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 吕洪伟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吕洪伟 孙菲菲
[导读] 摘要:近些年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不断发展,混凝土材料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很强的技术保障,混凝土施工技术包括诸多阶段,针对这些阶段进行强有力的技术管控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质量,同时为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自身技能水平提升提供助力。
        青岛平建建筑安装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700
        摘要:近些年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不断发展,混凝土材料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很强的技术保障,混凝土施工技术包括诸多阶段,针对这些阶段进行强有力的技术管控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质量,同时为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自身技能水平提升提供助力。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施工技术
        1.1混凝土搅拌技术
        虽然在土木工程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对商用混凝土进行使用,但是在一些特殊条件下仍然无法对商用混凝土进行使用,而是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的配制,配制混凝土时首先需要根据施工的实际需求,对材料配比进行确定,然后对相应的材料进行选择,例如骨料、水泥等,进而为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1]。同时在采购材料之后,需要对搅拌设备进行安装,以及检查设备,确定设备是否牢固、是否存在故障问题等,所有情况都达到混凝土施工要求之后,在设备内加入适当的水分,对设备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查。并且按照所确定的配比,依次对水泥、骨料等材料进行加入,将所有材料搅拌均匀之后,根据实际的施工需求配置所需要的混凝土。
        1.2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相关施工人员首先需要检查相关设备,确保相关设备没有故障,而且需要对应急方案进行制定,确保在设备发生突发问题时,能够对问题进行及时解决,进而可以有效避免对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所造成的影响。同时需要检查混凝土结构整个框架,确保框架没有问题之后,再开始浇筑混凝土,在浇筑混凝时应该使用按照设计配比所配制的混凝土,以及严格遵循相关的流程,才能够有效保障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如果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存在泌水的情况,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处理,才能够有效的避免骨料发生下沉的情况,以及减少裂缝的发生率。因此,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需要使用相应的设备压实混凝土,使混凝土强度与施工要求相符,才能够有效保障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
        1.3混凝土养护技术
        大部分施工单位在浇筑完混凝土后,不注重混凝土后期的保养维护环节,导致混凝土抗裂性不断下降,产生裂缝等严重施工问题,影响整个施工过程的进度及质量,不能保证土木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因此,施工单位应安排具体的养护人员,遵循一定的保养维护标准,提高混凝土的养护效率。一般而言,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养护的时间要在二十八天以上,要做到持续养护,中间不能间断,才能保证混凝土最终的稳固。同时,养护人员要注重混凝土的喷雾环节,在混凝土施工完成的十二个小时内,应进行必要的洒水操作,但也要合理安排洒水量以及洒水频率,能够保证混凝土的表面足够湿润即可,避免过量的水,破环混凝土的结构。总之,只有不断对混凝土进行保养维修,才能确保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完整度。
        2提升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合理方法
        2.1对混凝土施工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管控
        由于混凝土材料是开展混凝土技术施工的主要物质资料,而混凝土材料在施工中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实现其性能变化,进而为土木工程结构提供支撑,混凝土材料质量对于其施工中性能变化影响较大,在施工前必须根据工程需要进行混凝土材料型号、性状的选择,选择与质量高、名誉好的供货商合作,并在材料运抵施工现场时进行规范化的抽检、材料质量检验材料的核查,以保证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混凝土材料在储存过程中也要做好管理,混凝土材料中的水泥等材料遇湿就会变性,因此在存储重要做好防水、遮阳,并对各批次、各型号材料进行科学分区,以便混凝土施工中能够方便领取。混凝土材料配合比也会影响其结构成品的性能,因此必须在施工前做好配合比试验,选择最能够提升结构性能的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并在施工中运用。


        2.2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增强混凝土抗裂性能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在开展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时候,若没有处理好相关的细节就会产生结构裂缝,如此不仅会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而且会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要想保障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就需要增强混凝土抗裂性能。在拌和混凝土的时候,需要添加粉煤灰等外加剂,这样不仅可以缓解混凝土水化热,而且可以显著提升混凝土的和易性,确保可以改善混凝土性能,这样混凝土结构可以具备较强的抗裂能力,整体的抗裂水平也会显著提升。不仅如此,在混凝土拌合物里面需要增加有着良好抗拉性能的材料,其中有机纤维材料和金属纤维材料属于配置材料,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材料的抗裂性能。
        2.3增强对于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
        (1)浇筑质量控制。在浇筑混凝土结构的时候,需要先检查模板和钢筋,保障钢筋绑扎和放置位置的合理性,而且需要正确地安装模板。浇筑的过程中,需要保障混凝土的充足,机械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防止因为设备问题或者是混凝土供应不足进而产生浇筑中断的情况。特别是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时期,需要防止产生混凝土供应不足的问题,在这个时期,需要控制泵送混凝土速度,持续地搅拌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需要参考设计需求,来控制浇筑时期的各个施工环节,防止影响到整体的施工质量。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而言,需要选择强制降温的方法,在浇筑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泵送的方法来开展浇筑工作,而且需要控制好泵送管道的温度。浇筑工作开始之前,针对骨料和模板等需要采取降温方法,降低混凝土拌和温度以及入模温度。等到浇筑完毕,需要持续地向混凝土结构中冷却管网中注入冷水,通过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实现对于温度应力的控制,这样可以防止产生裂缝的情况。
        (2)振捣。混凝土各层浇筑需要在充分振捣之后开展,保障下层混凝土可以顺利地浇筑。在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振捣棒垂直或者是45°倾斜于混凝土面层,振捣需要保持合理的速度来进行快插慢拔,防止振捣棒和模板或者是钢筋产生摩擦。振捣需要保障振动充分,防止出现漏振的情况,振动到混凝土表面不产生明显下沉,不存在气泡之后停止。在混凝土初凝之前,需要借助平板振动器来振捣混凝土,防止混凝土由于泌水蒸发进而产生干缩裂缝的问题。
        (3)正确处理混凝土裂缝。混凝土工作比较容易产生裂缝的情况,裂缝会影响到工程的整体牢固程度,这属于土木工程中的主要问题。施工时期混凝土要是产生裂缝的情况,就需要先进行压实保障表面的平整。在混凝土浇筑平面上要是存在起伏不定的堆积情况,就需要及时地借助上层浇筑方法来进行调整,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合理的应对措施。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产生混凝土裂缝,而且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最主要的就是能够提升随机应变的处理能力。
        3结语
        在土木工程建设时,混凝土结构应用非常广泛,施工中应根据工程承载需求进行混凝土结构材料、施工技术的设置,同时还应做好材料准备,施工中应做好浇筑与振捣技术控制,混凝土材料初凝时还应积极做好混凝土结构养护,工程建设前要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综合审查,并根据工程施工要求进行混凝土技术交底,施工推进中各环节做好质量检测,保证混凝土结构总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蒋秋生.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07):10-11.
        [2]车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江西建材,2017(02):98.
        [3]李飞飞.浅议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3):223-224.
        [4]郑成祥.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1):2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