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思路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8期   作者:程家萍
[导读] 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社会能力之一,小学阶段是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改善与提高的关键时期。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社会能力之一,小学阶段是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改善与提高的关键时期。对此,笔者认为诸位同仁首先应意识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立足小学生实际,明晰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思路。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现状;培养思路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小学阶段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如果抓住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认真指导训练,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和说话的习惯,不仅能为学生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对他们今后从事学习、工作都是极有益处的。口语交际属于言语交际范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语言为工具所进行的一种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活动。口语交际教学则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具体生动的交际情景,交际活动的设置和开展,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及口语表达水平的一种课型。
        一、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现状探究
        1、教师个人专业能力有限
        现阶段,我国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并不理想,绝大部分学生的沟通力、倾听能力、表达能力都未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对口语课程缺乏重视度,教师缺乏重视度的其主要原因是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认为口语交际并不在语文考试的范围之内,不需要耗费精力在口语教学当中,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只局限于表面形式;学生缺乏重视度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落后,课堂学习氛围过于沉闷、枯燥,再加之教师对口语交际并不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并没有太大的收获,学生认为口语交际可有可无,于是对口语交际失去了学习兴趣。
        2、学生在课堂中缺乏主动性,整体表现机械死板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的地将系统的语言知识传授给学生,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学生根本不需要思考,只需要机械的地跟着教师的讲解做笔记,被动的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即可。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只注重让学生快速的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缺乏对人生命存在与发展的关怀,以至于教师与学生都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的理念,导致学生没有完全投入情感态度且没有体验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生只能够背诵与理解知识,而不能灵活的地将知识运用到实际学习与生活当中,禁锢了学生各方面思维能力,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思路探究
        1、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说
        通过对所执教班级的小学生进行观察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刚刚步入小学的时候,其胆子都比较小,害怕说错话,不愿意在他人面前说话。针对这一情况,我会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放下其说话的戒备,让其敢说话。比如,我在课下会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在与学生交谈中,对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借助交流方式帮助其解决这些问题。而且,在与学生就生活、学习等方面所有的话题进行交流的时候,会使学生觉得老师是和蔼可亲的,以此拉近师生距离,在亲其师信其道的驱使下,使学生乐于参与我的教学活动。在课堂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我则会以赏识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用赞赏的眼光、鼓励的微笑来使学生放松身心,在和谐自由的交际氛围中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2、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乐说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开展中,大部分教师往往会为学生呈现一个交际主题,然后鼓励学生围绕该主题交流、讨论。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其语文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对教师所提供的话题是难以有一个深刻理解的。这就使得学生难有话可说,甚至在说的时候也没有一个中心,久而久之学生的交际兴趣就被削弱了。对此,在新课改背景下,会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借助多样化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交际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参与中自由交际。如:二年级《推荐一部动画片》口语交际课,我是这样创设情境:新课伊始,我便播放几段剪辑的动画片,让学生猜一猜这几段视频的片名,学生看完视频后,高兴地手舞足蹈,轻松地说出有《大闹天宫》、《黑猫警长》、《葫芦娃》等片名,这时老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说说你还看过哪些动画片,由于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自然而然地说出《西游记》、《大耳朵图图》、《喜洋洋与灰太狼》、《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看到学生热情高涨,老师趁热打铁,让学生说在这么多的动画片中,你最喜欢的一部动画片是什么?推荐给大家并说出推荐的理由。老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就像炸开了锅,一双双小手举得老高老高,可想而知这样课堂学生是多么喜欢与别人交流啊!
        3、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师也在不断的地创新教学理念,大胆的地尝试各种各样、有效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方法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一致好评与青睐。多媒体教学具有较强的多维性、集成性、交互性,其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等功能可使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利用动画、图形等形式变得直观、生动、形象,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效的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时,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课前准备了《动物世界》的视频:凶猛的老虎、威武的狮子、狡猾的狐狸、会学人说话的鹦鹉、可爱的熊猫,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当学生欣赏完后,老师问:“动物世界的动物有趣吗?谁能把你喜欢的动物说给大家听听,可以从它们的样子、生活习性或本领等方面来介绍。”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兴趣盎然、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自己喜欢的动物来,思维异常活跃。
        4、培养语感,使口语交际更具鲜活力
        所谓语感,就是指人们对语言文字的直觉程度和敏感性。人们对语言的直觉、敏感,是因人而异的。语感,是建立在语言知识的积累之上的一种功能。它不是与身俱来的,必须通过必要的途径,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培养、训练才能获得。那么,在小学口语交际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首先,可以在听觉感受中培养学生语感。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安排朗读这一环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听觉上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因为好的文章不仅要多读多看多思,还应该多听,听别人读、听艺术家读,听出感受,听出味道来,在听的过程中真切地领悟文学美丽、语言的魅力。
        三、结束语
        综上,本文中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思路展开探究。首先,笔者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现状,其次,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如下解决思路: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说;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乐说;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培养语感,使口语交际更具鲜活力。最后,笔者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指路人,因此,师者要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与素养,在学生困惑之际,能即时给出解决方案,做学生坚强的知识后盾。
        参考文献
        [1]曾毅.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5):22-22.
        [2]黄锦兰.口语交际能力,还要被“搁浅”吗——试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2017(1).
        [3]赵霖.活动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优化策略[C]//2018.
        [4]张艳英.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情景课堂教学的设计[J].中华少年.
        [5]李文花.影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要素分析[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