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教学方式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8期   作者:黄子缔
[导读] 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教育思想的一种方式,越来越受到小学教师的认可,在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摘要: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教育思想的一种方式,越来越受到小学教师的认可,在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本篇文章对数形结合思想的概念及意义进行简单说明介绍,对此项工作中将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问题;对策
1.引言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教育事业是保障人才供给的主要途径,而小学教育是基础性最强的教育,它们对儿童健康成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现在的小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数学教育是小学教育科目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奠定了小学生日后学习的基础。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主要是让小学生学习掌握数字、数量关系以及识别几何形状,为了能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采用一些相对简单、容易理解的教学方式,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教学方式是最直接有效的。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使数学知识由抽象转为形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更加为学生日后的数学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数形结合思想的内容和作用
2.1数形结合思想的内容
        通常所说的数形结合思想主要包含了两方面内容:以数解形,以形辅图。通俗一点就是数字和图形互相运用。当数字问题不容易被学生理解时,就转化成图形,当图形非常抽象时,将图形转化成具体数字,从而使数与字相辅相成,这样的思想方式即为数形结合的思想,也可以说是思考问题的一种方法。
2.2数形结合的主要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思维方法就是数形结合的方法,在思考问题和理解问题方面,小学生的能力尚不如中学生,他们对于很多抽象的问题理解起来非常费力。这样的情况下,在教师讲授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一个对学生负责任的教师需要具备更多的耐心,去摸索更加简便的、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导。在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数形结合是最简单最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而且还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思维模式,不但能够实现对小学生进行启蒙的目的,而且还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方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成就感,建立他们在学习方面的自信,在数学的海洋中欢快的徜徉,这是小学教学中倡导教师采用数形结合思想的真正目的。
2.3数形结合的主要方式
        (1)画图使数学关系明确
        计算问题在小学数学中最为常见,学生需要大量的数字计算。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很多老师对学生的计算技巧比较重视,却忽略了学生对问题本身和计算过程的理解。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数学这门课来讲是非常不利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更会影响到学生以后对应用题的理解和解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和对计算过程、方法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进行灵活地运用,善于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引导学生理解和解答问题。例如,当面对分数题的解答“一只猴子每分钟能吃完1/5根香蕉,那么这个猴子1/2分钟可以吃完多少根香蕉?”在面对这种情况时,需要先把本题包用到的式子写出来“1/5×1/2”,再引导学生来用画图的方式表现出这个算式的内容。先画一根香蕉,再画一只猴子,为表示时间再画一条线段,在画图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再进行计算。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数形结合图,为这道题的解答提供更多的灵感和思路。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形结合思想的体验更加深刻,循序渐进的引导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此一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学生的理解能力得以提高,数学问题转化成图形问题后,问题由抽象变得具体,更好的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2)示意图使数学关系更加明确
        在解决分数应用题的过程中,可以把应用题里的数字关系采用数形结合思想清楚明确的展现出来,从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例如,当面对数学分数应用题“有一张大饼,将大饼的四分之一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请问每个小朋友分到的饼占了整张大饼的几分之几?”对于初学分数应用题的小学生来讲,这道题的关系有些复杂,小学生可能不能顺利地列出计算式,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引导学生先采用图形画出题目中的关系,先画一张大饼,将饼平均分成四块,再选中其中任意一块平均分为两个小块,画出每个小朋友分到的饼的面积,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清楚地看到,每个小朋友分到的饼面积为“1/4×1/2 ”,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列出这道题的算式,通过分数的计算,道道最终结果为1/8 。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对应用题中的复杂关系进行更好的理解,以图形的方式展现分数应用题的数字去列出计算式,使应用题的数学关系更加明确。
3.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采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教学,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具体如下:
        (1)教师不够重视数形结合的方法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数形结合教学模式的策划者,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作用至关重要。然而,目前有些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不够重视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只是一味地单纯教授学生数学知识,而忽视了数形结合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只会机械地记忆数学知识,其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更好的发展,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积极性
        数学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这种情况下,教师局限于自身的传统思维中,不能对教学进行很好的改革,数学教学模式非常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能够被激发出来。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在抽象的数学知识面前,他们感到困惑而提不起兴趣。
        应对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为:
        (1)小学数学教师应清楚的认识到,数学是一门科学性比较强的学科,它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而小学生处于智力启蒙阶段,对抽象的理论和数字知识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多数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上,应该重视对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灌输,让学生加强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亲身示范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去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
        (2)运用科技化手段解释数形结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先进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今日的多媒体教学已逐步替代陈旧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教师也在不断学习利用新的教学方式,原先复杂枯燥的课本知识学习,变成了看电影,一张张生动的图片和制作精美的小视频,更好的加深了小学生对数形结合方式的理解,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课堂的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3)数学课堂组织数学竞赛活动,设置一些奖项来吸引学生积极参加。对小学生而言,数学学习的关键在于兴趣,在数学竞赛中,学生们可以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去解决比赛中的题目,从中可以充分领悟到,利用数形结合方式解决问题比其他方式更为直接快速,进而提升了小学生学习数形结合的兴趣,为学好数学这个科目做好了基础。
4.结束语
        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它能够通过具体的图形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这种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使小学数学的学习难度降低,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能够使小学生对数学兴趣得以提高,培养学生新的思维方式,既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又为日后初中数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管晓蕾.基于“数形结合”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
[2]汪渭芳."数形结合"天地宽――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0(17):30-31.
[3]王改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J].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9):3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