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为了顺应社会需求,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社会有一席之地,更加为了响应时代号召与新课改的要求,在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之中,需要发挥教师主导地位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结合学生心理特征以及身心发展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以此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体育学习氛围。唯有此,小学体育教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切实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以此更好地锻炼学生的体魄与心智。为了更好地理解情景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情景教学模式;小学体育课堂;运用
0引言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被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所重视,同时对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也进行了相应的创新和改革。其中情境化教学就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将教学内容放置在特定的活动情境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感受,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1情境教学法的概念
情境教学法主要是一种以优化学生学习环境,激活学生兴趣为主的教学方法,旨在改善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态度。它主要是教师在结合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要求,根据学生小学这一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灵活运用故事、表演与音乐等形式,将现实生活中某些经典场景和学生身体锻炼紧密结合,从而加强对学生身体、行为以及心理的影响,达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的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引入现代教育理念,并将其运用到实践教学之中,从而开拓出新的教学思路,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种双边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2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内涵
从学校教育的大教育观来讲,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和其他学科的教学目标基本是一致的,都是实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从小学体育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来看,有着本学科的内涵。根据《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生锻炼身体为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目标的必修课程,是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和实现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不同年龄段的教学有不同的具体目标,但总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3小学体育课教学现状
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各种运动项目的技战术、技能,以及与体育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等。其中,运动技能教学的占比较大,卫生保健知识教学的占比相对较小。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覆盖面很广泛,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运动实践。然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最小的教学资源投入换取最大的教学回报,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但是当前小学体育课教学一直存在高投入、低产出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课堂教学有效性偏低,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为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没有学会,教师总是一遍又一遍地重教,导致教学陷入重复的恶性循环,很难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目前的小学体育课教学情况根本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也满足不了教学需求。对此,教师应针对当前小学体育课教学有效性偏低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着重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4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4.1体育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体育课堂不是传统的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只注重运动,其也需要学生动脑筋思考问题,需要记忆一些知识要点。体育课不用思考是对体育课的极其错误的认识和教学观点。由此,我们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融入问题创设,活跃和调动小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课堂思维的灵活运用。体育运动技巧是小学低年级段的教学难点,根据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限制,要把控好问题的难度。用问题创设的形式来构建思考氛围浓厚的体育教学课堂。打个比方,起跑姿势讲解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摆好姿势,然后思考哪个姿势跑起来最快。这个问题极具思考性,可尽情地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
4.2体育教学中音乐情境创设
仔细想来,音乐与体育教学没有多大关系,甚至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但将音乐与体育教学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进行体育课堂教学在当今时代发展的情势下却能够极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学生能随着音乐充分发挥空间想象力,瞬间律动起来。在这样的体育课堂上,除了很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以外,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减压和降低学习当中的疲劳感。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入节奏感较强或较为欢快的音乐节奏和音乐作品,同时又让学生随音乐舒展,律动,发挥好二者合二为一的效果,课堂教学效率会有很大幅度提升。
4.3体育教学故事情境创设
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说来,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为学生创设故事性的情景教学问题,可以很好地将学习融入学生喜欢的学习形式中,吧体育教学内容融入故事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着手点和出发点,选择性地为学生插入他们喜欢的故事类型,在实施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完成教育体育活动和体育课堂的多元化。比如,在“小青蛙回家”的故事中,包含蛙跳以及立定跳远等体育动作,可以讲揭盖小故事的同时要学生扮演青蛙以及故事中出现的角色,以此来完成立定跳远课程的讲解以及学生立定跳远的能力和水平。
4.4体育教学中游戏情境创设
对小学生的心理年龄和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来讲,小学生最喜欢的环节就是游戏环节,该环节对小学生极具吸引力。游戏情景的创设,是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最佳途径,原因是融入学生日常喜爱的游戏到体育课堂中,丰富的内容和课堂展现形式会让小学生爱上体育学习。而这过程中有很好地提升和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品质等,提高学生自身素养能力。选择真实和更具魅力的体育游戏,比较进一步符合小学生的特点。
5情境化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注意事项
但值得一提的是,情境化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还需要注意一些方面的问题,否则会使情境化教学的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首先,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注重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教学情境的创设目的就是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学情境只有与教学内容进行紧密的结合,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其次,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时,应以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为原则,在充分了解学生体育基础、学习能力及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的创设。
结束语: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主的的教学模式,旨在情景的创设之中,加强学生对于学科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之中,我们的教师应当对这种教学模式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通过对教材的认真钻研以及对学生的综合考量,灵活选择多样化的情境创设手段,帮助教师提高整个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参考文献:
[1]陈培春.谈情景教学法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应用[J].才智,2019(19):105.
[2]王福贤.小学体育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9(08):61-62.
[3]邓旭平.情景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5):215-216.
[4]王艳君.情景教学法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应用[J].学周刊,2019(06):136-137.
[5]谢木根.情景教学法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4):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