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李宁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08期   作者:李宁
[导读] 当前是一个信息技术时代,小学教育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摘要:当前是一个信息技术时代,小学教育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小学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首要关口”,进行与小学体育教学之名相符的实践与创造,其教育最终目的是为了强化锻炼学生身体综合素质,而以上这些都是让学生具备优秀的小学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有意义的因素。在小学体育实践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小学体育理论知识教学,还是小学体育实践教学都离不开多元化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应用,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出该项技术的作用,组织引导学生开展丰富有趣的小学体育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各项学习需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体育教学;应用
        1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
        1.1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形式总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无论采取什么手段,都是为了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教学方式中,练习法、纠错法和讲解示范法等教学手段是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常用方式,这些教学方式在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快速的掌握小学体育知识技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因为这些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的频繁出现,最终导致学生对小学体育教学失去了学习兴趣。将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和产品如视频、小学体育动画、IPAD、运动手环等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的不同过程中,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使得教学过程趣味化、现代化,而且符合现代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电子产品的喜爱心理。在教学中出现熟悉的电子产品和信息技术,学生自然会表现出高兴和激动的心理状态,同时也会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意外出现而感到好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逐步引导,让学生在高兴和好奇的心理状态下投入到教学之中,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1.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改善课堂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其二者的关系伴随着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而发生变化。自新课改实施以来,传统的师传生受、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新型教学方式逐渐得到普遍应用,受到广大师生的接受和认可。新型教学方式之所以能够得到普及和应用,是因为其能够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自身潜力的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更有利于教学方式丰富性的发展和师生关系的积极改善。教师可以通过将教学内容和方式信息化,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下利用小学体育视频共同探究学习运动知识和技能,教师只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把控和适时引导。针对不同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结合自身实际条选择不同的教学任务,如模仿能力强的学生根据视频进行模仿学习,信息技术能力强的学生利用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1.3科学的运动监控,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体育教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其通过不同方式的身体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塑造,在此过程中身体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运动负荷。运动负荷是否适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练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能素质的效果,进而影响着小学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常采用询问、观察和分段测量脉搏的方式对课堂中学生身体承受的运动负荷进行了解,进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但是这种掌握运动负荷的方法不够直观、简洁,对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性和教学过程的流畅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在教学中适当的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和科技性,方便教师更加科学的掌握学生实时运动负荷,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此外,小学体育教师还可以对常见与运动相关的电子产品设备进行讲解示范,增强学生信息素养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际应用的能力。


        2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1转变教学观念
        在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信息技术教育理念,意识到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价值,进而推进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运用。观念支配行动,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才能从教学模式、教学行为、教学方法上进行转变,以此增强学生小学体育学习能力与兴趣。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需要践行素质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与此同时,在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自我学习效度,提升自身教育认知,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推进自身教学方法转变。例如: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为了增强学习参与兴趣,教师立足于项目训练模式,将技能训练制作成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以图文并茂形式展示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小学体育知识内容。
        2.2在理论教学中运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理论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但在传统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下,忽视理论教学的重要性,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使学生实践技能训练规范性缺乏。小学体育理论教学是引领学生更好实践的基础,只有丰富的理论教学,学生才能更好的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并且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以此规范学生小学体育技能。然而,基于小学体育理论知识过于抽象性,学生理解能力不强,加之教师单一的授课模式,影响到学生学习效度。因此,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弥补理论教学的缺失,增强学生小学体育理论知识学习兴趣,进而增强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解篮球基础知识与技能中,为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姚明篮球训练过程,让学生观看姚明训练的艰苦,受到感染,以此增强自身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课件,能够掌握篮球技能以及相关理论知识,为学生实践教学做好准备工作。
        2.3在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学中运用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融合,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模式,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课前立足于小学体育理论知识,将小学体育理论知识、技能知识制作成教学课件,让学生提前预习小学体育理论知识与技能,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小学体育知识运用平台,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训练中,教师发挥引领效度,随时随地指导学生,规范学生小学体育技能训练模式。与此同时,借助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小学体育运动竞赛氛围,为小学体育比赛增添活力,增强学生参与兴趣。
        结束语:综上所述,现代小学体育教学离不开信息技术的科学有效应用,小学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得信息技术能够在小学中得到活用。
        参考文献:
        [1]杨晓斌.小学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130+132.
        [2]姚喜柱.信息技术支撑小学体育有效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10):68.
        [3]金林贵.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价值与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4):150-151.
        [4]杨家瑜,崔强.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3):176+178.
        [5]魏建立.整合信息技术 优化小学体育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7):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