了一个音乐小游戏,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几个瓶子,这些瓶子的高度、厚度是不一样的,然后学生可以分成小组分别依次敲击这些瓶子,感受声音的不同,有大有小,有高有低,然后教师指导学生熟悉f是强音记号,p是弱音记号,在学生掌握之后,教师指导学生齐唱《小鼓响咚咚》,这是一首3/4拍歌曲,3/4拍的强弱的规律为强、弱、弱,然后教师指导学生一边打节拍一边唱。游戏化的音乐课堂巩固了学生对乐理的理解,这样活泼的教学方式适宜幼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知音乐,体会音乐中传递出的真情,这也增强了学生对节奏的敏感度。
4 优化教学内容选择,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目前,中职院校音乐课堂中,艺术教学和社会文化氛围存在一定差距,在学校音乐教学中,大多是较为传统的音乐内容,而社会流行的大多是通俗音乐,并且音乐类型繁多,流行音乐对学校音乐教学产生冲击和影响。中职院校里大多时是15到18岁之间的学生,更加喜欢一些摇滚类型和劲爆类型的音乐,对于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缺少兴趣,不利于音乐教学的开展。因此,作为中职音乐教师,需要结合学生个性化特点,优化音乐教学内容选择,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实现学生个性发展。例如,在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教学中,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直接让学生欣赏相关音乐,就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应当采取有效的疏导方式,优化教学内容选择,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之前,结合相关的古典音乐内容,向学生介绍相关音乐故事和背景,创设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之后播放相关的音乐曲目,让学生通过欣赏体会音乐中的美和内涵。
5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此时期思维非常活跃,对音乐知识非常敏感,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不过,现在音乐教学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并未受到重视,不能单纯针对音乐知识进行灌输,需要结合时代需求,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中,为学生提供交互式教学形式,展示动态化教学内容,注重课件制作符合课程标准,但也不能过度。比如,在歌曲鉴赏教学内容时,教师在网络上为学生搭建音乐共享平台,要求学生们针对教学内容的歌曲进行欣赏,可以是民族、草原、欢快等不同类型歌曲内容。比如《我和草原有个约定》《歌唱二小放牛郎》《五个六个民族》《小雨》以动画配乐和电影形式演绎出来,学生在平台上探究,分享音乐特征以及演唱形式。将理论知识和现实结合起来,向学生传输具体教学内容;将传统优秀音乐和流行音乐整合起来,满足学生好奇心;注重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而提升中职学生音乐学习效果,为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音乐教学是以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为宗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音乐的真谛,并在主动学习中陶冶情操、发掘潜力、塑造人格。因此,作为中职音乐教师,应从学科特点及学生兴趣出发,有意识地营造良好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终促进中职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何玲.中职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87-88.
[2] 王霞.中职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探究[J].北方音乐,2018,38(22):192-193.
[3] 肖鸣.中职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7,37(17):173.
[4] 房弋筱,杨蕙羽.中职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OL].中国培训:1.
[5] 陈源.中职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途径分析[J].艺术评鉴,2017(09):101-102.
作者简介:田笑(1992-),女,汉族,职称:小一,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