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施工管理探究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钟勇斌
[导读] 摘要:水库是我国的主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主要的功能是防预洪水、进行农业灌溉以及保证城乡用水等,是一项服务人民的基础设施工程,但是由于小型水库建设施工以及后期的维护工作量比较大,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小型水库的正常运行。
        兴业县马坡水库水电管理处  广西玉林
        摘要:水库是我国的主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主要的功能是防预洪水、进行农业灌溉以及保证城乡用水等,是一项服务人民的基础设施工程,但是由于小型水库建设施工以及后期的维护工作量比较大,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小型水库的正常运行。因此,小型水库管理中的除险加固工作十分重要。基于此,从我国小型水库管理中的除险加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加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措施,以便提高小型水库运行的安全性。
        关键词: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措施
        引言
        水库对于流域内的防洪安全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从最大程度开发水资源。近年来,国家对水库的建设和投资越来越多,也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水库的安全性,但是一些小型水库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所以要想更加缜密地保障好流域内的预防洪涝灾害以及更好地保护流域内的环境、实现人们幸福圆满的生活、社会稳定和谐,就需要重视流域内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的建设以及管理。
        1我国小型病险水库的特点
        1.1防洪能力有待提升
        首先,很多小型病险水库已运行多年,原有的水库防洪设计已难以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其次,随着近几年全球变暖,尤其是降雨量显著增加,原来的坝顶高程难以满足当下的防洪需要;最后,水库泄洪道相关设施不够完善,断面尺寸较小,引发渠道淤积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库防洪泄洪能力。
        1.2存在严重的渗漏问题
        在水库的实际运行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水库自身结构将受到一定的影响,例如,在西北高寒地区,昼夜温差较大,水库坝体结构容易损坏,出现了渗流问题。
        1.3水库整体结构安全性不足
        对于小型病险水库,由于种种病害的影响,导致自身结构安全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小型水库的坝体由于坝坡过于陡峭,下游坝体有较高的浸润线,导致坝体不稳定问题加重;在水坝基础部分,分布有高含水量的淤泥层,从而对坝坡抗滑稳定性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受坝体填土固结沉降作用影响,致使坝体出现严重的变形,从而很容易在外界因素的干扰下引发裂缝、坍塌、滑坡等安全问题
        2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存在问题
        2.1施工的技术不够先进,施工难度大
        我国多数小型水库均建设在20世纪80年代,依靠的是落后的施工技术,为保证除险加固水库的安全性能,近年来进行的除险加固水库多数为在原水库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上游混凝土面板加固、基础固结灌浆和坝肩帷幕灌浆等防渗处理,并且要求工期较短。要确保能在比较短的工期内实现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的完成,就要具备比较高的技术水平才能满足相应的要求。从我国的施工水平的整体情况上看,在一些小型水库的建设和除险加固工程上,具备的施工技术都是比较低的,缺乏优秀、具有能力的技术人员,并且山区小型水库周围地形复杂,交通条件差,施工条件差,施工难度增大,所以难以达到理想的施工条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地确保实际施工内容和施工图纸保持高度一致,导致在除险加固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多、工期延长、施工难度增大等问题。
        2.2后期管护机构缺失,建后管理任务重
        县级小型水库除了承担防洪任务外,多数水库承担着饮用水水源、农业灌溉等任务,后期管理任务较重,但是多数是政府代管、无专业的机构和人员进行管理,缺乏相应的后期管护机构。以某县为例,2008年来进行除险加固的11座水库中,除县城供水水源的1座小Ⅱ型、1座小Ⅰ型水库由县自来水公司管理,1座小Ⅰ型水库由县水利服务中心进行专业管理外,其他小型水库均为所在地乡镇政府进行管理,缺乏对应的专业管护机构和专业的管理人员。
        2.3建设资金和后期管护资金缺乏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资金主要依靠上级拨付资金,资金用途管理严格,地方配套资金难度大,资金量小,造成建设期资金会有不足。因小型水库效益发挥为纯公益性质,未进行收费管理,后期管护资金更是依靠乡镇政府自筹,且维修养护资金随着除险加固时间的延长日益增长,清淤和维修资金需求越来越大,后期管护资金日益缺乏。
        3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管理策略选择
        3.1统一组织
        统一组织指的是小型水库管理部门需结合除险加固工程实际,针对性建设除险加固工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程的资金筹集、迁移、拆迁、征占地等工作,工程的项目法人也需要由此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3.2优化除险加固设计方案
        在除险加固工作中设计方案是指导水库排出病险的基础,在设计之前就应该对水库有全面的了解与分析,对水库修建初期的所有资料进行考察,并结合水库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地质结构等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除险加固方案。首先,应该成立由水库勘察技术人员以及设计人员组成的专门勘察组,经过现场勘察水库出现的病险,设计团队针对具体的病险设计出适合的解决方案,经过商议、论证等确定具体设计方案,这样能够提高水库加固设计的工作科学性。
        3.3施工质量责任制建设和落实
