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3900519850820XXXX
摘要: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下,现今的园林景观设计突出生态化发展趋势,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要求。当今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更深发展,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起到了关键性的表现作用。怎样将生态规划理念与园林景观设计完美的融合,是需要提高的工作项目,根据以下内容进行本文的阐述研讨。
关键词:生态规划;园林景观;设计
引言:
在园林景观设计在符合生态规划理念中的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的实况下将生态规划理念与景观设计的融合,对于我们的景观设计者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但同时,由于符合了生态规划理念,不仅创造了良好的景观环境,提高了人们的视觉体验,还推动了城市环境的快速发展。下文阐述了在结合生态规划理念的同时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重点工作,希望能对从事这一行业的设计师们提供一些帮助。
1 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人民的生活步调加快,而充满自然气息的园林景观经过设计者奇思妙想的设计,可以让百姓回到最纯朴的自然中,带来身心的舒适和轻松的体验,降低了百姓因社会的工作造成高强度的压力,在城市中神触自然、感受自然,提高了人与自然的彼此促进。同时,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生态规划概念,能够在园林的范围内合成一个平衡且可以良性循环的生物圈,在现今社会中可以拥有一个完整的生物链,营造出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促使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可以得到更好的合理的配置。
2 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2.1 持续性原则
总体园林规划中,要贯彻落实长远发展理念,通过利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改善绿色资源,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进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园林景观规划中,一定要全方位地充分考虑生态长远发展,景观资源要充分达到发展要求,提高居住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2.2 环保性原则
在生态规划理念指导下,应当保证与环境保护标准相切合,切实达到景观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充分体现出景观美化市容的功能,科学地将视觉艺术、园林和种植等基础理论进行联合运用,以强化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和环保性。
2.3 地方性原则
基于生态化发展园林景观设计时,应当充分结合园区的地势及地质条件,并从现实的角度充分遵循生态规划理念,以此使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将生态规划理念根植于潜意识中。在园林景观设计与规划中,要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保护好地方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进而极大程度上保存原有的地形地貌,合理应用地方生态植物与多种节能材料,实现建设绿色园林景观的目标。
3 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 园林规划中配套景观的设计
在景观设计时,为了保证人与自然的发展可持续性,应该将园林规划中配套设施及景观的建设考虑进设计图中。例如,河道的建设就应该在园林规划计图中表现。由于植物的大量引进,其水循环系统仅仅依靠原有的水利设施显然不够,但是人工灌溉不但增加人工成本,还会对景观整体的协调性造成一定破坏。所以,常见的解决办法是利用自然水源进行水循环系统的补充,应在生态规划理念的前提下,注重其它要素。例如假山的安放位置、水生植物的种植等生态因素。同时,应科学的对各个景区结合河流位置设置休息设施,以符合人们的日常需求。
在增加观赏性的同时,此举也能突出生态规划理念中的“自然与城市环境协调统一”的景观设计理念。
3.2 生态种植
“生态种植”在园林景观设计领域的具体含义是在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规律,对植物进行科学化的种植方法。从其含义中可以看出,园林造景需要从自然和谐统一的角度出发,遵从“适地适树”的设计理论。在实际的园林景观设计中优先选用本地植物品种。本土植物具有“适应性强,抗性好、投资少、绿化效果好等优点。由于这些优点,这些类型的植物可以在种植后更好的发挥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从而达到在景观布局时贯穿生态规划的理念的目的。在生态种植过程中,需要维持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切记不可破坏当地的植物群体环境。合理选用外来植物,优先选用已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不可选用侵略性高、繁殖能力强的外来植物。设计人员可以从高大植物、孤植以及丛林植物间选择,选择多种不同的植物,可以将其组建成一个观赏性的生态体系,即可以贯彻生态规划理念,又可以产生一定的观赏效益。从当地的气候角度出发,可以多选购一些南北差异分明的植物.如橡胶树、木棉花之类的植物,它们都极其适应南方气候,因此应考虑在南方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使用。同理,雪松、白皮松等北方植物,可以在北方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大量使用,这些植物更利于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性。在园林景观设计时,为了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性,需要根据季节来调整植物配比,这样不仅能强化园林绿化功能,还能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最终营造一个无论是在视觉、环境都令人们感到舒适的园林景观。
4 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4.1 园林景观分散建设
在设计园林景观的过程中,不能过于注重园林景观的装饰和美观效果,还要通过对景观的大小、容量、密度、位置等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在展现其装饰性的同时能够发挥园林景观的生态效果,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所以要对园林景观进行分散建设,合理地分配园林景观在绿化带、植被护坡等地的效用。此外,在建设园林景观的过程中,还可以合理地引入水体景观,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以科学的手段调节温度,符合生态规划理念。
4.2 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为了满足生态规划理念的要求,设计者要有效地提高园林景观中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利用植物的生存条件特点,通过对植物位置、层次的编排,提高植物对阳光、雨水等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减少园林景观的养护成本,从而改善园林景观的整体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降低向周围环境释放的压力。
5 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在园林景观设计时不止要考虑植物的布局方位等表面问题,还应参考“生态规划”的思想。为了使生态规划思想能更完美的融和到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者们更要考虑的问题有许多,例如:怎样掌握园林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配套设施怎样建设以及能源怎样循环利用等难题。许多的问题不仅需要从书本中获取知识,还需要在实践的工作中多多收集资料,从工作中吸取与此有关的总结方便以后更好的应用生态规划理念,为生态规划与园林景观的充分结合、景观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更为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更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柳廷伟,井惠.园林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思考[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9,17(1):74-75.
[2]唐祉绥.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思考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6):53,56.
[3]杨培.基于景观生态设计下的风景园林论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3379.
[4]沈舒颖.城市规划中的市政园林设计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