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062919650224XXXX 山东省海阳市 265136
摘要: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关系到农村人民的幸福与社会的安定昌盛。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要将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落到实处。农村经济管理涉及方面甚广,因此抓住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体系尚不完善,存在许多问题急需解决。文章分析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现状,针对现状分析了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探讨了今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具体方法与注意事项。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创新管理方式;核心探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地区的人工生产渐渐被机械化生产代替,这为农村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活力。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的经济建设成绩也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也在发生改变。农村经济管理的质量决定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成果,二者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不断的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系,解决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解决,全面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
一、农村经济管理现状
(一)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概述
我国现代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是指强化农村土地的承包与管理、落实减轻财务生活负担、完善财务的资金管理、落实三项指导政策、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做好税费改革工作、加强扩大机构队伍、统计农村各类经济。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及所处的内外环境,以家庭发展为基本方针,不断的明确生产发展目标,对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有效的调整与管理。借助组织协调与生产管理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制定明确的发展计划,不断调整相关政策,指导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工作。
(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现状
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就是农村的经济管理工作,同时也是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节点。我国近几年重点关注农村的经济管理工作,许多保证农村经济发展与管理质量的条款相继出台,奠定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但同时,农村经济管理中的问题也层出不穷,例如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缺乏对农村经济的监管、农村经济管理层的领导综合素质低下、没有良好的竞争进步意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政府与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度。
(三)存在的问题
农村地区是我国较为偏远的地方,农村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导致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问题频发,农村与城市的距离较远,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导致沟通不畅。相关部门制定的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农村生活情况不符,执行政策时的监督力度不够,影响经济管理政策落到实处,导致农村经济管理水平低下。许多管理人员是农村本地人员,开展工作时的说服力不够,甚至有偏袒的情况发生,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因此国家对农村地区的经济管理提高重视,加大扶持,目前的农村经济管理还是缺乏竞争意识的,大部分依旧采取分散式管理,限制了农村经济建设的开展。
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
(一)完善政策与法律法规
现阶段农村地区的经济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不能与市场经济体制保持一致,要不断完善经济建设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这是农村地区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提高制度的规范性,加强执法力度,各岗位要明确自身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要重视规章制度的完善,并且落到实处,为政策的实施提供一个良好保障,相关部门要不断的优化信息反馈制度,对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及时解决。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各部门要加强合作与沟通,不断的探讨完善新的工作政策,改变传统的分割管理模式,对管理工作中不当的措施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正确的纠正完善,上级部门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整与完善[1]。
(二)加强队伍建设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农村干部直接影响着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因此要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干部队伍。要不断的加大培训力度,培养素质较强的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团队,要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及政治觉悟,保持认真负责为人民的工作态度,普及农村经济管理涉及的专业知识,促进农村的经济管理有一个科学的发展方向。干部要虚心接受并听取农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借助农民群众的力量切实解决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同时要不断的完善工作制度,在进行相关工作的分配时要充分的考虑合理性,提高管理工作质量,促进农村经济能够平稳提升。
(三)完善监督体系
要面向农民群众建立一个民主的、公平、公正的监督机制,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及时的纠正,一个健全的监督体系可以充分的调动农民参与经济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根据群众的需求具体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要对干部加大监督力度,减少贪污腐败的事件发生,精华农村的建设环境,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2]。
(四)调整改革管理结构
农村经济管理效率低,农村经济发展受到限制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农村经济管理的结构缺乏合理性。随着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旧的管理结构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代农村的经济发展需要,因此,要着重改变经济管理的结构,及时的调整传统模式遗留下的弊端,结合不同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与经济发展需求,深入的推进农村管理结构的创新改革工作,将分片式的管理模式逐渐转变,简化管理工作的结构模式,倡导各乡镇自我管理,提高经济生产管理的有效性。各个部门要互帮互助,共同协作进步,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全面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3]。
(五)明确监管目标
要明确乡镇的财政资金监督目标,提高镇级村级财务监管的规范性,由于传统的乡镇财政部门资金预算太过随意,导致资金的管理工作没能有效开展。为了提升财政资金的管理就要制定完善的预算编制并规范处理,使财政部门能够最大限度的把握资金情况,避免财政计划中的资金流失情况,使资金能深入投放到乡镇企业建设工作中,推动乡镇企业发展。要与村级、乡级、县级各财政部门共同合作进步,协调发展。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与监管力度,多方面的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乡镇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发展适合当地的轻工业,重工业,减少一些地方对农产品的依赖,要建设对农民收入有利的项目工程,对乡镇各项支出明确规划,保证群众的切身利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发展的重点问题就是农村地区的经济管理,要想将农村经济管理中的问题有效解决就要充分了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深入了解农村民情与经济发展情况,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构建适合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机制,要不断的完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对农村经济管理进行科学全面的指导,多方面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素养。同时扩大农村经济的管理项目,摒弃错误的管理方式,不断创新管理手段,提高农村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为农村经济的管理工作奠定基础,推动新农村建设道路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辛刚.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12):6-7.
[2]樊漓.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浅析[J].辽宁经济,2019(12):50-51.
[3]侯宇红.谈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J].经贸实践,2017(11):68.
[4]颜明会.对乡镇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6(21):14.
[5]黄金国.我国村镇建设管理的探索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