        为保证施工管理的顺利开展,需建立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部门和第三方检测单位监督的质量控制体系,参建单位均需要在其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在质量控制体系中,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负总责,具体的质量管理工作则由建设单位的相关部门负责、监理严格把关,由此结合工程实际,即可合理选择专业技术人员作为驻工地代表,全面参与质量管理工作。对于关键部位单元工程与隐蔽单元工程,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完成检查后,各单位还需要基于联合小组进行共同检查,以此完成质量等级核定,同时完成验收签证手续办理。还应基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施工资料整理,实行总监负责制,并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关键部位单元工程、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土方夯实回填、混凝土浇筑等环节的旁站监理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以此保证各类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此外,“施工操作规程”、“质量检测制度”、“工序验收标准”、各工序“三检制”的严格落实同样需要得到重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可由此得到较好保障。
        3.4增强除险加固工作的后期维护
        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应该是全面性、持久性的管理,从水库的建设初期,就应该有除险加固的意识。目前,我国很多小型水库对除险加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由于水库管理投入的资金有限,因此水库的管理人员比较少,同时很多小型水库缺少智能化的检测系统,因此加大了管理与后期维护的难度。首先,水库管理单位应该将水库建设以及维修等所涉及的资料、档案等进行统一的管理与维护,这是后期水库除险加固重要的参考依据,也是全面了解水库运行的重要资料。其次,引用先进检测技术,对水库的运行实时的检测与维护。比如:日常的巡查、汛前检查、设备检查以及年度巡查等,日常的检查需要对水库的边坡、坡顶和库岸等全面的监控,一旦发现隐患、损坏或者缺陷等应该及时记录并上报。
        4结束语
        小型水库建设是一项基础设施工程,对防洪防汛,农田灌溉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很多水库修建的时间比较长,在修建期间的资金以及技术投入方面不完善,因此就需要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作。首先,水库管理单位应该明确除险加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最佳途径进行解决,提高除险加固的工作效率。其次,在除险加固之前应该组织专业团队到现场进行全面的勘察,对水库的病险有准确的认识,并针对具体的病险提出除险加固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余泽贵.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控制及管理措施分析[J].水能经济,2017(05)
        [2]满宇辉.小型水库病害特点及除险加固技术[J].科学与财富,2017(20)
        [3]肖秀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中存在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4(09)
        [4]张延菊 李国强.水库病害特点及除险加固技术[J].水能经济,2017(08)
        杨兴雯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00053
        摘要:本文以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中质量的控制为主题展开论述,首先分析了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之后重点针对给排水管道施工存在的问题以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速度增加,规模也在不断扩张,使得各项不同的系统更加复杂,这也会直接导致工程在建设的过程当中越来越困难。相关的部门对管道的施工需要保持高度重视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给排水系统发挥更多的价值。在进行给排水系统管道施工建设过程当中的时候,对于质量的控制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因为大部分施工过程当中经常会涉及各种不同的因素,这就使得施工的工序比较繁琐,同时也会使得施工更加复杂。因此对于给排水工程来说,必须严格地控制这种类型管道施工的具体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防止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1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给排水管道施工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之一,确保给排水管道质量能够为整个城市的稳定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第一,在城市防洪涝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很多城市都存在雨季和汛期,而在这一特殊的阶段,洪涝灾害出现的概率相对较高,随着降水量的增加,给排水管道所承受的压力也会不断增加,而高质量的给排水管道体系,则能够随时应对城市降水量激增的压力,进而将城市洪涝灾害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所以,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二,在城市污水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污水治理是现代城市建设中必然会面对的问题,科学高效的污水治理是保障城市环境及居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而给排水管道能够有效促进城市污水的集中化处理,在城市污水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三,在促进城市水资源循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城市居民的生存离不开淡水资源,而随着我国
        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淡水资源的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加,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确保淡水资源持续供应的重要基础,在此过程中,给排水管道系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2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2.1专业技术滞后
