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李培培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李培培
[导读] 摘要: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主体实现自身的经营管理目标的核心举措,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实现自身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手段。
        身份证号码:13098119920215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主体实现自身的经营管理目标的核心举措,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实现自身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手段。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应该对内部控制的要点进行明确,明确内控原则,保证决策科学性,做好风险防范,强调预算管理,针对不同的内控控制要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完善内控制度,确保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解决措施
        1建筑企业生产运营的特征
        1.1施工环境复杂
        相比于其他制造业,建筑业大都分布于不同地区,较为分散零乱,每一个环节的施工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为了能够实现建筑工程高效、稳定运营,建筑企业就要做各施工环节的交流互动工作,而且由于建筑项目施工进程长,易于受到施工周边环境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在与业主签订完合同后,建筑企业就要开始建立临时场地,设立项目策划部,组织安排施工人员,结合实地施工情况完成项目施工,由此可见,建筑企业的施工环境是极具复杂性的。
        1.2工程项目耗时长
        建筑企业的施工过程是具有周期性的,在一些大型的施工项目中,必须耗费一定的时间来对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并制定出具体的施工计划,从工程施工的开工、施工阶段、竣工验收一直到后期维修的全过程周期。
        2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内部控制制度缺失
        现阶段,不少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都没有能够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对于内部控制的合理认识,也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欠缺。必须明确,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和前提[2],如果没有完善的内控部制度作为约束,企业内部控制将会形同虚设,无法将自身的作用切实发挥出来,工作人员在开展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往往只能凭借自身经验,严重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效果。针对这样的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为内部控制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支撑。
        2.2内控监督力度不足
        内控监督是内部审计部门的主要工作,如果审计监督不到位,导致内控体系的运行缺乏有效监管,则内部控制将会无法得到有效执行,人员积极性的下降直接影响内控控制的效果。同时,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普遍缺乏纠正体系,即便是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也不能及时对其进行纠正,也没有就违规行为进行披露,内部控制工作的效果并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基于此,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应该强化内部监督流动,设置必要的监管体系,配合相应的激励惩罚措施,激发人员对于自身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对于内部控制中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纠正和解决,对于严重违规的行为,可以进行公开通报,发挥出警醒作用。
        2.3风险评估机制不全
        内部控制很多时候被认为是内部会计控制和行为授权控制,风险评估控制经常被忽略,而实际上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风险评估控制的重要性毫不逊色。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影响因素众多,风险巨大,加上产品本身的整体性,导致其成本造价复杂多变,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可能遭遇各种各样的风险和隐患,如果没有完善的风险评估和防范机制,不仅会导致项目成本的增大以及经济效益的降低,严重的还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及时更新观念认识,完善项目风险评估机制,对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风险隐患进行预测分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和风险规避,保障自身的经济效益。


        3问题的解决措施
        3.1科学的规划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作为确保企业组织能够进行有序运营的基本架构形式,企业如果不具备管理机制则会如同一盘散沙,导致组织运营不具备整体性与协调性。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科学规划影响企业发展的各个要素至关重要,如人、财、物等,即科学的规划管理机制能够为企业运营提供充足的依据,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比较烦琐、辅助,通过管理机制的科学规划,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进一步明确企业各部门、各责任人所承担的主要经济责任,从而能够更好地量化与完成内部控制目标。
        3.2做好内部审计工作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其经营活动与材料采购、废料回收、市场融资、技术管理、人员管理、场地与技术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若房地产企业涉及市场营销,则内部审计部门需要认真监管施工期间是否制定了合理的业务开支、规范的票据手续以及预算超支情况等。为此,企业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且相比较于政府审计或会计事务所审计,企业内部审计会更加了解企业实际情况,进而能够及时找出企业管理的不足与薄弱环境,从而能够立足于企业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管理中的漏洞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基于此,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可从内而外的对各项施工管理工作进行有效完善,为取得良好的内部控制效果提供充足的保证。
        3.3强化财务内控制度建设
        财务内控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具有一定关联,且在经营活动中贯穿,是组成内部控制的重要部分,其总体主要包括三方面。防:关于安全防线的建立可采用岗位分工或授权的方式;查:关于考核或督查主要由审计监督部门负责,建立追究机制;堵:通过例行稽核或复查的方式对待日常会计业务或重大经济事项,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有效的补救措施。
        3.4强化内部控制、预算管理之间的联系
        财务预算有助于实现业务目标,施工企业需根据市场需求做好财务预测、决策,明确企业发展目标。通过做好财务预测、预算可更好地对企业施工规模水平进行科学的调整,协调企业各方面因素,如资金、未来收入、施工成本、建设投资与统筹等,确保能够稳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事前预算、事中监控与事后分析可动态化的管理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实现对内部会计、管理控制的有效协调,真正结合权、责、利。内部审计作为一项经济监督活动,具有独立性,与外部审计相比,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效果可通过内部审计部门完成,对于现有问题可提出一定的建议与措施,可充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资产安全性,从而有助于管理成本的减少,与成本效益原则十分相符。
        3.5不断优化会计队伍结构
        做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方式之一在于致力于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作为主要实施全体,其职业素养、业务水平、工作创新能力会直接关系到会计工作的成功。若人员综合素质较高,则能够更好地做好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否则不利于实施会计制度。其一,对会计人员积极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其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其二,积极引进高学历、高层次的会计人员,促进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稳步提高。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刚刚完成,内部控制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时候仍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求,也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财务风险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在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处理的情况下,企业可能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对其要点和难点进行明确,找出内部控制力度不足的根源,提升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确保自身能够更好地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宗娟.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及完善研究[J].时代金融,2018(35):114+118.
        [2]骆菊华.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点与难点分析[J].时代经贸,2018(35):57-58.
        [3]虞招云.建筑施工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分析[J].财会学习,2018(34):253.
        [4]吴晶晶.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会计,2018(12):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