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8期   作者: 梁嫣锋
[导读]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学科,在培养小学生思维逻辑以及积累数学知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学科,在培养小学生思维逻辑以及积累数学知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思维导图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通过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们掌握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培养学生们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本文对思维导图的概念以及在课堂中应用的优势进行了阐述,并就如何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进行探讨,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参考,以期提高教小学数学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提升数学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空间与图形;优势;原则
       
        思维导图是一种很受教师们欢迎的教学工具,它具有适应性强、展示效果好、表达方式直观等特点。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还能够改善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思维导图的概述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又叫心智导图,它能有效的表达发散性的思维,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将各种关系表达出来,利用记忆、阅读和思维的规律帮助人们在逻辑与想象之间取得平衡,能够强化人脑的无限潜能[1]。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优势
        1. 能够化繁为简,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小学数学多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主,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们记不住复杂的知识点,而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把一本书的提纲以及知识点画在思维导图上,将一本书变成思维导图,既简单明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一目了然,又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
        2.能连接画面,提高记忆效率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们将需要记住的知识点变成图像、数字等,再连成思路,画在思维导图上,借助思维导图训练记忆力,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记忆效率。
        二、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概述
        (一)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一些简单的平面与立体图形,通过学习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空间与图形时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高年级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空间与图形,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以及推理能力。该部分的内容包括:1.图形的认识:一维图形中平行、相交等位置关系;二维图形中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以及图形性质的学习;三维图形中认识正方体、长方体以及圆柱体的认识等。2.图形的测量:认识度量单位,学会测量的基本方法并掌握计算面积、体积的公式等。3.图形的运动或变化:掌握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等。4.图形的位置:学会运用上下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并学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三)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缺乏知识点间的联系
        空间与图形这个知识体系中,知识点之间都存在较大的联系,例如:可以将长方形看做是正方形的变化而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某一知识点的讲解过于单一,没有将该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相联系,使学生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学生缺乏联想与想象
        学习空间与图形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多数是通过文字的描述或者为学生展示实物教具与图片来让学生展开联想。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想象空间受限,获取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无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提不起兴趣,课堂参与度自然不高[2]。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图形概念的认识
        教师在课前根据本节课要讲的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思维导图。首先,应对本节课的内容认真的分析并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在设计思维导图时,选择的色彩、设计的图形、主题以及知识点都应符合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可以提前绘制思维导图,在课堂上使用电子白板或者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思维导图。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一课中,以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作为入手点构建思维导图,再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概念与性质加入到思维导图当中,让学生能够直观看到不同形状的图形之间演变的过程。如从长方形的概念与性质可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与性质,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很容易掌握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二)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了解立体图形
        小学生正处于对任何事物都有新鲜感的阶段,对于思维导图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通过将知识点用思维导图展示出来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一课时,通过建立思维导图让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并了解圆柱与圆锥的特征,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圆柱、圆锥的概念,接触了立体图形,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联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圆柱、圆锥形的,在讨论的过程中还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动脑的习惯。
        (三)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立体图形间的联系
        学生认识了立体图形的相关概念与特征,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平面图形与空间立体图形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空降想象力[3]。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与正方体》时,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利用思维导体帮助学生建立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联系,可以让学生讨论长方体与正方体各有什么特点,由哪几部分组成,利用思维导图展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让学生自己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思维导图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小学数学图形与空间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提高学生的图形与空间思考能力并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在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鲍菲菲.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风,2020(08):68.
[2]王志文.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的分析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131-132.
[3]何廷福.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有效运用策略研究[J].才智,2019(31):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