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前教育是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幼儿园是承担当前学前教育阶段教育任务的重要机构,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的全面发展教育主要是通过游戏来实现的,幼儿游戏能够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
关键字:学前教育;游戏;教育作用;
一、游戏的意义
游戏具有丰富和复杂的内涵与外延。从游戏的本质来看,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游戏是以人类自身的需要而引发的,是以人类自身为对象,满足人类自身活动需要,不产生物质产物的特殊活动。由此可给游戏定义为:游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由人类的身心需要引发的,是人们自由选择以人类自身为对象,不产生社会意义产物的娱乐、健身活动的总称。??
二、游戏幼儿身心发展的关系
(一)激发儿童语言交往的积极性??
语言是儿童要掌握一项基本的能力,通过游戏更有利于儿童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游戏是儿童接触最早的交流活动,游戏的过程就是幼儿交往的过程。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需要根据自己的视觉体验、触觉体验进行语言的准确并表达出来。因此,在游戏中,儿童更容易产生说话的欲望,自然的就会学会语言交往。????
(二)发挥其创造力??
游戏是幼儿发挥创造力的媒介,幼儿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想将自己的想法或者是思想进行表达,就要通过游戏表现出来,他们将自己头脑中想象到的东西和与外界接触到的经验进行整合,表达出来。??
(三)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
游戏的过程中儿童需要不断的进行各种动作和肢体的活动,比如跑、跳、精细动作等,这些都有利于儿童的身体的发展,促进其肌肉的发育。并且加快儿童的血液循环,增强了呼吸系统的功能,促进手眼脑的协调。
(四)促进儿童良好品质的形成
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学习各种角色的优良行为。如幼儿常喜欢扮演角色有妈妈、老师、医生、售货员、司机、警察、解放军等,扮演角色本身就包涵着行为的榜样。幼儿要模仿这些角色的劳动态度,他们的言行,相互间的关系,待人接物的态度,体验他们的思想感情,并根据角色的行为来调节自己的行动。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
(四)游戏能促进幼儿美感和美的创造力的发展
游戏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活动。
在游戏中幼儿反映着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游戏作为幼儿想象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结合,可以使幼儿更好的体验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这不仅满足着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好奇心和探索的需要,使他们更好的认识周围生活中的美,还可以满足他们用行为表现美的愿望。
三、游戏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想要保证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实施的价值,就必须从两个方面加以注意。
第一,需要确定游戏设置的简单性、可操作性以及趣味性、互动性等特点。我们指导游戏教育最终目的是更好的对幼儿开展教学工作,但是如果游戏失去了本身的趣味性特点,那么幼儿就会不愿意参与。另外,还需要注意游戏本身需要具备教育目的。
第二,游戏的设置必须和生活能够完美的融合。老鹰捉小鸡这个游戏经久不衰,主要原因在于通过有序能够让大家了解合作的必要性,也会提升对于生活的感知,具有积极的成长意义。
四、如何发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一)合理利用角色游戏,帮助幼儿塑造良好的规则意识
俗话说,“年幼无知”。教师如果只是简单的说理并不为幼儿欢迎和接受,即使是指令对幼儿也只是起到短暂的约束作用。但是通过角色游戏,幼儿会逐步感受和了解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规则,从而去遵守道德规则。
(二)精心创设游戏,提高幼儿学习的自主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要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最简便、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游戏。
作为教师要经常夸奖孩子,经常说:“太棒了,你做的太好了,真是好孩子”等。无论是成人还是幼儿都喜欢被人赞美,教师一句赞美不但能够成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能锻炼孩子的表现能力以及积极性。所以,教师不能吝啬对孩子的赞美。
(二)提高游戏价值
第一,要保证时间的充足性。一般幼儿的有序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上、1小时以内,有足够的时间来决定具体玩什么游戏、选择什么工具、游戏的参与伙伴等。
第二,为幼儿安排游戏专区。游乐场中,将具体的游戏都进行了划分,在幼儿园中也应该根据年龄、身高、性格等特征来为幼儿安排游戏,并对游戏区进行装饰,并做好游戏期间的预防措施,避免幼儿出现的磕碰以及摔伤等问题。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确实,游戏对于幼儿来说犹如生命那么重要,游戏是他们生活中最基本、最喜爱的活动。这就要求作为幼儿教师必须细心地观察、积极地想办法,为幼儿游戏创造条件,科学地指导幼儿游戏,巧妙地利用游戏进行科学教育,充分发挥游戏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不断地积累、总结、指导幼儿开展游戏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