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训练伤常见原因及预防 侯锐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侯锐 李寅 李伟然
[导读] 摘要:军事训练是部队必不可少的军事活动,特别是新兵入伍后通过军事训练能磨炼意志、增强国防观念、严明组织纪律、提高综合能力。
        32127部队  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军事训练是部队必不可少的军事活动,特别是新兵入伍后通过军事训练能磨炼意志、增强国防观念、严明组织纪律、提高综合能力。但是新兵对军事训练缺乏认识,不了解常规训练项目,自我防护意识低,所以是部队中更容易发生军事训练伤的群体,而且这种情况越发严重。为了保证新兵军事训练的效果和质量,以及部队的整体战斗力,本次研究就围绕新兵军事训练伤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展开。
        关键词:新兵;军事训练伤;常见原因及预防
        1 新兵军事训练伤的特点及基本情况
        1.1 新兵军事训练伤的特点
        常见的新兵军事训练伤包括急性损伤、过劳性损伤等,急性损伤主要是关节扭伤,而过劳性损伤主要是滑膜炎、肌肉拉伤等。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的部位主要是膝关节以下,比较少的发生于面部、头部、上肢等处。新兵军事训练伤最常发生的时间是基础训练的第3-4周,以及第10-11周,高发期是训练考核期。最容易诱发新兵军事训练伤的科目是正步训练、5千米长跑等。
        1.2 新兵军事训练伤的基本情况
        新兵军事训练伤就是新兵入伍后在军事训练中,出现器官、软组织、骨损伤,会伴随功能障碍,且无法正常训练时间超过1天。相关研究调查发现,某训练基地10年内约有19.4%的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率,而5年内发生率提高到21.2%,所以说发生率在逐渐的增长中,必须要制定有效措施积极控制。
        2 诱发新兵军事训练伤的原因
        2.1 新兵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低
        现如今征兵体制发生变化,明显提高了入伍新兵的文化程度,但是整体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在逐渐下滑。其一,心理素质方面,越来越多入伍的新兵是独生子女,此类人群心理承受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相对较差,难以快速适应部队训练生活,而且在训练中缺少自信、畏惧训练,难以快速、准确的掌握动作要领,而且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也就容易发生军事训练伤。其二,身体素质方面,5年内新兵入伍体格检查发现,不合格率在逐年增长中,新兵的身体素质不强,难以负荷军事训练活动,也就容易发生军事训练伤。
        2.2 训练计划和训练方法不科学
        如果在新兵军事训练中,没有科学性、系统化的训练计划,容易出现“重形式、轻效率,重数量、轻质量”的情况。在训练中忽视新兵的接受能力和身体素质,不能严格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或是在训练中没有针对性的调整训练计划,都会让部分新兵无法负荷所有训练科目,进而诱发军事训练伤。比如,在训练中没有控制好单个项目训练时长以及休息时长,长时间的下肢训练,就会让新兵发生应力性骨折。另外,部分基层干部急于求成,为了有更充分的训练时间,没有考虑新兵生理条件,轻视训练前的准备活动,也就提高了训练伤的发生率。还有如果在军事训练中“重练习、轻防护”,没有健全的安全防护措施,都会导致新兵发生军事训练伤。
        2.3 缺乏专业的防护指导及健康教育
        在新兵军事训练中要积极展开卫生防护知识宣传,学习《军事训练健康保护规定》,但是部分部队并没有把卫生课归入训练计划中,也就让新兵对军事训练伤缺乏认识。甚至有部分基层干部都不能熟练掌握《军事训练健康保护规定》相关内容,也就不能给予新兵专业的防护指导,进而提高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率。另外,如果卫勤部门、训练部门不重视健康教育,或是对健康教育的作用缺乏认识,会导致新兵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科学的训练方法,这都将直接影响军事训练伤的产生。相关调查发现,对新兵进行越多次数的健康教育,越能减少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


        2.4 医学监督不到位
