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文视角谈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08期   作者:班珍艳
[导读] 我们应当提倡将人文关怀渗透在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便于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指导。
         摘要: 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学生的个性特征正处在培育和发展的阶段,因此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文关怀不仅仅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要义,也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和关注,强调对学生的欣赏和支持,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当中,只有秉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才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增强班主任的管理效能,取得良好的治班效果。因此,我们应当提倡将人文关怀渗透在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便于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指导。
关键词:人文关怀;班主任工作;研究与实践
         引文: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当中体现人文精神,更有利于实现对小学阶段学生三观的塑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完成素质教育阶段的教育目标,凸显了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改教育思想,使学生能够树立对自身的自信,通过学习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提高小学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应当认识到人文关怀在班级管理工作当中的重要性,建立与学生积极沟通的新型师生关系。因此本文围绕着人文视角下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开展方法展开论述,希望能为小学班主任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建设新型管理体制
         在班级管理工作当中体现人文关怀,首先应当建设新型的班级管理体制,使制度管人而不是人管制度。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一向是重要且繁琐的,学生工作涉及到的方面非常广,作为班主任,既要保证班级学生学习成绩取得进步,又要引导本班学生的综合发展,这样看来尤其是对于缺乏经验的年轻班主任来说,这项工作具有很大的难度。老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一方面要讲究和和气气,与学生平等相处,另外一方面也要立下班级制度和规则,以严谨的态度约束学生和引导学生[1]。总体上来说,班主任工作属于德育教育的一部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行和素质教育的推广,小学阶段班主任的工作更要以德服人,以点带面,建设先进的班级管理制度,同时也要在管理当中体现人文精神。作者认为,可以试行的办法是使师生相互配合,班主任以班会的形式与学生共同选出班委等班干部,做到班级管理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另外一方面,要制定明确可执行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例如早操、晨读、晚读、晨跑、卫生、学习、评价等,积极开展班级工作,检查班干部的责任落实情况,做到奖惩分明,使班级管理制度化公开化,学生能够良性竞争、快乐学习,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当与家长合作,家校联合,以家庭和学校两个层面共同建设学生的教育体系,积极召开家长会,使父母积极发挥学生第一任老师的作用,改变学校全权负责的错误状态,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二、尊重、关爱学生
         人文关怀的重点在于关怀二字,如果缺乏了尊重和对学生的关爱,则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谈。当前小学阶段学生处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之下,思想受到外来文化的渗透较为严重,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特征,当前阶段小学生的思想情感较为细腻,他们热爱潮流,与时俱进,思维活跃,拥有较为鲜明的个性特征,加上小学阶段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阶段,自我意识增强个性特征明显,若采用单纯的说教方式将会很容易使学生感受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排斥和抵触心理。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该充分理解学生在当前阶段的心理特征,以耐心和关爱感化学生的内心,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的、被支持的。另外一方面,以人为本的重点是突出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学生自身应当是自己人生的主人,而不是老师和家长命令的执行者,在人文关怀教育当中,小学班主任应当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在管理方式上讲求民主,赋予学生更多的参与学习生活的决定权,在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应当实行班干部轮换制的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相关工作当中,发表自身的意见[2]。这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于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增强交流,以和平谈话的方式化解冲突和矛盾,使班主任了解学生心中的想法,对学生恰当地进行引导和鼓励,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自我管理。

例如在班级集体活动的举办过程当中,班主任应当积极听取全班学生的意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尽可能的使每一位学生的愿望得到满足,班级卫生采用轮值的制度,在班级黑板报和生活管理工作上,班主任可以为学生提供邮箱帐号或者组建班级微信群,打开学生发表意见的平台,让学生以正确的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和对话,对于有意义的学生意见应当及时反馈并采纳,与学生一起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当中。
三、改善沟通模式,师生平等相处
         沟通是一门艺术,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尤其如此。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逐渐加重,很多学生闭塞了自己的心房,出现了不愿意与人沟通的特点,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难度加大。而班级人性化的管理就是要在班主任工作当中添加人文关怀的因素,使教师能够为人师表,学生能够尊师重教。在开展这一阶段的学生工作时,班主任只有掌握了沟通的技巧,才能够与学生做到积极交流,更好的完成班级管理的工作任务,为学生打造平等互通的新型师生关系[3]。首先,班主任应当对学生采用综合的评价眼光,不能够仅仅以学习成绩断定学生的好坏,而是应当更加关注学生在其他领域的表现,当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面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当积极了解情况,并且与学生携手共进,了解学生心中的想法,尽可能的帮助学生度过难关。例如对待网瘾少年,班主任应当采取变堵为疏的方式向学生讲清利弊,引导学生将网络兴趣应用在正确的方向上,同时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班主任应当注重自身的语气,采用礼貌用语,使学生感受到平等和尊重,增加沟通的效果。
四、家校联合,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除了学校之外,学生的家庭也应当是进行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应当积极利用学生家庭成员对孩子的影响,引导家长做好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角色,当学生进入学校时,教师应当与其家长进行密切的沟通和互动,发挥家庭的育人价值。了解学生在家庭以及其他场所的综合表现,全方位地了解学生校外生活,同时班主任应当支持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当中,家校联合共同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4]。教师还应当定期举办家长会,对学生的在校表现和学习情况做出反馈,有条件的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家访活动。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在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应当采用人本化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个人想法,使素质教育的精神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始终,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打好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庞大的管理工作量需要学校教师和家庭共同承担,教师也可以鼓励在家长团队当中建立起督查队,对学校教学精神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综合反馈,使得班主任管理工作能够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应当采取多种方式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让管理充满人性化,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突出生本的教育理念,使班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另外一方面,在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凸显人文精神,有利于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使班级管理工作顺应新时代的教育发展潮流,全面提升德育工作的开展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秀君. 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研究[C]. 吉林市东方智慧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全国智慧型教师培养体系建构模式学术会议一等奖论文集.吉林市东方智慧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吉林市东方智慧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2016:122-130.
[2]林淑华.人文关怀  始于尊重——基于班主任工作的四个典型案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16):48-49.
[3]杨建全.基于人文主义视角浅析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6(22):191-192.
[4]张云霞.情感教育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实践[J].学周刊,2020(07):152-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