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纠错能力高宁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8期   作者:高宁
[导读] 小学生大多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做完作业或考试后就以为自己做过的题目都是正确的。
        小学生大多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做完作业或考试后就以为自己做过的题目都是正确的。从来都没有想到检查一下自己做的题目是否存在错误,也就是不会检查错误。大多数学生都有点麻痹思想,对待简单的题目往往重视不够,细心程度也不够,而对一些有难度的题目则认真和细心的程度要高一些,所以就会出现一些学生在考试中简单的题出现了错误,而难题没有错误。皮亚杰曾经说过,学习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不断通过反复思考导致错误的缘由并逐渐消除错误的过程。如何去纠正学生的这些错误,培养他们的数学纠错能力。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让学生意识到纠错的重要性。
        教师批改作业的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获得信息反馈;二是督促学生完成作业,以利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作业下发后,学生往往只重视这次作业或测验的结果。而对于错题也只是一看了之,而不是立即提笔更正。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学生不懂得如何改正,二是有些学生偷懒不想改正,三是学生思想不够重视不去改正。由此可见,学生没有纠错意识,纠错能力相对缺乏。
        让学生纠错,需要建立一种有效机制,而建立“错题集”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让学生摘抄作业或测验中的错题,虽然这会暂时增加学生的一些负担,但这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态度的途径,从长远看这会提高学生的解题正确率,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建立“错题集”的作用;其次让学生会正确使用“错题集”,诸如错题类型与原因,教训与得失,正确答案与最优解法……;三是让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写“错题集”;四是老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五是评选优秀“错题集”让学生观摩学习。
        二、培养学生纠错的方法和途径。
        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养成主动检查、自觉验算的习惯和主动订正、及时交作业的习惯。有的学生较草率,写完作业或考试答完题后立即交,从不进行检查,我就及时找他们谈话,先从思想上对他进行教育,然后再教给他们检验的方法。

如对于应用题的检验,可以用读一读题目、画一画图形等途径来审清题意;有时也可以让学生换一种解法,看看结论是否相同,想想所运用的概念、法则、公式等知识的正确性如何;想想计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或先粗略估计正确结果的取值范围,如计算结果不在此范围之内,说明解答有误;用方程或比例解题时,是否写上解、设,计算结果是否带单位名称,答句是否完整等。我还经常让学生互相进行检验,互相检查、互相促进,从而使学生答题的准确率得到提高。学生常犯错误的关键之处,经历教师的引领示范及其相互评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一些解题和检验的技巧,提高了自我纠错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在教学中,我发现从表面上看,往往学生是懂了,像是理解了,但实际却远非如此。当时的“懂”,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的,学生是被动“听会”的,被老师“讲”会的。学生只是依着葫芦画瓢,知识仅仅走到了短时记忆领域,是一种浅层次的识记,而没有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当出现了错误时,学生弄不清错在哪些地方,是概念不清还是审题不慎,是方法不对还是根本不会……。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应让学生明确正确的解题思路及方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一是提倡学生多问“为什么”,面对书中的结论、例题,多思多想,大胆质疑。二是鼓励学生互助学习,多问老师与同学,学问学问贵在问,不问、不会问,就会缺少思维。三是进行反思训练,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让学生在变中反思,从而巩固双基,理解概念的本质,掌握解题技巧与规律。四是反思题目中的隐含条件,领悟到读题要仔细,要把题意翻译成自己的语言,学会用树干图摘录条件;认真挖掘题中条件,提高思维的全面性。五是反思解题规律,培养学生深入钻研的习惯及探索的精神,提高解题能力。
        四、让纠错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
        习惯的培养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认同并自觉的实施。布鲁纳曾说过:“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错误从一个角度揭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数学学习实际上是不断提出假设,修正假设,使认知水平不断复杂化,并逐渐成熟的过程。学生所犯错误及对错误的认识,是学生知识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学生的典型错误进行诱导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学生也会“吃一堑长一智”,从而积累更多的解题经验,尝到纠错的甜头,从而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总之,学习是一个渐进的、不断的纠错过程,纠错是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只要能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分析、改正错误,必定会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做事认真的态度。也相应地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