        任何工程施工中,专业技术都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根基,也是促进工程建设水平得以不断提升的驱动力。不过,目前依旧有很多地区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安装中,使用传统的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工艺的更新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特别是在专业施工技术上,滞后性问题更为严重。市政给排水工程需要处理大量的自然雨水和生活污水,这其中含有很多污垢,加之水流自身形成的腐蚀性,都会对给排水管道造成侵蚀,很容易引起管道变质腐朽,因此对管网的施工技术要求很高。然而一些市政给排水管道的管网施工,并未和城其他市政公共系统形成协同工作状态,所以出现了居民眼中的“修完就挖、挖完再修”的给排水工程情况,对居民正常出行和用水带来了很大影响。同时专业技术的滞后也加大了工程管理难度,导致市政管理人员无法及时了解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实际现状,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网管理,出现管理与施工双重脱节的结果,这无疑不给给排水工程埋下了各种隐患。
        2.2城市给排水管道线路设计不合理
        给排水管道与城市整体生态系统关系密切,基本达到城市全部主干道沿线覆盖。由此可见,给排水管道设计关系着城市整体规划,必须严格按照经济性原则以及合理性原则开展设计。其中,经济性原则指的是城市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应尽可能压缩建设成本。而科学性原则指的是给排水管道的效益应实现最大化。基于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之下,设计人员一般仅仅注重经济性,但容易忽视设计的合理性,造成设计方案中许多内容在实际施工中并不能实现。如为某建筑物铺设一条给水管道,从设计角度而言,出于经济性的考虑,直接在建筑物与供水企业之间修一条直线给水管道即可。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并不能依照这一较为理想化的状态开展,使得设计方案缺乏实际操作性,如此导致施工难以顺利开展,即便是勉强按照施工开展,但施工质量也难以保障,甚至可能干扰城市其他给排水管道的正常运行。
        2.3工程材料不符合施工标准
        众所周知,施工材料的质量对于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想要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就要从施工原材料质量的控制抓起,才能够在源头处减少或者避免施工质量问题发生。一些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施工中,采购流程十分不规范,未按照国家标准选择和筛选原材料,导致很多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工程材料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情况下,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同时也容易由于材料质量不过关引起不必要的损失和资源浪费。
        3市政给城市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1加强管道质量管理
        为保证城市排水管道稳定、高效地进行,需要加大管道质量管理力度。首先,在管道采购过程中,一定要对其质量和性能进行严格把控,进而为下一步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在管道运输过程中,需要保证管道完全固定之后,再进行运输工作,途中需要有相关人员监管,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运输原因而造成的管道裂缝、破损现象。再次,在管道布局过程中,要对管道的整体质量进行检测,主要检查管道整体是否清洁,内部是否通畅等等,为管道完美连接提供坚实的保障。最后,施工完成后,需要对管道结构的严密、牢固程度进行质量检测,从而保证管道具有较高的紧密性,有效规避渗漏问题的出现,有助于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3.2合理安装管道
        为保证城市排水正常进行,需要合理安装排水管道,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管道安装规范,保证施工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合理性。首先,在管道安装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使管道的高度和倾斜度符合标准。其次,在管道安装完成之后,对其高度和倾斜度进行检测,一旦发现管道偏移现象,立即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改进,或者进行再次安装。最后,管道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熟悉工程实际的运作情况。在开始之前,做好合理地安排和协调工作,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进而确保管道的安装质量。
        3.3加强工程质量监督
        为保证管道建设工程符合标准,应当加大对施工现场监督力度。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进行施工。施工之前,工程承包商有必要召开全体员工安全施工大会,将工程的施工要点和施工安全标准传述给每个施工人员,提升施工员工的安全质量意识,进而规范自己的施工行为。另外,质量监管部门应当根据工程的质量要求对管道连接的紧密性、牢固性、通畅性进行质量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而使管道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结束语
        做好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还可以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创业机会。优化城市的排水系统,美化城市面貌,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本文对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文中还存在着一 定的不足,希望专业人员加强对其研究。
        参考文献:
        [1]市政工程管道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及监理措施[J].蒋启新.住宅与房地产.2016(36)
        [2]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J].徐奉田.现代商贸工业.2016(30)
        [3]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J].张世福.住宅与房地产.2016(03)
        [4]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中质量的控制措施[J].刘斌,赵亮.住宅与房地产.2016(06)
        [5]市政给排水施工及质量控制[J].刘涛.江西建材.2016(23)
        [6]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解析[J].桑源.智能城市.2016(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