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游戏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08期   作者:莫菊香
[导读] 教师通过开展情景教学的方法,借助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等等趣味化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知识理解,将趣味化教学深入课堂学习,无疑是一种有利的教学方式,本篇就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起来做探究。
        摘要:初中生物学科是学生的学科知识中的重要学科,生物学科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的学科,生物学科主要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科时会感到很吃力。而大多数的学生对于这样的难以学习的学科会比较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因此这时就非常需要教师巧妙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增加对生物学科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开展情景教学的方法,借助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等等趣味化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知识理解,将趣味化教学深入课堂学习,无疑是一种有利的教学方式,本篇就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起来做探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趣味化教学;游戏
我们常说,知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生物学科就是一个例子,来源于生活,但是课本中所呈现出来的并不是直接的生活中的现象,往往是经过一定的书面话所构成的。学生在接触生物这一学科时,由于学生的生物知识积累的较少,很难在课堂中将教师所教授的内容理解透彻,因此需要教师改变一下教学方式,贴近学生。况且生物这一学科在初中中所占的比重还是非常大的,虽然生物学科的地位很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效果还是不理想。经过一些观察可以发现,结合趣味化教学可以很好地与初中生物学科相结合,对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兴趣非常有帮助。
一、在生活情境中趣味游戏探究
        生物大多讲述与生活相关的各种生物的生活状况,生长规律等。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探究,教师要建构适当的情境,将学生的思考与情境对接起来,使他们的灵感更容易发生。尽管生物与生活息息相关,但有些对学生来说,还很陌生,有些即使熟悉,他们的印象却不深刻。因此将生活情境与生物教学相连,会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也会让探究更真实地发生。
        以《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为例,本章节是介绍我国动物资源的现状以及人们对相关资源的保护。教师在教学时,先让探究与学生的生活情境对接,教师让学生扮演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将动物的特性表演出来,通过展示告诉同班同学为什么喜欢这个动物。课上第一步的探究,就是让学生在情境中展示自己喜欢这个动物的理由。学生先要将自己与这个动物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其次,要将自己与这个动物之间的故事表达出来;最后,还要将这个动物的特征表达出来,以及自己对这个动物的情感表达出来。一个学生选择的动物是狗。首先,他通过视频将自家的狗的样子与特性展示给其他同学;其次,他通过查阅资料、浏览网站、寻问父母等方式将有关狗的一些尝试展示给大家。看似一个简单的探究,学生却做了大量的工作。他讲到狗属于哪个门类,跟狗相近的动物有哪些,人们驯养狗的历史有多久。关键是学生以生活为引子在探究的同时,也让其他学生参与到探究的行列。他提出这样的问题,小区该不该养狗,现在有人吃狗肉,该不该禁止。本以为这个话题跟这一章节走远了,但学生从生活的具体情境出发,表达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也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学生从狗开始慢慢就谈到了动物的保护,再从动物保护谈到环境的变化。显然地,教师在设定生活情境之后,就将整个探究的活动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熟悉的空间里,熟悉的背景里自由地展示自己的思维。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作为教师应当了解,学生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人物,自身只是扮演辅助他们学习的角色,而非主宰整个课堂的角色。

简单来讲,教学中应将课堂交由学生主宰,让他们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去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过多干预学生自由观察和体验的过程,这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前提。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其有更多、更自由的时间去探索和体验。例如,在学习《生物和生物圈》一章节时,可以向学生布置一定的课堂任务,并要求他们之间相互进行探讨,引导他们自主去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当然探讨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干预,以免打断学生已经形成的思路而影响教学效果。再者由于生物本身就是一门探究性较强的课程,必须让学生学会独立去观察和体验,再经过一番探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使他们能够迅速掌握相关知识点,最终既可以实现提高生物教学趣味性的目的,又可以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双手,让其由衷热爱生物课程学习。
        三、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外知识
尽管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课堂听课习惯,但是在生物课堂中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多媒体视频教学与一般生物学习课堂教学相比,更加生动和具体。此外,多媒体视频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因为展示出来的知识更加形象和具体,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会主动参与课堂进行学习,并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中学到新的课堂知识,体会到生物课堂的乐趣,从而对生物学习产生兴趣,促使学生进行生物课堂的学习。
例如,在教师教学“细胞的生活”这一小节的时候,先告诉学生细胞核是控制中心,学生对这一知识概念理解比较抽象,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通过给学生播放克隆羊多莉的实例,让学生理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进而介绍细胞核、DNA遗传信息,再回归课本梳理细胞章节重点知识,最后可以播放提前准备实验视频,使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课外知识拓展,扩展学生知识网络。
        四、结合实验,培养学生生物兴趣
        生物学科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比较强,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应用好知识。但是由于课本中的知识都比较书面语,因此学生很难理解。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去应用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学生大多对动手性的活动感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多实地做一些生物的小实验,让学生加入到其中,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明确好如何应用知识,还能够在这够在这个过程当中,增加了学生对生物学科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在这个过程中学习。
        教师教学“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一小节的时候,在上一章学习过光合作用的合成,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有了基础理解,本章节借助先教后学的方法,教师借助金鱼藻释放氧气的实验视频,可以观察到伸入水中的黑藻产生气泡,教师在课堂再做一个将带火星的卫生香放入试管中,会发现卫生香复燃的现象,最后教师根据这两个实验总结明确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有机物,还有氧气。通过实验加强学生兴趣,加深知识记忆。
        总而言之,生物课堂趣味性的提高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需求应有不同的教学手法,从而为学生创造出相应的教学课堂氛围。本篇文章主要探讨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手法所能够带来的教学作用,其他教学方法对于生物课堂教学作用的影响,仍然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索与总结。
参考文献:
[1]訾化绍.趣味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J].中学生物教学,2015(12)
[2]黄丽莹.初中生物趣味教学法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