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的策略分析——以学困生为例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8期   作者:陀世强
[导读] 初中化学是一门初三时期才开设的课程,因此可以说初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与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不仅能够为其步入高级中学奠定基础,还能有效提升初中生的科学素养。
        摘要:初中化学是一门初三时期才开设的课程,因此可以说初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与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不仅能够为其步入高级中学奠定基础,还能有效提升初中生的科学素养。而初中化学班主任不仅担负着对化学学科的教育任务,还是班级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必须要与同学们建立和谐的关系,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更快进步。本文以学困生为例,探究初中化学班主任与其建立和谐关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班主任;学困生;和谐关系
        引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应该从爱学生做起。爱学生是指教师要一碗水端平,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温暖。尤其针对学困生,更是需要班主任花费更多的精力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师生关系和谐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加信任、尊重教师,喜欢上班主任任教的学科,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大程度的进步。
        一、学困生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他们面临着中考与升学的压力,所以很容易受到生理、心理、行为、环境与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在日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这些受不同因素影响导致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就是学困生,他们通常表现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自律能力差、喜欢自由而不喜欢被约束、懒惰贪玩、学习兴趣低、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应付、顶撞教师等[1]。任何一个班级都有学困生,教师必须重视对学困生的转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初中学习任务重,学习时间紧迫,各科任教师也更注重于学科知识的教学。班主任虽然担负着管理班级的重任,但往往也是身兼多职,很难全面地照顾到每一名同学。尤其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变得愈加难以管理。为了从根本上转变这些学困生,与其建立和谐的关系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只有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才能逐渐感化他们[2]。而对于化学班主任而言,在面对班级中的学困生时,不仅要在班级管理与教育中用真心与诚心来增强与学生的沟通,还要在学科教学中耐心地施教,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
        二、初中化学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的有效策略
        (一)用真心与学生沟通
        导致初中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有很多。不论是哪一种,学困生都是最需要关怀与关爱的群体。他们通常会由于成绩差产生自卑的心理,在家中可能受到父母的责备与抱怨,在学校可能受到其他同学的歧视与疏远,甚至他们会认为教师也非常厌弃自己。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他们是极度需要关爱的。而作为班主任,必须站在学困生的角度上考虑到他们内心的想法,要毫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帮助他们而不是厌弃他们,只有充满了真心与诚心,才能慢慢地感化他们[3]。例如初中生每天的学习任务都很紧,他们的课余时间也很短暂,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早自习、午自习或是晚自习的时间来与同学们聊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可以关心同学们是否吃了早饭,也可以提醒同学们天冷要加衣,还可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天气、环境或是节假日的安排,通过生活中的细微小事来关怀学生,用真心与他们沟通,建立类似朋友之间的相处模式,让学困生感受到关爱、体会到温暖,进而逐渐树立起自信心,养成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产生战胜自我的勇气。


        (二)用耐心去施教
        学困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最为明显,他们对学习没有较高的兴趣,经常在课上贪玩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响他人正常听讲,顶撞教师。作为化学教师,首先就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模式:是否将学生放置在了主体位置?课堂氛围是否轻松愉悦?是否在教学中设计了有趣的活动?是否考虑到了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了帮助学困生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教师应将重点放置在课堂的趣味性、语言的生动性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中。例如在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同学们播放实验视频,利用播放视频的方式来构建浓厚的课堂氛围,让同学们组建成小组一边看视频一边记录实验的注意事项,在视频观看结束后,选择一组同学来到讲台前为同学们进行实验操作的演示。这样的方式使得学困生也能够在小组其他同学的督促下,参与课堂并集中注意力,在教师与同学们的引领下,体会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并产生求知求学的欲望以及动手操作的兴趣。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要重点观察学困生的课堂表现,可以将操作演示的机会交予学困生,如果这名同学缺乏自信心或是不愿意,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的心理,耐心地给予鼓励与支持,并告诉学生教师会从旁协助,不要担心自己表现不好或是出现错误,激励学困生融入到课堂中。
        (三)用诚信呵护学生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在学生“开小差”或是注意力不集中时突然点名,让他们回答问题,这样的方式不仅会使得学生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还会使他们觉得羞愧。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来说,很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因此教师必须做到诚信呵护,尽量用眼神与学生进行对接,用眼神来达到提醒、鼓励或肯定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的过程中,教师为了导入课堂,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让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食物都有哪些种类。这时同学们都很活跃,但是一些学困生却并没有表现得很积极,甚至有的还在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拍手、敲打黑板等方式制造出声音,然后重复问题,用眼神来鼓励学困生,使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便发言有错,教师也不要轻易说“错”,也要及时地对他们的积极思考给予肯定,让学困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与呵护。最后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要有意识地为学困生创设能充分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赏识并信任他们,哪怕只有点滴的进步也要充分赞许他们取得的成绩,以此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进而帮助学困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化学班主任必须从两方面来与学困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班主任要用真心与学生沟通,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作为化学教师要用耐心去施教,用诚信呵护学生,对于他们的表现、成绩与进步给予充分的尊重与肯定,使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最终帮助学困生走出学习的困境。
        参考文献:
[1]刘萍.初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与转化[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07:142+144.
       
[2]王斯源.初中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3]宋平.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J].学周刊,2018,23:69-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