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纪检监察工作是国企运行管理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极大地影响着国企的稳定发展。目前,国企当中的纪检监察工作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制约着国企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国企要对该项工作有充分的认识,要及时对纪检监察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升国企当中纪检监察工作的效果,推动我国国企廉政党风的树立与建设。
关键词:新时期;纪检监察;国企;作用地位
1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概述
所谓纪检,是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的简称,属于当前党建中必要的内容,党的纪律检查机关需要有效维护党的相关活动。监察是指监督各级国家机关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并检举违法失职的机关或工作人员,在当前廉政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在设置党委的同时,还需要设置纪委,担负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当前企业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一些地方针对纪检监察进行了试点改革,发挥了一定的效果。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属于政府行政监察和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拓展。在党委的指导和带领下,国有企业监察部门以及纪检部门可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国企队伍的稳定和谐,遵循法规、法纪以及法律要求,从而完善案件工作、效能监察、廉洁文化等具体工作。
2国企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工作观念落后
国企管理者对于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高,通常是将纪检监察工作视为一项固定的政治工作任务。纪检监察工作的工作目的性非常强,所以负责此项任务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较低,并且很多时候工作人员会认为自己为工作付出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由此就会出现严重的心理落差,进而影响其工作效率。
2.2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
一些国企的纪检监察工作人员都是从别的工作岗位调过来的,所以对线索的处理、调查以及取证的工作方法并不了解,由于没有进行相应的工作培训,导致国企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较低。目前,由于工作腐败行为更加隐蔽以及技术更加高超,因此,对国企纪检监察工作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需要技术更加专业和能力素质更高的工作者。
2.3工作方式简单、缺乏专业性
纪检监察工作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执纪、监督、问责,但是长期以来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实效性以及专业性不尽人意。
从监督效力来说,由于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和理论基础,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时,效力相对有限。
从纪检监察人员的地位来看,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与党政组织机构不同,国企纪检监察人员的晋升、福利待遇以及地位依赖于国企领导者,因此,难以实现对企业领导的制约和监督。从监督方式上看,企业的纪检监察主要是事后监督,只有在出现问题或者发生举报之后才会进行追查和问责,难以在事前进行有效的防范,工作方式比较简单,效果相对有限。企业纪检监察人员虽然在职能上与党政部门纪检监察机构一致,但是从人员配置上来说,企业纪检监察机构缺乏专业的培训,专业素养不强,办案经验缺乏,开展工作时专业性不强。
3当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3.1加强纪检监察人员责任意识
企业纪检监察人员要积极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和角色意识,深刻认识纪检监察机构在保障企业良好运行方面的作用,在平时工作中要增强自身的主动性,落实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和教育作用。
纪检监察人员自身要加强学习,学习相关的政策、法规、条例等,在工作中提升政治站位,破除陈旧观念以及工作模式,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工作。
要贯彻落实纪检监察机构领导报告工作的制度,定期向上级单位报告工作情况,同时传达上级领导的有关指示,并将其落实在平时的工作中。
纪检监察人员要提升自身的履职能力,在工作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反腐倡廉工作的力度,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及发展目标,执好纪、把好关,有效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并且进一步落实查处“四风”问题的力度,纠正党员干部的不正之风。
3.2完善国企领导层监督约束机制
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要进一步落实“三重一大”机制,对企业领导形成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所谓“三重一大”就是企业领导层所作的重要人事任免决定、重大决策行为、启动的重大项目以及大额资金流动。这几个方面对于企业发展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在这几方面通常也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纪检监察机构主要抓住这几方面,就可以有效防范相关的风险。通过完善“三重一大”监督机制,可以避免企业领导者在企业内部形成“一言堂”的情况,使企业的相关决策更加科学,规避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
3.3加强监督力度
在国企当中,纪检监察工作有着监督的工作职能,可以确保国企的资产安全。为了能够更好地让纪检监察工作起到监督的作用,国企就要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建设力度,建立独立的纪检监察部门。首先,制定完整的部门自评体系,对国企内部各部门的各项工作和管理标准进行评估与管理,带动国企的良性进步和发展。其次,对评估指标进行健全,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加科学、全面地对国企的所有管理工作展开有效评估,对错误或者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及时修正,推动国企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3.4应用信息技术,优化企业作风
为满足国企人员结构精简要求,多数国企纪检监察人员数量出现了明显缩减趋势,但各种纪检监察任务却呈现出了不断增加的状态。在此环境中,企业需要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有效运用,不断提高该项工作开展效率,以达到减轻人员工作负担、提高工作开展时效性的目标。企业要借助国内外先进企业经验,打造出与企业运营情况相符的信息管理系统。监察人员要通过对系统的合理运用,及时展开信息收集与分析,要利用系统设置员工沟通模块,以便及时掌握基层员工实际想法,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同时还需做好企业作风优化工作,要按照党中央指示,将廉洁文化意识渗透到各个工作环节之中,营造出自律、廉洁的工作氛围,确保内部职工可在此种氛围影响下,树立起良好的廉洁意识以及自律意识,可以自觉抵抗各种诱惑,成为一名合格的国企职工。此外,为保证企业良好风气,还应设置配套的奖惩机制,要对保持廉洁作风的职工进行表扬与奖励,使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并要对违法乱纪人员展开严肃处理,以对企业整体风气进行保证。
3.5创新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方式
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要改变以往以事后监督为主的工作模式,注重平时的监督和防范,这样可以及早发现问题,通过及时采取措施可以控制事态影响,避免对企业的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在实际开展工作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要注重初核工作,查办当前案件时,保持工作重心不变的基础上对于其他的问题也要进行初核,具体可以采用先易后难的方式,先核查简单明了的问题。同时要注重从多种渠道收集线索,灵活应对,使初核工作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成果。
要扩大约谈以及函询的覆盖面,按照约谈以及函询的执行标准,对符合相关要求的人员、及时进行约谈或者函询。
对于重要的信访件要及时进行核查督办,尤其是线索比较具体,可操作性比较强的信访件要及时处理,追究涉事人员的责任。
结论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直接影响,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纪检监察工作也要积极适应新的形势,进一步加强监督,遏制企业内部腐败违纪现象,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艾蕾.新时期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有效性探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6):216.
[2]朱永珍.新时期水务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探讨[J].卷宗,2019(9):368.
[3]吴剑.纪检监察工作在国有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