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已变成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认为: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重点在学校,落脚点在班主任,班级管理是主阵地。班主任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举措,才能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家庭问题、学校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甚至部分中老年的农民纷纷走入城市打工,这样在广大农村也随之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也就是现在大家所说的农村留守儿童。这些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接收教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给他们的天伦之乐,也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很容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一些少年儿童甚至会因此走上犯罪道路。据国家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已有2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这些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的后备军。做好留守儿童工作,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农村社会的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农村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一、研究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下留守儿童虽然在物质生活方面得到了基本保障,但是他们的临时监护人往往存在年迈、文化水平低、家庭教育意识弱等问题。由于临时监护人缺乏家庭教育的意识和责任,使留守儿童在行为习惯上得不到良好的培养,在思想情感上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因此,留守儿童普遍表现出以下几个问题:(1)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得到父母的关怀和关注,导致他们往往表现出性格柔弱、内向、自卑等特点;(2)留守儿童行为上缺乏约束管理,使纪律散漫、行为偏差等现象时有发生;(3)缺乏沟通、交流、倾诉的途径,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封闭;(4)缺少家长监督,学习主动性差、学习能力欠佳,并且部分留守儿童表现出较强的厌学情绪。
二、具体措施
留守儿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关注留守儿童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通过管理实践,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在小学班级管理中针对留守儿童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1.加强家校联系,重视家庭教育
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学校教育、班主任关怀永远不能取代家庭教育、父母关爱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带来的影响。而很多留守儿童家长往往不能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只要为孩子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就尽到了为人父母的责任。由于长期的疏远,使留守儿童与家长之间逐渐产生了隔阂,不愿意把自己的事情告诉家长。因此,针对留守儿童,班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与留守儿童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搭建沟通桥梁,督促家长通过电话、视频等多种形式表达对孩子的关爱。
2.定期安排家访,关注生活环境
作为班主任,不能只关注留守儿童的在校表现,要想真正教育好一名学生,就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方万面面。留守儿童的家访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留守儿童的居住地及临时监护人员的身份、文化程度、工作情况;(2)留守儿童有无家族病史、突发疾病,以及突发疾病的应对方法;(3)留守儿童父母的工作地、职业、返乡频次;(4)亲子关系现状,平时的联系方式;(5)父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3.提倡集中住校,创设学习环境
雖然留守儿童大多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了相应的保障,但是笔者走访调查发现,仍有部分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并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有的留守儿童被临时寄养在小卖店、麻将馆等营业场所,嘈杂的环境使他们连基本的家庭作业都无法顺利完成;有的留守儿童寄养在文化水平较低的祖父母身边,使他们在课后学习中遇到问题根本无法寻求帮助。因此,在学校构建良好的宿舍环境,鼓励留守儿童住校,是关注留守儿童的可取途径之一。在学校采取留守儿童集中管理的方式,为留守儿童提供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为留守儿童的课后学习辅导提供了环境基础。班主任在课后及时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健康状况,并协调其他班主任适当对他们进行一定的作业辅导,从而使留守儿童逐渐养成生活和学习上的良好习惯。
4.建立家长微信群,搭建沟通渠道
留守儿童家长往往没有机会参加家长会,也没有机会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学习表现,这为家校沟通、亲子沟通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利用留守儿童家长微信群,发布学校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班级日常、学校活动、学生学习情况,交流教育管理经验等图文信息,帮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点点滴滴。在提倡家长与学校和班主任保持联系的同时,促进亲子情感交流,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
5.加强沟通交流,注重心理疏导
不稳定的成长环境使留守儿童普遍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因为缺乏情感的依赖,所以他们大部分逐渐变得性格内向,不愿意与人沟通。与此同时,也有部分留守儿童在大环境的影响下逐渐产生外出打工的偏激想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一定偏差。通过书信交流、阳光知识讲座、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等途径,班主任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对自己的成长经历、对自己的父母所承担的杜会角色建立正确的认知。同时,班主任可以与留守儿童像朋友一样轻松的谈心,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对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对症下药,通过访谈、小纸条等多种形式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逐渐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
参考文献:
[1]彭开容.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与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51.
[2]翟莉.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班级教育原则与策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6,34(01):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