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背景下中学物理教学的创新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8期   作者:刘远峰
[导读] 如此方能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创新教学时,达到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提高。
        摘要:为了使得中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利用互联网,在对物理教学资源进行丰富的同时将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创设出,并在对相关的实验情境进行模拟时,对学生的知识进行有效检测。如此方能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创新教学时,达到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互联网;中学物理;创新教学

        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学物理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获取、对问题的探索和解决,并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实践。如此就不仅能够对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也能够加强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更是能够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满足,使得能够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时,提高中学的物理教学效率[1]。
一、在互联网背景下,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
   在新课标教学中,主要就是对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多渠道、多角度的学习途径,多交流、多体会和多合作的学习体验进行倡导,而这些也都是学生利用自主探究方式对知识进行获取的过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利用互联网,不仅可以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弥补,使得中学物理能够有着有更多与教学知识相关的事例;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合适的问题情境创设出来,使得学生能够利用互联网对其进行有效解决。就比如说教师在教学《机械运动》这一课时,就可以利用互联网,将“飞行员在空中对子弹进行抓取”的动画展示出来,并让学生思考“飞行员为何会拥有这样的本领”。通过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就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也就可以在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情况下,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能够在促进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时,达到学生知识面和信息量的有效增强。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对自己不懂的物理知识进行查找和筛选,并在课后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和交流,如此就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从而实现在新课标和新理念下对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在互联网背景下,对物理实验情境进行模拟
   众所周知,物理其实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中学物理教学来说,实验教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就是丰富多彩和生动有趣。然而在实际上,许多的物理教师并没有利用实物模型教具来开展实验教学,这样的情况自然无法让学生有效的接受和理解该知识。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中学的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能够利用互联网,将相关的实验情境模拟出来,并在将课程内容丰富起来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实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实验探究学习。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指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预习,并在预习过程中将实验所需要的材料进行掌握。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对实验所需的材料进行查找和收集,并在这之后,对实验的原理进行了解。之后教师就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实验进行模拟,并在模拟中通过互联网完成一些高难度实验。然后教师还需要利用互联网对常规实验仪器当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并对最终的物理实验效果进行充分展示[2]。比如教师在讲解“分子运动论”这一知识时,由于学生无法对物质内部分子的运动进行观察,因而如果教师只是口头讲解,学生根本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理解。

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分子运动和碰撞的实验过程模拟出来。通过这样的模拟,学生就能够对分子的运动过程有一个充分的观察和感受,进而也就能够在加强学生对此知识的理解时,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学生进行知识检测
   在中学的物理教学中,有一个不容或缺的环节,那就是对学生的当堂检测。利用互联网技术,不仅能够将信息技术强大的交互性充分的发挥出来,还可以让学生在这样强大的特性当中加强对感官的刺激,使得能够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时,对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和知识理解能力进行增强。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一点,不能够只是利用互联网让学生展开“题海战术”,而是应该利用互联网,通过声音、图形、图像和视频等将最真实的物理现象模拟出来,使得学生能够在这样的交互性当中,加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譬如,教师在对《惯性-惯性现象》进行复习教学时,就可以先将“飞机争取投掷救灾物质”的动画展示出来,然后让学生通过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思考“为什么飞机要提前对救灾物质进行投掷”。当学生在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又可以利用互联网将“飞机在目标上空投掷物质产生后果”的视频播放出来。这样就既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是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能够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时,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和物理实践能力的提升。
四、在互联网背景下,对丰富的物理教学资源进行提供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互联网将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进行突破,并可以在将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丰富起来的同时,促进对教学知识量的有力扩充,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到更多知识内容时,实现学生对思路的开阔以及对各种观点的了解[3]。事实证明,利用互联网,可以将学生和教师的信息源更大的扩展开,使得学生能够在对各种电子化的课程资源库进行访问时,促进教师和学生对相关素材和资料的获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对图书馆中的相关资源进行网络检索,或者对图书馆中的内容,像中国期刊网等进行直接访问。这样就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在对各种专业网站进行浏览时,实现学生对该学科中最新信息的获取,从而为教学质量的优质化提供保障。教师甚至可以将图文声并茂的教学资料利用多媒体百科全书光盘等获取出。基于此,教师在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时,应该对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以此实现对最新、最有吸引力信息的有效提供。
结语
        总而言之,利用互联网教学,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开放和拓展,从而促进中学物理教学效率的提高。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学的物理教师就更需要对互联网进行应用,以此在更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时,实现中学物理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
参考文献
[1]潘兴旺.互联网+物理习题教学的构建策略[J].考试周刊,2018,(44):169.
[2]黄艳娟.大数据背景下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9,(5):168,189.
[3]黄爱国.“互联网+”时代的中学物理教学展望[J].物理教师,2017,38(6):74-76,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