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总书记来陕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西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08期   作者:苏凤昌 丁亮
[导读] 习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扎实”要求,是新时代西安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贯彻新发展理念,针对西安实际的精准施策。
        【摘要】习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扎实”要求,是新时代西安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贯彻新发展理念,针对西安实际的精准施策。我们应当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来陕讲话精神,紧密联系西安市情实际,全面落实习总书记对陕的指示批示,奋力追赶超越,开启大西安建设新篇章。
【关键词】五个扎实;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来陕讲话精神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提出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陕的具体体现。在新时期新形势下, 这为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明了方向。
        “五个扎实”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对西安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问题的系统性回答。一是扎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西安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发展阶段,要实现高速发展与高质量发展并举,不追求高速度不是不要速度,而是要在中高速增长中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把握转变发展方式的阶段特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生产效益;把握优化经济结构的阶段特征,着力推动产业深度转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把握转换增长动能的阶段特征,要把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最大限度释放全市的科技潜能、发挥好科技优势。二是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科技素养,推进农业现代化。将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全过程,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把环境改善作为检验发展质量效益的重要指标。三是扎实加强文化建设。西安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要着力发掘和利用好西安历史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新时代追赶超越的精神力量。四是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群众民生难题,要着力发展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养老服务、食品安全等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领域,增进民生福祉。五要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打造政治过硬、纪律严明、本领高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发展保驾护航。
        二、扎实推动西安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落实“五个扎实”要求,加快建设大西安西部经济中心。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内外环境与新冠疫情影响的新变化,新形势下推动西安经济发展还需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把握国家政策机遇,积极推进改革创新。认真分析形势,抢抓“一带一路”倡议、国家中心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政策机遇,加速政策的落地与实施。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更深层次进发,解放思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简政放权,缩短审批程序,改善工作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创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为企业减负,缓解老百姓办事难的问题,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二要重点发展“三个经济”,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发展枢纽经济,建设西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国际航空枢纽、物流枢纽。与东部沿海城市不同,西安地处内陆,水运的先天缺失,更要重点发展陆运和空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开工建设,用好“第五航权”政策优势,积极开通国际客货运航线,织密交通运输网。加快建设“一带一路”铁路物流集散中心,推进重点区域的铁路改造,积极拓展中欧班列“长安号”的运输线路,打造物流运输黄金通道。发展门户经济,建设西部地区综合性门户城市。

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提升海关通关效率,加强资金、人员、信息的流通,实现经贸“双向开放”。发展流动经济,建设西部资源要素流动中心。以世博会为代表,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国际性组织机构在西安举办各种年会、峰会、论坛等系列活动。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智能便捷的信息平台,吸引物流、商品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流、资金流、资产流等资源要素在西安融合交流。
        三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启动经济发展新引擎。以西安的优势科教资源为依托,加强政府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校地联系,为高新科技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破除体制机制藩篱,统筹全市科技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增加科技研发经费,推动本地企业和科研院所以全球市场为目标创新技术和产品,协助企业创新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搭建科技资源信息交流平台,使资金、人才、技术资源要素得到优化配置。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吸引国内外优秀的研发机构汇集西安。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硬科技”为抓手,创建全球领先的、国际开放性的“硬科技”研发基地。努力使西安的创新观念、科技创新能力、企业创新机制在全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四要加快质量变革,构建西安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要引导市内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协助企业利用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以西安军民产业融合的比较优势,促进军工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进入市场,扶植一批军民产业融合的示范企业。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延伸,形成完备的产业链。鼓励本土企业走出去,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央企和大型跨国公司间的合作,争取国家重点项目落地西安,打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集群。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绿色金融、融资租赁等新型业态,发展浐灞金融商务区,提升金融创新服务功能。依托省内能源优势,发展西咸新区能源金融贸易区,打造西部能源金融交易平台。除此以外,既要注重先进制造业、传统工业的发展,还要注重配套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体系,推动西安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五要发挥西部“龙头”作用,引领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来看,西部地区需要一个强大的核心城市作为其战略支点。西安作为国家批复的重要中心城市,理应担负起这一重任。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更需要西安在城市群中起到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因此,西安应大力加快西咸一体化,加强和周边省市联系合作。加强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等资源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统筹区域内产业发展,形成区域合力,从整体上带动城市群区域的发展。
        六要挖掘西安历史底蕴,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西安作为世界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进行文旅开发的同时,首先要保护好市内的历史文化遗址。要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为目标,合理开发旅游线路、旅游产品。要拓展旅游产业的上下游,形成“衣、食、住、游、购、娱”一体的旅游产业链。做好旅游宣传工作,利用新媒体、互联网、VR等现代信息技术,展现西安历史风貌。制定对外交流计划,建立友和城市,加大民间交往,举办好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等国际赛事,积极策划、筹备更多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交流活动。
        七要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拓宽改建老旧路面,打通断头路,修建停车场,做好市政园林绿化,让西安交通更便利,环境更美丽。加大在基础教育、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做好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一批公办幼儿园、公办中小学、公立医院,让幼有所教,病有所医。市内分区域规划建设具有国际化水准的商贸综合体,提供优质生活配套。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西安,更多的人才来西安创业,通过完善的城市配套服务来拓展经济増长的空间。
        【作者简介】
        苏凤昌 ( 1960— ),男,陕西澄城人,教授,中共西安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研究方向:经济理论与城市经济。
        丁亮 ( 1986— ),女,陕西杨凌人,博士,中共西安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