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孙益聪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孙益聪
[导读] 摘要:在现阶段的发展条件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且城市化程度稳步提高。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市  200135
        摘要:在现阶段的发展条件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且城市化程度稳步提高。作为城市化发展的最重要标志之一,建筑物在整个城市化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质量需要得以提高的原因。因为它不仅可以提高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水平,而且可以提高中国建筑的总体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安全、更舒适的居住空间。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1建筑主体施工技术的相关概念以及应用意义
        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建筑项目的建设特点有这样的表现,由于土地较为紧缺,城市中的高层建筑、大型建筑等项目建设的展开广泛,同时随着建筑设计理念的多元化,在建筑的结构上也呈现出了更多的个性化特色。这种发展的方向,为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无论是对高层建筑还是大型建筑、结构多样性的建筑,建筑主体建设质量的保障,都是项目得以继续进行以及长期应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技术的研究中,需要对建筑主体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关注。在目前的主体建筑建设中,钢结构、混凝土、钢结构与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应用最为常见,要结合建筑项目所在地点的地理条件,根据设计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应用。
        2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易出现的问题
        2.1出现施工裂缝
        建筑材料质量、施工环境等直接影响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其中最常见的为混凝土结构墙体出现裂缝,出现此现象原因有3个,其一混凝土中水泥、砂质量较差,对我们建筑中使用的混凝土将水泥作为基础性建筑材料,在选择水泥时要结合当地气候、环境等进行针对性选择,且在使用水泥建筑过程中受建筑工程整体预算的影响,所购买的水泥存在不同程度质量问题,对建筑工程质量有明显影响。其二水泥购买后极易受到温度、湿度等的影响,一旦温度差异较大或在短时间内出现快速变化,会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等情况。其三施工人员、建筑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综合能力不高,在实际建筑中出现不遵循规章制度等情况,导致建筑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
        2.2混凝土配比不够科学
        建筑中水泥的粘稠性极易受水灰比等的影响,随着水泥中水灰比的增加,水泥整体流动性也会逐渐提升,水泥粘度越小,水灰比含量则越高,除水灰比外建筑结构水泥还会受到结构强度、耐久性、施工成本等各类因素的影响,一旦水泥量不足或水灰比不足,便会明显降低混凝土强度,导致建筑无耐磨性不足,此时若建筑中需要的水泥量较大,水泥伸缩性会明显增加,导致建筑无出现裂缝,若情况较为严重会导致建筑结构松散,降低建筑施工整体质量。
        2.3技术质量管理欠缺
        当前部分建筑施工单位为追求利益,缩短工期,在施工中盲目追赶工期,对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未及时进行管理,出现管理不到位、不负责等情况,明显增加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系数。部分建筑企业在施工中为增加企业成本、件数基础材料输出成本,在建筑中偷工减料,未严格按照相关单位要求、规定进行操作,导致建筑施工质量不合格,在建筑中或建筑后期出现墙体裂缝、塌陷、混凝土结构剪力不足、渗水等情况,影响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对居民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形成威胁。
        3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3.1模板的主要施工要点
        模板施工在建筑主体结构的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固结和施工质量的优化至关重要。在模板施工过程中,对用于墙结构、梁结构和柱子等的模板材料进行选择和控制,必须对其进行加固,以确保模板表面的平坦,且要确保其无突起或明显的裂缝。

还需确保外墙模板的长度比内墙模板的长度长,然后使用海绵条检查模板与墙体之间的附着力,以防止淤泥在浇筑过程溢出。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采用举升墙的先进模板技术,严格控制模板与钢筋之间的距离,并避免钢筋裸露。另外,模板在安装前必须覆盖绝缘层,可以有效防止模板拆卸时的粘连现象,以提高对模板的施工效率。同时,还要减少拆卸过程中对模板的损坏,所以应特别注意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免雨天损坏绝缘层并影响模板施工技术的质量。
        3.2混凝土工程施工
        混凝土与钢筋通常是同步应用的,混凝土的应用不仅具有实际的结构功能,在目前的建筑设计领域中,由于受到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设计风格的影响,这种材料的应用也具有了装饰性的特点。需要结合建筑设计的要点,安排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对混凝土的应用。在选择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应用测试、构建模型等手段,确定混凝土的质量能够符合于应用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应用预制混凝土较为常见,这种方式能够保证混凝土的配比、状态从而使得混凝土在凝结之后,呈现出稳定的状态。预制混凝土要通过一次性的浇筑方式进行应用,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应用振动器配合相应的震动频率展开配合,这种方式能够使得大规模的混凝土浇筑中,浇筑的速度得到提升,同时防止混凝土出现位移的问题。
        在技术的应用中,需要关注混凝土的应用状态以及配比的问题,混凝土的配比对混凝土坚固性具有直接的影响,过硬的混凝土材料以及液体含量过高的混凝土材料,在主体机构的浇筑中都不适合应用。在混凝土的凝结中,需要对其状态的稳定性进行关注,施工地点的气候特征对于结构构建的稳定性也会形成影响,尤其是在较冷的气候条件下,应用混凝土这种材料,容易带来不稳定的状况。例如,凝结速度过于缓慢,影响施工,出现裂纹,稳定不足等问题。混凝土浇筑施工在结构工程的建设中较为常见,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墙体、柱体等不同的结构浇筑中,都需要应用混凝土这种材料。不仅需要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严格的控制,也需要对混凝土的应用状态进行控制。预制混凝土通常有一个运输的过程,要对这一运输过程应用的时间严格的把控,避免时间过程混凝土的状态发生变化。混凝土浇筑工程的施工需要具有持续性的特点,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长时间间断等。混凝土材质会在间断的过程中产生变化,在后期的凝结中容易出现不稳定的问题。
        3.3防水工程的施工技术
        在现实情况中,防水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要注意对阴阳角等一些比较薄弱的地方进行防水处理。在进行大面积施工之前,还应该先做好附加层。同时,在绑扎底板钢筋时,为了能够避免钢筋碰掉周边的砂浆保护层,或者是划掉四周墙里面的防水层,在绑扎钢筋之前,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在其内侧布设一些临时用的纤维板,用来保护防水层,采用“随浇混凝土、随拆纤维板”的方式来开展工作。等到外模拆除之后,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外墙防水工作,这项工作需要按照外墙内贴法的操作工艺来进行,将墙底部的压顶保护砖拆除之后,还需要认真、仔细地做好防水接头。另外,针对于地下室的水平施工缝缝隙,则应该利用厚约2mm的钢板止水带来进行接缝,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地梁而导致钢板止水带不能顺利通过,则应该在梁头进行绕行,确保钢板止水带搭接接头处的立缝和水平缝都能够满焊,不留缝隙。
        结论
        在建筑主体工程结构工程的建设中,需要给予工程建设更多的重视,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不同阶段的施工等展开有效的管理。其中,建筑施工中对钢筋工程的建设以及混凝土的浇筑过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要结合这些建筑阶段的特点,严格的控制技术的应用,保证结构的核心施工工程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黄献柱.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30):42-43.
        [2]杨骏,邹玲燕.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35):24-25.
        [3]周华山.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45):75-76.
        [4]赵军.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9(2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