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普通混凝土试块制作及送检的过程控制 周海超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周海超
[导读] 摘要:混凝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项建筑结构材料,并且具有较大的需求量。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混凝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项建筑结构材料,并且具有较大的需求量。混凝土试块试验:首先是对原材料:水泥、砂、石进行检验,水泥的强度初凝终凝时间,游离分子的化学分析等。砂石料的料径含泥量和碎石强度试验等。为了能确保混凝土质量,需要合理选择取样方法和数量,进行判断混凝土质量,确保整个工程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试块试验;送检控制
        1.混凝土试块制作中存在的问题
        依照现有的混凝土试块制作现状而言,在制作中存有不重视试模尺寸、形状;试模隔离剂用废机油过多;振捣次数过多等问题。
        1.1不重视试模尺寸、形状
        根据目前混凝土试块制作现状来看,存有以下几点问题:制作人员都在制作时,存有试模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进行购买时会选择使用尺寸不合格的试模进行;混凝土试块的每个侧面都不能够达到90°,且在遭受压力时的承压比重,也不能进行完全承压。
        1.2试模隔离剂用废机油过多
        现如今大部分工地所使用的废机油作试模隔离剂,常常都会出现用量过多或者是没有“晾干”就使用等现象,混凝土试块制作机油漂浮在试模的侧壁上,并且全部集中在混凝土熟料的表面上,在加上钢筋棒会在应用的过程中,以上下振捣的方式融入进试块内,所以,当混凝土出现凝固之后,必定会在混凝土内形成隔离层,进而在一定层次上大大降低了试块的抗压能力与强度。
        1.3振捣次数过多
        虽然现已经规范了明确的混凝土试块振捣批次,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多人员不根据相关要求进行操作,通过无数次振捣结果得出,在经过使劲振捣之后,虽然混凝土密实了,但是也因为过度振捣致使混凝土熟了分层的“隐患”,在不同程度降低了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测定值。
        2.混凝土试块的制作方式
        将从混凝土试块制作规定与混凝土试块制作步骤方面,针对混凝土试块的制作方法,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
        2.1混凝土试块制作规定
        混凝土试块制作时,应当遵循以下几点规定:首先,在成型之前的时候,需要检查试模尺寸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尤其是在面对高强混凝土时,更是应当高度重视检查试模尺寸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此外,还需要在试模内表面进行涂抹一层矿物油,或者不会与混凝土产生反应的脱模剂;其次,普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不仅需要从同一车混凝土中进行取样,还需要适当搅拌混凝土,其材料用量需要以质量计,从而称量精度:水泥、掺合料等。
        2.2混凝土试块制作步骤
        混凝土试块制作步骤需要遵循以下几点:首先,进行取样或搅拌好的混凝土拌合物,使用铁锹进行搅拌三次;其次,合理运用振动台振实制作试件要按以下方法进行:①把混凝土拌合物倒入试模中,在装料时还应当使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且还需要把混凝土拌合物高于试模口;②应当把试模固定在振动台上,而在振动时试模不能出现任何振动;③运用刮除的方法,把试模中存有的多余混凝土进行刮除,然后在使用抹刀进行抹平;④使用人工插捣制作试件应遵循以下方法:①需要把混凝土拌合物分别装进两个模内,并每层装料厚度需要保持一致;②在插捣底层混凝土时,捣棒应当处于试模的底部进行,而在进行插捣上层混凝土时,应当把插棒先贯穿于上层,然后在插入下层25mm左右。


        3.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检测技术
        3.1混凝土抗拉抗弯强度检测技术
        混凝土良好的物理性能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参数,在混凝土检测中一定要对其力学性能指标进行试验检测,明确混凝土结构的抗弯和抗拉性能,有效保证混凝土结构能够在预定寿命周期内保持较好的性能,避免变形和损坏。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抗压强度试验之前要先进行抗弯强度的检测,然后再利用科学的试验的方法来对混凝土结构的抗弯抗拉指标进行确定,从而不断对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进行优化。
        3.2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检测技术
        需要长时间承载较中的载荷,必须要具有加好的抗压弹性才能保证其服役年限,在既定使用寿命期间做好服务工作。所以,在混凝土设计中就一定要合理设置其抗压模量。弹性抗压模量的设置需要通过弹性模量试验来提供数据支持,同该试验技术的支持可以综合评估混凝土的主体抗压模量,从而保证混凝土构件的长期稳定性,有效发挥混凝土结构在中的作用。
        4.高效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措施
        4.1要严格把控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
        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直接受到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影响,中混凝土结构直接承载所有载荷,并且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在外界自然的影响下很容易遭受损坏,所以,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就必须要从混凝土的原材料入手,严格控制各种原材料的质量。在材料选择中要根据不同材料在混凝土结构中的不同作用,合理控制各种材料的含量。另外,在原材料选择不能一味追求原材料的质量,还要根据的性能、寿命期限等因素从质量、经济以及强度等多个指标着手,综合考量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
        4.2科学把握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比
        混凝土的加工并不是将各种原材料进行随意的组合,而是要根据各种材料的性能科学设置不同的比例,从而得到不同性能的混凝土,保证混凝土性能满足工程需要。在配比设计中要合理控制水以及各种矿料的比例,并利用高效减水剂来对混凝土材料进行优化配比,从而有效保证混凝土的功能满足的设计要求,避免过早出现变形裂缝等问题。
        4.3加强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原材料和制作的质量控制之后,还要加强地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才能最终实现对的质量控制。在施工中,混凝土摊铺之前就要对基层进行有效处理,并对存在破损的基层利用水泥砂浆进行填补;另外,在处理基层裂缝时一定要按照技术规范进行科学操作,保证裂缝的有效修复;要合理控制摊铺机在混凝土中的行走基线,平顺前行,同时还要合理设置板厚,以满足摊铺厚度的要求;在进行摊铺工程中还要检测材料的含水量,并对混凝土的搅拌过程进行科学控制,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满足要求;要告诉重视天气变化对混凝土摊铺作业的影响;要合理控制摊铺机的振动频率;在施工结束后要通过科学养护确保混凝土充分凝固后才能通车。
        5.重视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现如今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可以划分成为标准养护和自然养护两种形式。首先针对标准养护工作进行分析:所谓标准养护是指把混凝土置于特定温度和湿度的空间中,主要用于存放混凝土试块。此外,要想与国际社会实现有效结合,还需要根据《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设定标准养护室的温度和湿度,将从最初温度20±3℃转变成为20±2℃,而湿度则是需要从最初的90%以上,转变成为95%以上;其次,针对自然养护方法展开分析:自然养护方法的基础就是需要具备良好的养护条件,比如可以合理控制室温、室温等,假设不具备充分的基础条件或条件,就需要把混凝土试块放入水池中,因为水池是混凝土试块的基础养护方法,除此之外,还需要定期把混凝土试块从水中捞出晾干,然后经过一个月左右放在实验室中进行压制。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混凝土正在广泛的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并且还成为了建筑工程开展施工的核心基础。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并没有针对混凝土质量检测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从而致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对于这类问题而言,需要通过开展混凝土试块试验等方式,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效果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全志淼.浅谈混凝土试块制作与养护的心得[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6):4121.
        [2]袁 军.混凝土试块强度评定与结构实体强度检测的相关性[J].四川水泥,2018(12):2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