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08期   作者:袁思
[导读] 教育面临的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是富有个性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
        【摘要】教育面临的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是富有个性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生从被动学习接受转变为主动自我学习,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效率,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规律、课堂教学气氛等,教师需要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以核心素养理念为准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思考教学设计,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学生兴趣        培养        自主学习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三大核心之一“自主发展”指出,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乐学、善学,重点是让学生能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进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让学生自愿去学习,让学习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自然,进而实现终身学习这一目标;要让学生勤于反思,所谓“君子日三省吾身”,让学生养成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的策略和方法等。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是发展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一、改变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长期受老师的控制而被动地学习;一切围绕老师的思维转。也就是说: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老师甚至包揽了学生的一切。比如老师教单词和短语;详细地讲解翻译课文、语法、语言点。老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地听,认真地记笔记,学生的课堂活动毫无发展性和创造性。这样的学生只知道默默地听老师讲,机械的背诵和训练。如今,学生逐渐会使用新教材,而我们的教法仍然是旧的传统的教法。传统的教法桎梏了学生的创造力。所以只有改变传统的教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习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要有学习兴趣。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作好阅读前的思考。
        在每次的阅读课上,我给学生五分钟时间去快速阅读,然后就这篇文章进行讨论。
        再简单地复述课文。也可以让学生讲些有关的幽默故事为阅读做铺垫。这些预备训练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现在我们以初中教材unit13“Albert Einstein”为例,我们可以激励学生讲一些关于爱因斯坦的故事,让学生自由发言,将一些有关爱因斯坦事。很多学生会仰慕爱因斯坦的精神。也有学生崇拜爱因斯坦的简朴而又有意思的人生。

通过对爱因斯坦的讨论,联系到本班,那一位学生具有爱因斯坦的这种精神?我们又能从他身上学到些什么?
        我们再以Unit17 “Life in the future”为例。我先让学生设想我们的未来生活是个什么样子。一个学生对他的同伴说:“去另一个星球” 我问他为什么,他答到:“因为地球上的能源越来越少,而人口越来越多”另一位学生说:“将来我呆在家里使用电脑去做我想做之事,有机器人为我代劳”其他各组的讨论都很激烈。
        学生学习主动性在听力和阅读课上也十分重要。如果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那么口语课上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使用英语练习口语;阅读课上也能积极地快速地进入阅读状态。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读后的一系列任务。
        以Unit13 “Albert Einstein”为例。当学生阅读完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复述课文。学生会尽力做准备。他们会看课后补充材料,会去改写、背诵、会查阅自己要使用的词或短语。这无疑中训练并培养了学生积极地阅读习惯。
        3.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学,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不可缺少的一 部分。
        在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读懂简单的文章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怎样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学习方法的引导。阅读前要给学生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学生回答有困难的题,可以设计成用“ yes” “no”回答的题型。有时也设计一些能开发学生思维的“why”一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试着回答。如果学生完成任务时有困难,老师要加以引导。比如,学生第一遍读了“Albert Einstein” 我让学生完成一些在句子中填入单词的题。或者缩写课文。当学生完成了这些任务之后,再让学生就有关爱因斯坦的故事进行讨论。不同的是:在阅读 unit17“Life in the future” 这篇文章时,我要求学生写出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如果学生有困难,我给他们帮助。
        怎样引导学生学会新的语言知识点,那是对学生另一种能力的培养。我是这样做的:让学生查出在学习中遇到的新单词的意思;自己先找出不懂的新的语言知识点,然后我让学生用这些新词造句。根据情况,可以口头训练,也可以做笔头训练。当然,学生查出新词的意思,找出不懂的句子后,不是说老师就马上去讲解,而是要学生认真地逐字逐句地再读,然后学生再不懂的话,老师就有必要讲解。然后就这些句子复述课文某一句子或某一段落。这种方法是给予学生必须需要的帮助。
        总而言之,无论是学习积极性的培养,还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都离不开老师的正确的引导。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挖掘并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参考文献
[1]Benson, Phil & Voller, P.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 London: Longman, 1997.
[2]Boud, D. Developing Student Autonomy in Learning (2nd ed.)[M]. New York: Kogan Press, 1988.
[3]戚宏波. 浅析东方文化背景下的学习者自主[J]. 国外外语教学,2004a(1):26-30.
[4]戚宏波. 中国外语学习者自主意识分析[J]. 外语教学,2004b(3):90-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