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从“倾听”开始---谈德育工作中的“倾听”艺术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08期   作者:邵素芬
[导读] 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相互沟通,提出建议,赞美先行等方式,解决了教育学生中遇到的许多问题.
         前言:作为面对初中学生的教育者,我们最大感受是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学生很难教,他们个性张扬,自尊心强,老师、父母的教育经常引起他们反感、厌烦,情绪波动起伏大,抗拒学习……,让老师们感到头疼。怎样教育这些的学生?许多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讨和创新各种各样的方法。美国通用公司前总裁卡耐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我非常认同,在多年教育和管理学生的工作中,我的经验是:教育从“倾听”开始,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相互沟通,提出建议,赞美先行等方式,解决了教育学生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下面谈谈我的一点做法:
        一、学会倾听,拉近师生距离,提高学生沟通的欲望
倾听是一种智慧学问,倾听是心与心的交流。为了让学生能建立起与老师沟通交流的桥梁,我们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与尊敬感,让学生靠近老师,从而促进师生的沟通。那怎么做一个好的倾听者?首先,要尊重学生。教育家艾玛逊指出:“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隐私、情感和学习成果等,不能用固有的思维定势来评判学生的行为;其次,要有耐心。就是把说话的机会让给学生,不管是辩解还是诉求,让学生尽情地讲,耐心启发他们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第三,适时提出问题。一个好的倾听者在戴目倾耳中能跟上学生的思路,抓住对方说话内容的关键点,提出问题,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学生知道老师一直在认真的倾听他的说话,增加信任感,点燃对方心中愿意倾诉的火苗。记得担任九年级的级长时,我级一位男生与八年级的同学产生了矛盾,差点动了手,班主任把他叫来办公室后,劈头盖脑的骂了一顿,要求他把事情说清楚。结果这位男生被骂后一声不吭一直站着,把班主任气坏了,带来给我处理。我先是把该同学请到另一无人处,倒了杯水给他,让他坐下来冷静一下,然后用平静的语气跟他说:“同学之间有点矛盾是很正常的,我相信你并不想打架,否则已经动了手,是吧?”,男生想了想,点了下头,我用关心的语气说:“那你想解决问题吗?”,他又点了下头,接着我再引导他说:“老师希望你能告诉我事情的原委,让我来帮助你们解决矛盾”,男生看了看我,然后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慢慢的说了出来,在整个过程中,我一直耐心的听着,并婉转的提出一些我想了解的问题,而他也老老实实的回答。这说明,做学生优秀的倾听者,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尊重与信任、包容与关爱,他们就会敞开心扉,产生交流的欲望,畅所欲言。这有利于我们用冷静的态度、清晰的思维,了解和分析实际情况,为进一步的教育打下基础。
二、在“倾听”中发现问题,科学指导,增强学生的信心
         有问题的学生,通常都是对自己某方面缺乏自信的,我们要重塑学生信心就要帮助学生把“听”出来的问题进行解决。所以,我们在倾听学生的心声的同时,要读懂了他们语言背后的所有意思,听出每一个语气背后出现的问题。针对“听”出的问题,要学会换位思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适合他(她)的建议,让学生重燃对学习、对生活的信心。

如: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指导其如何逐步改正;对于学习困难的的学生,指导其学习方法;对于交友障碍的,指导其如处理同学关系;对于家庭问题的,指导其如何与父母沟通等等。同时,在向学生提建议时,语气要诚恳,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心实意的帮助。例如:“假如我是你,我会……?”“我建议你……”“我认为……更适合你”。我担任九(2)班主任时,一位女生黄某,学习很勤奋,每天都是最早到教室,最迟离开,但成绩总是徘徊在班的中等水平,一次她跟我聊天时说到自己每天都花那么多时间去学习,那么勤奋,成绩缺总上不去,考高中都不知能否考上。听她说这些话时,我感受到,她的语气很沉重,显得很无奈,大有想放弃的意思。在后来的谈话中,我听出来的情况是她学习主要靠死记硬背,方法很不科学。针对这种情况,我先是她与分析出学习成绩没有进步的根源,接着根据各学科的不同要求提出了学习的方法与建议,并指导她制定学习的计划与目标。这样一来,她觉得老师的建议很好,也能够做到,心情变得轻松起来。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渴求,也都有争取成功的潜能。因此通过倾听学生心声,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帮助他们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学生在获得自认为对他(她)有用的方法与途径时,他们就会燃起自信之火,增强成功的信心,就有动力去争取进步。
三、在“倾听”中挖掘闪光点,进行赏识教育,促进学生的成长
         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最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但在以统一化的教学模式为主的情况下,学生各具特点的个体差异性使他们的优势和潜能无法被真正地发挥出来。所以,我们在倾听学生的心声、在与学生谈话时,要注意发掘学生的闪光点,抓住闪光点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担任八(2)班主任时,班上曾有一位男同学赵某,上学天天迟到,上课经常睡觉,学习成绩全班倒数,当面批评几次无效后,我把他叫到运动场上与他谈话,在细听他说起家庭情况时,我捕捉到他有一个闪光点,就是经常干家务活,甚至早上起床还帮家长采摘了送去市场卖的菜才上学。抓住这一优点,我先是对他主动承担家务,吃苦耐劳的做法作出充分肯定,然后与他分析了迟到、睡觉的根源,并向他提出了一个建议:晚上要早睡。在班会上,我大力表扬他的这个优点,并且安排他做劳动委员。结果,赵姓同学进步很快:班上的清洁卫生工作安排得整整有条、迟到和上课睡觉情况逐渐减少、成绩有明显进步。由此看到,通过倾听也能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运用赏识教育,让学生情绪处于一种积极状态,并把这种外在激励转化自身发展的动力,激发出蕴藏在他们身上的潜能,从而为学生创造出一个令他们心灵舒展的学习或成长环境,愉快地健康地发展。
        教育工作千难万难,教育的方法也有千种万种,爱学生是共同的一种。“亲其师,信其道”,爱学生就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在“倾听”中实现心与心的交流和互信,在“倾听”中对学生的成长进行科学指导、赏识教育,使他们增强进步与成功的信心,在成长的道路上找到正确的航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