        医学监督不到位也会导致军事训练伤产生,首先,医务人员,无法深入训练场做巡诊和指导,也就不能及时发现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纠正各种违规训练;其次,训练保障人员,没有对训练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合理的休息方案和膳食计划,新兵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营养;最后,卫勤部门,无法直接参与到训练计划的制定中,所以无法对训练强度、训练内容做健康指导和医疗监督,也就不能有效预防军事训练伤。
        3 应对新兵军事训练伤的策略
        3.1 科学组织训练
        (1)训练前要有专门的准备活动,训练前的准备活动要充分,活动量要以身体出汗为度,将时间控制在20-30min左右,同时要根据部队所处的地理位置,南北气温差异及天气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准备活动时间,对其训练肌群进行充分拉伸,增加肌肉内的血流量,提高肌肉的柔韧性,伸展性以及弹性,从而减少训练伤的发生;
        (2)训练中要科学依据运动训练的方法、原则及生理应激原理,合理控制负荷,运动量和强度要循序渐进,避免单一项目长时间的重复训练,训练过程中出现训练疲劳的新兵给予适当的训练调整,同时根据新兵训练的实际情况,如上肢出现伤病,可以进行下肢的训练,对骨膜炎严重的部分新兵,训练中要减少跳跃的练习,如蛙跳、跨步跳等,并在练习过程中选择松软场地进行。
        (3)训练后要有专门的放松恢复手段,及时进行能量、水分、电解质补充,有针对性的对全身肌肉进行放松恢复,睡前战友之间互相进行身体各部位按摩、点穴、拉伸等,使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保证充足的睡眠,进而消除疲劳。
        (4)加强训练科目技术动作与身体专项素质,练习时严格遵循人体组织结构特点及力学原理,在训练中示范与讲解相结合,让新兵先通过对技术概念的理解,再去强化技术动作的学习,针对错误动作进行及时纠正,提高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同时要根据训练科目需要加强身体核心力量素质的训练,进而减少训练伤的发生。
        3.2 医务监督与防护装备
        加强对训练场地环境的安全检查,在训练中要求部队保障部门要对训练场地与环境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训练安全,针对训练场地与环境在训练中要选择专门的训练鞋和训练服,鞋应该尽量使用鞋底厚、弹性好,这样在训练中就可以对足部和小腿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有效避免和减轻训练伤;训练服要选择柔软的材料,并且具有防寒保暖、散热吸汗、弹性等功能,使得训练伤有效的减少。还要对易伤部位进行专门的保护装备,如踝关节、膝关节及肩关节等部位要采用护膝等专门防护装备。
        3.3 强化训练自我保护意识与心理预防措施
        提高体能训练的同时聘请专职的运动医生对训练伤基本知识进行指导,帮助参训新兵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部队骨干与新兵的交流,用“以情带兵”的思想,真正去了解和关心每个新兵的生活和训练,训练中要善于观察和询问战士训练伤情况,了解战士训练各阶段的心理变化,多给予训练新兵表扬和鼓励,使其能够以积极自信的心态去面对训练,从而减少训练伤发生。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原因较多,常常是在训练管理、训练环境、训练强度、个体因素等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所以要提高新兵军事训练伤防治工作的高度,拓宽防治工作的领域,推进保健、医疗、预防一体化发展。同时,还要多部门联合起来,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这样才能为降低新兵军事训练伤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巩博,陈杨,张伟.某军校新兵入伍训练阶段军事训练伤发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35(6):562-564.
        [2]张亮,黄昌林,左新成.某部新兵入伍训练阶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特点[J].实用医药杂志,2017,34(5):388-390.
        [3]王汝武,衣英豪,李祥义,等.武警某部基地化新训模式下新兵新训期训练伤特点及影响因素[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35(9):1059-1061.
        [4]李魁梧,丁俊涛,桂红珍.某部秋季入伍新兵训练伤的特点与防护[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35(9):1062-10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