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小学生习作修改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08期   作者:王英琼
[导读] 处于习作起步阶段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小,心理和身体还不成熟,自主学习能力比不强。
        摘要:处于习作起步阶段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小,心理和身体还不成熟,自主学习能力比不强。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需要重点培养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能力。其中,大部分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比较薄弱,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从下笔,内容简单枯燥,即使教师讲评了也不会自己修改。在小学生习作起步阶段,正是训练习作能力的最佳时期,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修改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习作;现状研究;修改;策略分析
        引言: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习作起步做得不好将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甚至会出现语文厌学的现象。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针对学生习作难的问题,让学生学会修改,明白“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寻找有效的习作修改策略,让学生学会习作,喜欢习作,甚至爱上习作,在习作这片天地自由翱翔,展翅高飞,从而喜欢语文。本文将从小学生习作的现状入手,分析指导小学生习作修改的策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为高年级语文的学习打下坚好的基础。
        一、小学生习作的现状分析
        (一)不能正确把握作文的主旨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家,教师要帮学生找到回家的路。” 对于习作起步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习作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对于文章的立意把握不好,不知道文章主要想表达什么,写的内容过于流水账,没有目的性。有的寥寥几笔,应付差亊。因此,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写作的技巧和修改方法,帮助他们顺利把握作文主旨,提高立意的深刻性。
        (二)语言表达缺乏文采
        小学三年级已正式从“写话”进人“习作”阶段,然而他们现有的生活体验、语言积累、教师的教学方法等因素都影响着他们的表达能力。许多学生对习作有畏难情绪,怕写作文,厌写作文,作文教学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老师难教,学生难写。通过我们对三年级学生习作现状的分析,发现学生的习作,虽然有的写作兴趣浓厚,但不会灵活地把口头语言变为书面语言,有的结构单一,内容内容空洞、千篇一律,有的语句不通顺,错别字较多……因此,提升小学生语言表达的文采问题亟待解决。
        (三)没有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在练习写作的时候,总是一次性写完了事,不会再读,进行修改,即使经过教师指导修改,明白了其中的问题,也不会再次进行习作的练习。不进行巩固提升,久而久之,很难牢固掌握写作的技巧。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习作修改的重要性,养成修改习作的好习惯,培养他们自我修改,教师指导修改,以及同学之间互相合作修改作文的能力。
        二、指导小学生习作修改的策略
        (一)激发习作修改的兴趣,认识习作修改的重要性
        小学三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时候,语言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写出来的作文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不断修改,提高作文的写作水平。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修改的兴趣,打好写作基础,使学生能够自由表达,是小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各位语文老师重点突破的难题之一。教师要在作文修改课堂中,不断向学生灌输“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理念。通过讲解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作家是如何进行字词推敲,多次修改,让自己的文章成为后人传唱经典的,比如王安石、贾岛、毛泽东等。试想,这些大文豪的作品都要进行反复修改,更何况我们小学生呢?让学生认识习作修改的重要性。教师还要让学生将修改好了的作文与第一次写的作文进行对比,看看有什么不同,让他们亲身体验“好文章都是改出来 ”的感觉,激发他们习作修改的兴趣。
        (二)结合作文讲解,明确修改方向
        针对学生习作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修改。首先,题目要有新意、简洁,内容要符合作文的题目要求。例如,在写难忘的夏天时,就不能写成冬天或者秋天。其次,明确写作的中心。例如在写我最尊敬的人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放电影”的方式在大脑中搜索,哪个人物最值得你尊敬?确定好习作的写作对象。 在思考这个人物的哪一点值得你尊敬,围绕值得尊敬的特点进行选取一两件事进行描写,把握好中心点。第三、 文章要有条理性。前后句子意思要连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如前后照应,总分总,开篇点题等。第四、 注意习作基本的要求。检查错别字、标点符号,语句是否通顺,字数是否达标,是否用上有新鲜感的词语、句子等基础问题。最后,还要规范写作格式,每个自然段的开头要空两格,层次要清楚,根据表达的内容分段描写。学生只要能围绕这几点进行修改,他们写出来的作文达到八十分一定没问题。
        (三)掌握修改方法,不断进行练习
        修改作文的方法主要有“增、删、调、改”四种,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这四种修改符号,并能用这四种方法进行习作修改。例如在写《校园新事多》时,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经过老师的指导以后,需要把修改作文的四种方法运用到其中,按照一定的行文顺序,写出一两件校园新鲜事。可能第一遍写出来的内容不够充实,语言表达不够优美,但是经过反复修改以后,这篇文章的词句会更加优美。 学生掌握了修改方法,在每一次习作中就要学以致用,不断练习,反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此,只要经常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能提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习作起步阶段是练习写作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学生遇到很多写作问题的时候。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让学生在习作修改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峥嵘.小学生“真作文”教学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27).
        [2]马开华.快乐作文教学探析[J].华夏教师.2019(27).
        [3]李霓虹.作文起步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